niusouti.com

男,56岁,突然头晕,呕吐8小时。体检:二眼向右水平震颤,指鼻和跟膝胫右侧不稳,颈轻度抵抗。血压20/12kPa。临床诊断为A.右大脑基底节区出血B.左大脑基底节区出血C.右小脑半球出血D.左小脑半球出血E.蛛网膜下腔出血

题目

男,56岁,突然头晕,呕吐8小时。体检:二眼向右水平震颤,指鼻和跟膝胫右侧不稳,颈轻度抵抗。血压20/12kPa。临床诊断为

A.右大脑基底节区出血

B.左大脑基底节区出血

C.右小脑半球出血

D.左小脑半球出血

E.蛛网膜下腔出血


相似考题
更多“男,56岁,突然头晕,呕吐8小时。体检:二眼向右水平震颤,指鼻和跟膝胫右侧不稳,颈轻度抵抗。血压20 ”相关问题
  • 第1题:

    (共用题干) 男,58岁。外出途中突然头痛、眩晕,伴呕吐、走路不稳前来急诊。查体BP180/105mmH9心率62次/分,双眼向右水平眼震,右手指鼻不准,右侧跟膝胫试验阳性。 最可能的诊断是

    A.右小脑半球出血

    B.脑桥出血

    C.基底节区出血

    D.右枕叶出血

    E.右大脑梗死


    正确答案:A
    “外出途中突然头痛、眩晕,伴呕吐、走路不稳”,及“BP180/105mmH9,双眼向右水平眼震,右手指鼻不准”提示右侧小脑出血;头颅CT可进一步明确诊断;首先应采取的处理措施是降低颅内压。

  • 第2题:

    患者男,58岁。外出途中突然头痛,眩晕,伴呕吐,走路不稳,查血压180/105mmHg,心率72次/分,双眼向右震颤,右侧指鼻欠稳准,右侧跟膝胫试验差。

    最可能的诊断是
    A.脑桥出血
    B.小脑出血
    C.基底节区出血
    D.大脑中动脉梗死
    E.脑血栓形成

    答案:B
    解析:

    1.小脑出血与高血压病有直接关系,是由小脑齿状核动脉破裂所致。吸烟、酗酒、食盐过多、体力和脑力劳动过度,都会发生小脑出血。小脑出血多数表现为突然起病的眩晕、频繁呕吐,枕部头痛,可有眼球震颤。故选B。
    2.临床疑诊脑出血时首选CT检查,可显示圆形或卵圆形均匀高密度血肿,发病后即可显示边界清楚的新鲜血肿,并可确定血肿部位、大小、形态、以及是否破入脑室,血肿周围水肿带和占位效应等;如脑室大量积血可见高密度铸型,脑室扩张,1周后血肿周围可见环形增强,血肿吸收后变为低密度或囊性变,CT动态观察可发现脑出血的病理演变过程,并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病情变化时第一时间指导临床治疗。目前头颅CT已成为较为广泛的检查方法。故选C。
    3.患者出血量不多,神经功能损害较轻,或者患者一般情况较差,不能手术治疗的患者可选择内科保守治疗。内科治疗的原则在于:脱水降颅压、减轻脑水肿,调整血压;防止再出血;减轻血肿造成的继发性损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防止并发症。快速20g甘露醇静滴,保持气道通畅;积极处理并发症。应该选用较为有效的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发病之前的基础血压水平。利血平广泛用于轻度和中度高血压的治疗,为降血压及安定药。降压作用起效慢,但作用持久。当前不推荐为一线用药。如果CT示血肿为20ml,可考虑手术治疗。故选A。

  • 第3题:

    男,56岁,突然头晕、呕吐8小时。体检:双眼向右水平眼震,右侧指鼻和跟膝胫试验不准,颈轻度抵抗。肌力和感觉检查无明显异常。血压150/90mmHg。临床诊断为

    A.蛛网膜下腔出血
    B.左大脑基底核区出血
    C.右小脑半球出血
    D.左小脑半球出血
    E.右大脑基底核区出血

    答案:C
    解析:

