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甲某原任某国有商业银行某分理处主任,通过两名储户介绍,认识了乙某。乙某提出为甲某拉100万元存款,并要求从甲某的分理处贷款80万元,甲某同意。后通过乙某介绍,某研究所将100万元人民币存入该行。同时乙某使用他人身份证、已失效的某公司营业执照和伪造的某研究所公章等,在甲某未经审查的情况下,双方签订了质押担保借款合同,以某研究所100万元存款做质押物,骗取80万元贷款。则甲、乙分别构成何种犯罪?( )A.甲构成玩忽职守罪B.乙构成诈骗罪C.甲构成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D.乙构成贷款诈骗罪

题目

甲某原任某国有商业银行某分理处主任,通过两名储户介绍,认识了乙某。乙某提出为甲某拉100万元存款,并要求从甲某的分理处贷款80万元,甲某同意。后通过乙某介绍,某研究所将100万元人民币存入该行。同时乙某使用他人身份证、已失效的某公司营业执照和伪造的某研究所公章等,在甲某未经审查的情况下,双方签订了质押担保借款合同,以某研究所100万元存款做质押物,骗取80万元贷款。则甲、乙分别构成何种犯罪?( )

A.甲构成玩忽职守罪

B.乙构成诈骗罪

C.甲构成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

D.乙构成贷款诈骗罪


相似考题
更多“甲某原任某国有商业银行某分理处主任,通过两名储户介绍,认识了乙某。乙某提出为甲某拉10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国人艾某在甲国打工时因不满雇主詹某,炸毁了詹某的厂房和住所,逃至乙国。艾某的行为根据甲国刑法,有可能被判处死刑。甲乙两国之间没有任何涉及刑事司法协助方面的双边或多边条约。基于以上情况,根据国际法,下列判断何者为正确?
    A.如甲国向乙国提出引渡请求,则乙国有义务将艾某引渡给甲国
    B.如艾某向乙国提出庇护请求,则乙国有义务对艾某进行庇护
    C.乙国可以既不对艾某进行庇护,也不将其引渡给甲国
    D.甲国可以在乙国法院对艾某提起刑事诉讼


    答案:C
    解析:
    。国际法中,国家没有一般的引渡义务,因此引渡需要根据有关的引渡条约进行。当他国在没有引渡条约的情况下提出引渡时,一国可以自由裁量,包括根据其有关国内法或其他因素作出决定。由于甲乙两国之间没有任何涉及刑事司法协助方面的双边或多边条约,所以乙国没有义务将艾某引渡给甲国。故A项错误。庇护在广义上泛指一国对请求避难的外国人给予保护的行为。领土庇护是国家行使属地管辖权的结果,一目除非受其承担的有效国际义务的约束,原则上有权自由决定是否对请求避难的人予以庇护。根据联合国1967年《领域庇护宣言》第l条的规定,“庇护之给予有无理由,应由给予庇护之国酌定之”,但是犯有危害和平罪、战争罪和危害人类罪的人无权受到庇护。由于甲乙两国之间没有任何涉及刑事司法协助方面的双边或多边条约,所以乙国没有义务庇护艾某。故B项错误。刑事诉讼是国家行为,是一国主权范围内的事项,故甲国不可以在乙国提起刑事诉讼,D项错误。

  • 第2题:

    甲某以乙某亲笔写的借款6000元的借条为依据,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乙某归还借的6000元。在诉讼过程中,乙某提出该6000元系甲某赠与自己的钱,不应当负返还责任。对此主张应当由(  )负举证责任。

    A.原告甲某
    B.被告乙某
    C.原告甲某与被告乙某
    D.人民法院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举证责任负担的原则,即谁主张,准举证的问题。在本案中,在甲某证明乙某借其6 000元后,由于乙某主张该6 000元系甲某赠与,对乙某的这一主张应当由被告乙某承担举证责任。故本题答案选B。

  • 第3题:

    10岁的甲某与6岁的乙某在操场踢球的过程中,甲某不慎将乙某的眼睛碰伤,双方父母因损害赔偿问题发生争议,决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下列关于本案当事人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A.乙某为原告,甲某为被告,分别由其父母为法定代理人

    B.乙某的父母为原告,甲某的父母为被告

    C.乙某为原告,甲某的父母为被告

    D.乙某的父母为原告,甲某为被告


    乙某为原告,甲某为被告,分别由其父母为法定代理人

  • 第4题:

    甲原任某国有商业银行某分理处主任,通过两名储户介绍,认识了乙。乙提出为甲拉100万元存款,并要求从甲的分理处贷款80万元,甲同意。后通过乙介绍,某研究所将100万元人民币存人该行。同时乙使用他人身份证、已失效的某公司营业执照和伪造的某研究所公章等手段,甲也未经审查,遂双方签订了质押担保借款合同,以某研究所100万元存款作质押物,骗取80万元贷款。甲、乙分别构成何种犯罪?()

    A:甲构成玩忽职守罪
    B:乙构成诈骗罪
    C:甲构成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
    D:乙构成贷款诈骗罪

    答案:C,D
    解析:
    【考点】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贷款诈骗罪。详解:《刑法》第167条规定,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193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1)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2)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3)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4)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5)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甲是国有商业银行某分理处主任,属国有公司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他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而被诈骗,故构成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乙的行为依法构成贷款诈骗罪。依此,CD为正确答案。

  • 第5题:

    44、10岁的甲某与6岁的乙某在操场踢球的过程中,甲某不慎将乙某的眼睛碰伤,双方父母因损害赔偿问题发生争议,决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下列关于本案当事人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A.乙某为原告,甲某为被告,分别由其父母为法定代理人

    B.乙某的父母为原告,甲某的父母为被告

    C.乙某为原告,甲某的父母为被告

    D.乙某的父母为原告,甲某为被告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