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女,30岁,右下义齿戴后7天,咀嚼时易脱落。查:缺失,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三臂卡环,舌侧铸造卡环臂,颊侧为弯制卡环臂,基牙牙冠较短,颊、舌侧基托较厚,固位倒凹尚可,义齿固位差。对该患者的有效处理方法是A.调节固位卡环臂进入倒凹区的深度B.改变就位道,与基牙产生制锁作用C.磨薄基托抛光面D.减小牙尖斜度E.增加卡环

题目

女,30岁,右下义齿戴后7天,咀嚼时易脱落。查:

缺失,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三臂卡环,舌侧铸造卡环臂,颊侧为弯制卡环臂,基牙牙冠较短,颊、舌侧基托较厚,固位倒凹尚可,义齿固位差。对该患者的有效处理方法是

A.调节固位卡环臂进入倒凹区的深度

B.改变就位道,与基牙产生制锁作用

C.磨薄基托抛光面

D.减小牙尖斜度

E.增加卡环


相似考题
更多“女,30岁,右下义齿戴后7天,咀嚼时易脱落。查:缺失,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三臂卡环,舌侧铸造卡环臂,颊侧 ”相关问题
  • 第1题:

    女,50岁。戴义齿三天,咀嚼时感义齿翘动明显。查:缺失,为托式可摘局部义齿。了上分别为三臂卡环,颊舌侧基托位于黏膜转折,远中覆盖磨牙后垫1/3。前伸及侧方未见早接触。引起义齿翘动的原因是

    A.基托伸展过长
    B.非正中无多点接触
    C.支托形成了转动轴
    D.卡环数目不够
    E.覆盖的基托游离端黏膜过厚

    答案:C
    解析:
    双侧远中游离缺失,末端基牙上远中支托会形成支点导致义齿翘动,所以应该设计近中支托和间接固位体。故本题答案是C。

  • 第2题:

    共用题干
    男,62岁。缺失,可摘局部义齿初戴1个月,咀嚼时常咬颊黏膜,下颌舌侧第一磨牙至磨牙后垫区压痛。

    咬颊黏膜的原因是
    A:牙合平面过低
    B:下颌后牙偏舌侧
    C:颊侧覆牙合过小
    D:颊侧覆盖过小
    E:上颌后牙偏颊侧

    答案:D
    解析:
    题34:咬颊最常见的原因是后牙颊侧覆盖过小。牙合平面过低可导致咬舌,但不会咬颊。上后牙偏颊侧和下颌后牙偏舌侧时,后牙颊侧的覆盖加大,因此不会咬颊。覆牙合大小不会影响咬颊。故正确答案选D。题35:因咬颊最可能的原因是覆盖过小,所以消除咬颊的方法应是加大后牙颊侧的覆盖。其他4个选项无效。正确答案应选B。题36:本病例下颌义齿的压痛部位对应的解剖结构为下牙槽嵴的内斜嵴(下颌舌骨嵴),骨嵴表面覆盖的黏膜较薄,所以义齿在受力时易出现压痛。而上颌结节和舌隆突也是骨突结构,覆盖黏膜较薄,也容易压痛,但部位不同。舌系带是边缘封闭区,伸展过长会妨碍系带活动,导致疼痛,但同样不在压迫的部位。磨牙后垫也属边缘封闭区,但一般不会造成压痛。正确答案选C。

  • 第3题:

    患者女,30岁。右下义齿戴后7天,咀嚼时易脱落。查:缺失,可摘局部义齿,三臂卡环,舌侧铸造卡环臂,颊侧为弯制卡环臂,基牙牙冠较短,颊、舌侧基托较厚,固位倒凹尚可,义齿固位差。对该患者的有效处理方法是

    A.调节固位卡环臂进入倒凹区的深度
    B.改变就位道,与基牙产生制锁作用
    C.磨薄基托抛光面
    D.减小牙尖斜度
    E.增加卡环

    答案:E
    解析:
    此患者义齿容易咀嚼时脱落,而不是佩戴时脱落,所以不能通过改变就位道增加固位力,所以B不选;固位倒凹尚可,所以排除A;磨薄基托抛光面会影响义齿强度,所以排除C;减小牙尖斜度会减少侧向力,而减小侧向脱位,但不能解决固位差的问题,排除D;增加卡环能够增加义齿的固位和稳定,所以E正确,故此题选E。

  • 第4题:

    女,50岁。戴义齿3天,咀嚼时感义齿翘动明显。查:缺失,为托式可摘局部义齿。上分别为三臂卡环,颊舌侧基托位于黏膜转折,远中覆盖磨牙后垫前缘1/3。前伸及侧方未见早接触,引起义齿翘动的原因是

    A.基托伸展过长
    B.非正中无多点接触
    C.支托形成了转动轴
    D.卡环数目不够
    E.覆盖的基托游离端黏膜过厚

    答案:C
    解析:
    在支点的平衡端放置间接固位体,如支托,隙卡,或者延长基托,可减少义齿的翘动。

  • 第5题:


    患者男,62岁。2个月前于私人口腔门诊镶牙,现牙齿、牙龈疼痛,无法咀嚼。查:右下7654及左下67缺失,右下塑料人工牙7654,通过钢丝捆绑固定在右下83。左下45678固定烤瓷桥修复体,义齿稳固。双侧基牙牙龈红肿,口内有臭味。

    上述情况,应采用的设计是
    A.双侧固定义齿修复
    B.右侧可摘局部义齿,左侧固定义齿设计
    C.双侧可摘局部义齿设计
    D.左侧可摘局部义齿,右侧固定义齿设计
    E.单侧可摘局部义齿设计

    答案:C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