  • 第4题:

    患者男,58岁。外出途中突然头痛,眩晕,伴呕吐,走路不稳,查血压180/105mmHg,心率72次/分,双眼向右震颤,右侧指鼻欠稳准,右侧跟膝胫试验差。

    下列处理不当的为
    A.使用降压药利血平降血压
    B.如果CT示血肿为20ml,可考虑手术治疗
    C.快速20g甘露醇静滴,每6~8小时一次
    D.保持气道通畅
    E.积极处理并发症

    答案:A
    解析:

    1.小脑出血与高血压病有直接关系,是由小脑齿状核动脉破裂所致。吸烟、酗酒、食盐过多、体力和脑力劳动过度,都会发生小脑出血。小脑出血多数表现为突然起病的眩晕、频繁呕吐,枕部头痛,可有眼球震颤。故选B。
    2.临床疑诊脑出血时首选CT检查,可显示圆形或卵圆形均匀高密度血肿,发病后即可显示边界清楚的新鲜血肿,并可确定血肿部位、大小、形态、以及是否破入脑室,血肿周围水肿带和占位效应等;如脑室大量积血可见高密度铸型,脑室扩张,1周后血肿周围可见环形增强,血肿吸收后变为低密度或囊性变,CT动态观察可发现脑出血的病理演变过程,并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病情变化时第一时间指导临床治疗。目前头颅CT已成为较为广泛的检查方法。故选C。
    3.患者出血量不多,神经功能损害较轻,或者患者一般情况较差,不能手术治疗的患者可选择内科保守治疗。内科治疗的原则在于:脱水降颅压、减轻脑水肿,调整血压;防止再出血;减轻血肿造成的继发性损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防止并发症。快速20g甘露醇静滴,保持气道通畅;积极处理并发症。应该选用较为有效的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发病之前的基础血压水平。利血平广泛用于轻度和中度高血压的治疗,为降血压及安定药。降压作用起效慢,但作用持久。当前不推荐为一线用药。如果CT示血肿为20ml,可考虑手术治疗。故选A。

  • 第5题:

    患者男,58岁。外出途中突然头痛,眩晕,伴呕吐,走路不稳,查血压180/105mmHg,心率72次/分,双眼向右震颤,右侧指鼻欠稳准,右侧跟膝胫试验差。

    进一步明确诊断的主要措施为
    A.脑电图
    B.详细追问有关病史
    C.头颅CT
    D.脑脊液检查
    E.血糖、血脂、电解质检查

    答案:C
    解析:

    1.小脑出血与高血压病有直接关系,是由小脑齿状核动脉破裂所致。吸烟、酗酒、食盐过多、体力和脑力劳动过度,都会发生小脑出血。小脑出血多数表现为突然起病的眩晕、频繁呕吐,枕部头痛,可有眼球震颤。故选B。
    2.临床疑诊脑出血时首选CT检查,可显示圆形或卵圆形均匀高密度血肿,发病后即可显示边界清楚的新鲜血肿,并可确定血肿部位、大小、形态、以及是否破入脑室,血肿周围水肿带和占位效应等;如脑室大量积血可见高密度铸型,脑室扩张,1周后血肿周围可见环形增强,血肿吸收后变为低密度或囊性变,CT动态观察可发现脑出血的病理演变过程,并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病情变化时第一时间指导临床治疗。目前头颅CT已成为较为广泛的检查方法。故选C。
    3.患者出血量不多,神经功能损害较轻,或者患者一般情况较差,不能手术治疗的患者可选择内科保守治疗。内科治疗的原则在于:脱水降颅压、减轻脑水肿,调整血压;防止再出血;减轻血肿造成的继发性损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防止并发症。快速20g甘露醇静滴,保持气道通畅;积极处理并发症。应该选用较为有效的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发病之前的基础血压水平。利血平广泛用于轻度和中度高血压的治疗,为降血压及安定药。降压作用起效慢,但作用持久。当前不推荐为一线用药。如果CT示血肿为20ml,可考虑手术治疗。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