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在一项社会调查中,调查者通过电话向大约一万名随机选择的被调查者问及有关他们的收入和储蓄方面的问题。结果显示,被调查者的年龄越大,越不愿意回答这样的问题。这说明,年龄较轻的人比年龄较大的人更愿意告诉别人有关自己的收入状况。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A.被调查者中,年龄大的收入状况一般比年龄小的要好B.老李是被调查者,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的收入状况C.老陈是被调查者,不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的收入状况,并且在其他场合表示,自己年轻时因收入高,很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的收入状况D.小刘是被调查者,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的收

题目
在一项社会调查中,调查者通过电话向大约一万名随机选择的被调查者问及有关他们的收入和储蓄方面的问题。结果显示,被调查者的年龄越大,越不愿意回答这样的问题。这说明,年龄较轻的人比年龄较大的人更愿意告诉别人有关自己的收入状况。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

A.被调查者中,年龄大的收入状况一般比年龄小的要好
B.老李是被调查者,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的收入状况
C.老陈是被调查者,不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的收入状况,并且在其他场合表示,自己年轻时因收入高,很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的收入状况
D.小刘是被调查者,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的收入状况,并且在其他场合表示,自己的这种意愿不会随着年龄而改变

相似考题
更多“在一项社会调查中,调查者通过电话向大约一万名随机选择的被调查者问及有关他们的收入和储蓄方面的问题。结果显示,被调查者的年龄越大,越不愿意回答这样的问题。这说明,年龄较轻的人比年龄较大的人更愿意告诉别人有关自己的收入状况。 ”相关问题
  • 第1题:

    贾女士:本报对减肥成功者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70%的受调查者称服用东参减肥丸,30%的称服用灵芝瘦身丹。没有被调查者服用其它减肥药。

    陈先生:这说明在被调查者中,服用东参减肥丸的人数,比服用灵芝瘦身丹的两倍还多。

    贾女士:另外,25%的被调查者称他们从不通过药物减肥。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有利于解释贾女士的断定中看来存在的矛盾?( )


    正确答案:B
    解释型题目。如果被调查者最多只服用过一种减肥药,那么,贾女士的断定中就包含不可排除的矛盾。要排除这种矛盾,一个合理的解释是,一些被调查者服用过上述两种减肥药,这正是B项所断定的。其余各项均不能解释贾女士的断定。其中,A项说所有服用灵芝瘦身丹的被调查者,都服用东参减肥丸。应该推出30%的被调查者不通过药物减肥的结论.这和贾女士的说法矛盾。

  • 第2题:

    在一项社会调查中,调查者通过电话向大约1万名随机选择的被调查者问及有关他们的收入和储蓄方面的问题。结果显示,被调查者的年龄越大,越不愿意回答这样的问题。这说明,年龄较轻的人比年龄较大的人更愿意告诉别人有关自己的收入状况。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

    A.小张不是被调查者,在其他场合表示,不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的收入状况。

    B.老李是被调查者,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的收入状况。

    C.老陈是被调查者,不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的收入状况,并在其他场合表示,自己年轻时因收入高,很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的收入状况。

    D.小刘是被调查者,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的收入状况,并在其他场合表示,自己的这种意愿不会随着年龄而改变。

    E.被调查者中,年龄大的收入状况一般比年龄小的要好。


    正确答案:D
    解析:A讨论被调查者之外的人,一个特例不能说明全部,削弱力度不足,排除;B也是一个特例,排除;C支持了题干结论,排除;D指出有人表示年龄不影响告知别人自己收入的意愿,削弱了题干论证,正确。收入情况如何与题干讨论无关,E排除。

  • 第3题:

    在房地产市场调研的信息搜集阶段,所搜集信息中的收入和社会阶层属于原始资料类型中的()。

    A:有关被调查者社会特征的资料
    B:有关被调查者购买行为特征的资料
    C:有关被调查者心理的资料
    D:有关被调查者购买行为结果的资料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房地产市场调研的信息搜集阶段。有关被调查者社会特征的资料,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婚姻、受教育程度、职业、收入和社会阶层等。

  • 第4题:

    以下情况中不属于计量误差的是()。

    A.调查员在调查中有意无意地诱导被调查者
    B.被调查者不愿意告诉实情而拒绝回答
    C.调查人员有意作弊
    D.受访者提供虚假信息

    答案:B
    解析:
    考点:抽样调查中的误差。选项B属于无回答误差。

  • 第5题:

