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命题和假设的含义是什么?它们有哪些类型? ”相关问题
  • 第1题:

    概念与变量的含义是什么?变量有哪些类型?
    概念是对现象的抽象,是类似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类似事物或现象中概括出共同的本质属性,对这种共同属性的表述就是概念。
    变量是概念的一种类型,是指本身可变动的概念。
    社会调查研究经常涉及的变量类型有:离散变量,是按一定标准把事物分为两类或多类的变量;连续变量,是指用一组数值直接表示出同一类事物的量的变化的变量;自变量,是指能够影响其它变量,而又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自身产生变化的变量;因变量,是指不能影响其它变量,而又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变化的变量;中间变量,是介于自变量和因变量中间的变量;定类变量,即只有类别属性之分,而没有大小、优劣之别的变量;定序变量,是除了有类别属性之分外,还有等级或次序的区别的变量;定距变量,是除了具有类别、次序区别之外,还有同标准化的距离的区别变量;定比变量,是除具有定类、定序、定距等特征外,在变量取值中还有一个以零为最终参照系的变量。

  • 第2题:

    地图符号的视觉变量有哪些?它们的含义是什么?


    视觉变量:表象性符号之所以能形成众多类型和形式是各种基本图形元素变化与组合的结果,这种能引起视觉差别的图形和色彩变化因素称为视觉变量,或“图形变量”。基本视觉变量: (1)形状: A.点状符号:形状就是符号的外形,可规则,可不规则。 B.线状符号:形状指构成线的那些点(即像元)的形状,而不是线的外部轮廓。 C.面状符号:没有形状变化。 形状变量是产生符号视觉差别的最主要特征之一。 (2)尺寸:点状符号的尺寸是指符号整体的大小,即符号的直径,宽,高和面积大小。对于线状符号,构成它的点尺寸改变了,线宽的尺寸也改变了。尺寸与面状符号的范围轮廓无关。 (3)方向:指点状符号或线状符号的构成元素的方向,面状符号本身没有方向变化,但是它的内部填充符号可有方向,方向变量受图形特点限制较大。 (4)明度:指符号色彩调子的相对明暗程度,明度差别不仅限于消失色(黑、白、灰),也是彩色的基本特征之一。明度不改变符号内部形状、尺寸、组织,都以表面明度平均值为标志。 (5)密度:指保持符号表面平均明度不变的条件下改变像素的尺寸和数量。可通过放大和缩小符号图形方式体现。 (6)结构:指符号内部组织方式的变化。它反映符号内部的形式结构,即一种形状的像素的排列方式或多种形状尺寸像素的交替组合和排列方式。 (7)颜色:作为一种变量除明度属性外,还包括色相、饱和度变化。它们可产生不同的效果。色相变化可形成鲜明差异,饱和度变化则含蓄平和。 (8)位置:多数是由制图对象的地理排序的坐标所规定的,是一种被动因素。因而往往不被列入视觉变量。但其并非无制图意义,在地图上仍存在一些可在一定范围内移动位置的成分,从理论讲,仍是视觉变量之一。

  • 第3题:

    1、什么是封锁?基本的封锁类型有哪些?说明它们的含义。


    封锁就是事务 T 在对某个数据对象例如表、记录等操作之前,先向系统发出请求,对其加锁。加锁后事务 T 就对该数据对象有了一定的控制,在事务 T 释放它的锁之前,其他的事务不能更新此数据对象。封锁是实现并发控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 基本的封锁类型有两种:排它锁( Exclusive Locks ,简称 x 锁)和共享锁 ( Share Locks,简称 S 锁)。排它锁又称为写锁。若事务 T 对数据对象 A 加上 X 锁,则只允许 T 读取和修改 A ,其他任何事务都不能再对 A 加任何类型的锁,直到 T 释放 A 上的锁。这就保证了其他事务在 T 释放 A 上的锁之前不能再读取和修改 A 。共享锁又称为读锁。若事务 T 对数据对象 A 加上 S 锁,则事务 T 可以读 A但不能修改 A ,其他事务只能再对 A 加 S 锁,而不能加 X 锁,直到 T 释放 A 上的 S 锁。这就保证了其他事务可以读 A ,但在 T 释放 A 上的 S 锁之前不能对 A 做任何修改。

  • 第4题:

    命题和假设的含义是什么?它们有哪些类型?
    命题是关于事物的一个或多个概念及其关系的表述,社会调查研究中的命题一般就表现为观点或逻辑上的判断。命题可分为单变量命题、双变量命题,多变量命题三种类型。单变量命题是对一个概念的表述,双变量命题是对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表述,多变量命题是对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表述。
    假设是未经调查研究资料证实的命题,通常是陈述两个社会现象和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一般来说,假设的陈述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函数式,即y是x的函数,若x发生变化,则y也随之发生变化,反之亦然。自然科学中经常使用这种形式。第二种是条件式,即“如果A,则B”,说明A和B是相关关系或者是因果关系。第三种是差异式,即“A和B有(无)差异”。社会调查研究中多使用后面两种陈述方式。

  • 第5题:

    属性设置的默认值有哪些?它们的含义各是什么?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