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患者女,50岁,右耳下肿物3年,无痛性生长。检查见右耳下一结节状肿物,活动,肉眼观察肿物有薄层包膜,不完整,切面实性,镜下见肿瘤细胞圆形,核小偏位,胞浆内含嗜碱性颗粒。首先应考虑为A、腺淋巴瘤B、腺泡细胞癌C、腺样囊性癌D、多形性腺瘤E、嗜酸性腺瘤

题目

患者女,50岁,右耳下肿物3年,无痛性生长。检查见右耳下一结节状肿物,活动,肉眼观察肿物有薄层包膜,不完整,切面实性,镜下见肿瘤细胞圆形,核小偏位,胞浆内含嗜碱性颗粒。首先应考虑为

A、腺淋巴瘤

B、腺泡细胞癌

C、腺样囊性癌

D、多形性腺瘤

E、嗜酸性腺瘤


相似考题
更多“患者女,50岁,右耳下肿物3年,无痛性生长。检查见右耳下一结节状肿物,活动,肉眼观察肿物有薄层包膜, ”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女,45岁。右耳垂下肿物5年,生长缓慢,无痛。检查:肿物以耳垂为中心,界限清楚,活动,呈椭圆形,表面呈结节状,硬度中等。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右侧腮腺

    A:混合瘤
    B:腺淋巴瘤
    C:血管瘤
    D:黏液表皮样癌
    E:淋巴结炎

    答案:A
    解析:
    混合瘤又称多形性腺瘤,为无痛性肿块,生长缓慢,常无自觉症状,肿瘤呈球状或椭圆形,表面结节状,中等硬度,周界清楚,因此A正确。腺淋巴瘤又称Warthin瘤,与混合瘤鉴别点:多见于男性,尤其是40岁以上中老年人。肿瘤位于腮腺后下极,肿块有时大时小的消长史,肿瘤呈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很少有结节,质地较软,有弹性感,因此B错误。血管瘤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因此C错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可能是恶性肿瘤,也不是炎症,因此D、E错误。

  • 第2题:

    患者女,45岁,腮腺肿物5年,无痛性生长,检查见右耳下一结节状肿物,活动,肉眼观察肿物有薄厚不一的包膜,不完整,切面大部实性,黄白色,局部可见针尖大小囊腔,偶见半透明状区域。镜下见肿瘤细胞呈导管状结构及上皮细胞块,并见黏液软骨样区。

    应考虑为
    A.腺淋巴瘤
    B.腺泡细胞癌
    C.肌上皮瘤
    D.多形性腺瘤
    E.嗜酸性腺瘤

    答案:D
    解析:
    根据局部见针尖大小的囊腔及镜下见肿瘤细胞呈导管状及上皮细胞状,可确定诊断。

  • 第3题:

    患者男,76岁,左耳下肿物10年,近半年来肿物生长加快,出现疼痛及烧灼感。检查:左侧腮腺区可见一结节状肿物,10cm*8.5cm*5cm,肿物固定,病理学检查见肿物包膜不完整。镜下见部分组织为腺管样结构及黏液软骨样区,另见部分组织细胞发生间质变,出现部分低分化腺癌和鳞状细胞癌,肿瘤细胞突破包膜生长。该肿物应诊断为

    A:多形性腺瘤癌变
    B:腺泡细胞癌
    C:腺样囊性癌
    D:多形性腺瘤
    E:腺淋巴瘤

    答案:A
    解析:
    多形性腺瘤生长缓慢,常无自觉症状,病史较长。当肿瘤在缓慢生长一段时期以后,突然出现生长加速,并伴有疼痛、面神经麻痹等症状时,应考虑恶变。根据病理学检查可诊断为多形性腺瘤癌变。

  • 第4题:

    患者女,50岁,右耳下肿物3年,无痛性生长。检查见右耳下一结节状肿物,活动,肉眼观察肿物有薄层包膜,不完整,切面实性,镜下见肿瘤细胞圆形,核小偏位,胞浆内含嗜碱性颗粒。首先应考虑为

    A.腺淋巴瘤
    B.腺泡细胞癌
    C.腺样囊性癌
    D.多形性腺瘤
    E.嗜酸性腺瘤

    答案:B
    解析:

  • 第5题:

    患者女,45岁,腮腺肿物5年,无痛性生长,检查见右耳下一结节状肿物,活动,肉眼观察肿物有薄厚不一的包膜,不完整,切面大部实性,黄白色,局部可见针尖大小囊腔,偶见半透明状区域。镜下见肿瘤细胞呈导管状结构及上皮细胞块,并见黏液软骨样区。

    其组织来源为
    A.闰管或闰管储备细胞
    B.腺泡
    C.排泄管
    D.纹管
    E.口腔黏膜基底细胞

    答案:A
    解析:
    根据局部见针尖大小的囊腔及镜下见肿瘤细胞呈导管状及上皮细胞状,可确定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