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董仲舒从他的《人性论》出发,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将德育放在第一位。() ”相关问题
  • 第1题:

    从董仲舒的教育思想来看,其人性论属于()

    A.性善论
    B.性三品说
    C.性自然论
    D.性恶论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董仲舒的人性论。董仲舒吸收 了先秦至汉初普遍流行的人性差异论的观点,明 确将人性划分为三种不同的等级:"有斗筲之性, 中民之性,圣人之性。"教育对于不同的人所起的 作用各不相同

  • 第2题:

    概述董仲舒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


    答案:
    解析:
    (1)德教是立政之本。 强调以道德教化为本为主,刑罚为末为辅。 (2) 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内容。 所谓“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 弟、朋友。 所谓“王道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尽管“三纲”思想并非由董仲舒首先提出,但他对此进行了系统论证 并使之在教育和伦理实践中产生深刻影响。 从此以后,臣忠、子孝、妻顺成为封建社会中最重要的道德规范。 (3) 道德修养的原则与方法。 ①确立重义轻利的人生理想。 董仲舒认为,个体行为的动机比行为的效果更具有道德价值。在法律上,他属于 “原心定罪”派,认为“志邪者不待成” “本直者论其轻”。这种强调思想和行为动机的精神,落实到个人道德修养上,就是要求人们心正意诚,立志做一个适合封建国家要求的人,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追求和理想,将有损于封建纲常、有害封建国家利益的意念泯灭在内心萌芽状态。 对体现封建国家利益原则的道义和追求应髙于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只有这样,人生 才能获得高度的和谐和最终的满足,也应是人生的基本取向。“正其谊(义)不谋其利, 明其道不计其功”,正是董仲舒对这一道德修养原则的总概括。 ② “以仁安人,以义正我”。 董仲舒认为,个人修养中应该特别注意 “以仁安人,以义正我”。“仁之法在爱人, 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 ③ "必仁且智”。 董仲舒提出“必仁且智”的命题,认为在道德修养中必须做到"仁"与"智"的统一。他突出强调了道德修养中情感与认知的统一。

  • 第3题:

    认识人的本质,必须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否则难以真正揭开人的本质之谜。


    错误

  • 第4题:

    资产阶级人性论最根本的缺陷是从()

    A.现实的人出发
    B.个人出发
    C.抽象的人出发
    D.人的自由出发

    答案:C
    解析:

  • 第5题:

    简述董仲舒道德教育的原则方法的内容。
    董仲舒认为道德教育的原则方法主要有四点:
    (1)“以仁安人,以正义我”。他强调“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认为道德教育中,要养成宽于待人和严于责己的德行。
    (2)“必仁且智”。他提出德育与智育相结合的思想,指出“仁而不智”与“智而不仁”的片面性。
    (3)“明道”“重志”。他提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强调“正义明道”而反对功利,与“明道”相联系,他提出“重志”,要求进行道德意志的培养与修养。
    (4)“强勉行道”、“进善诛恶”。董仲舒的“明道”。并不限于认识道德,而是要“强勉行道”。他在主张“明道”、“行道”中,要求“兴善去恶”和“进善诛恶”;这是在德育原则上破立兼行的正确见解,是符合德育规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