    在一项社会调查中,调查者向大约10000 名随机选择的被调查者问及他们的收入和支出方面的问题。结果显示,被调查者的年龄越大,越不愿意回答这样的问题。这说明,相比较而言,年轻人更愿意告诉别人有关自己的收支状况。
    下列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 )

    A、小王不是被调查者,在其他场合表示,不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的收支状况
    B、老李是被调查者,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的收支状况
    C、老陈是被调查者,不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的收支状况,但是他曾说自己年轻时收入高,很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的收支状况
    D、小秦是被调查者,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的收支状况,并且在其他场合表示,自己的这种意愿不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改变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相比较而言,年轻人更愿意告诉别人有关自己的收支状况。
    论据:在一项社会调查中,调查者向大约 10000 名随机选择的被调查者问及他们的收入和支出方面的问题。 结果显示,被调查者的年龄越大,越不愿意回答这样的问题。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 项:“小王”说明是年轻人,选项只举例说明年轻人不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的收支状况,未说明年龄大是 否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的收支状况,缺少比较;且“小王不是调查者”说明这个例子在基数为 10000 名的被调查 者之外,主体不一致,无关选项,排除;
    B 项:“老李”说明年龄大,选项只举例说明年龄大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的收支状况,未说明年轻人是否愿 意告诉别人自己的收支状况,缺少比较,无法削弱,排除;
    C 项:“老陈”说明年龄大,不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的收支状况,但是他年轻时很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的收支 状况,举例支持题干的论点,无法削弱,排除;
    D 项:说明是否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的收支状况与年龄大小无关,而不是年轻人更愿意告诉别人有关自己的 收支状况,削弱题干论点,当选。

  • 第6题:

    个人访问是调查者在面对面的情况下,向被调查者询问有关问题,个人访问的缺点包括()。

    • A、调查费用较高
    • B、调查周期较长
    • C、对问题不宜做深入了解
    • D、被调查者易受调查者的态度、语气的影响
    • E、容易发生误解

    正确答案:A,B,D

  • 第7题:

    电话调查是调查人员借助电话向被调查者了解有关问题,其缺点是()。

    • A、不容易取得被调查者的合作,对拒绝访问者很难进行劝说和引导
    • B、被调查者会有心理压力,较难轻松回答问题
    • C、调查的覆盖面大,取得信息的速度较慢
    • D、调查时间短,无法询问一些比较专业和复杂的问题
    • E、由于一户通常只有一部电话,故接电话者有时并非是真正的目标人群

    正确答案:A,D,E

  • 第8题:

    在设计问卷时,应该注意提问的顺序。一般来讲,应该放在前面的问题往往是()

    • A、被调查者熟悉的问题
    • B、简单易答的问题
    • C、容易引起被调查者紧张或产生顾虑的问题
    • D、有关被调查者行为方面的问题
    • E、开放式的问题

    正确答案:A,B,D

  • 第9题:

    问卷调查的具体实施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 A、由访问员根据被调查者的回答来填写问卷
    • B、由访问员将问卷发给调查者,待被调查者填完后再收回
    • C、通过电话访问,由访问员根据被调查者的回答来填写问卷
    • D、通过邮局将问卷寄给被调查者,他们回答完后又通过邮局寄回

    正确答案:A,B,C,D

  • 第10题:

    在运营中,不追问乘客不愿意回答的私人生活问题,比如().

    • A、收入
    • B、年龄
    • C、婚姻状况
    • D、财产

    正确答案:A,B,C,D

  • 第11题:

    多选题
    电话调查是调查人员借助电话向被调查者了解有关问题,其优点有()
    A

    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答案,取得信息的速度很快

    B

    一户通常只有一部电话,因而样本的代表性强

    C

    调查时间短,容易取得被调查者的合作

    D

    被调查者没有现场心理压力,能轻松回答问题

    E

    调查的覆盖面大,可以对任何地区的消费者进行调查调查费用支出少


    正确答案: A,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以下情况中不属于计量误差的是(   )。
    A

    调查员在调查中有意无意地诱导被调查者

    B

    被调查者不愿意告诉实情而拒绝回答

    C

    调查人员有意作弊

    D

    受访者提供虚假信息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3题:

    一则公益广告建议喝酒的人应该等到他们能够安全开车时再开车。然而在一次医院调查中,喝完酒就立即被询问的人低估了他们恢复开车能力所必需的时间。这个结果表明,在开车之前喝酒的许多人在遵从广告的建议方面有困难。下面哪一项如果正确,最能支持上面的观点?( )

    A.如果许多人打算喝酒,他们将事先安排一个不喝酒的人开车送他们回家。

    B.在医院调查中被调查者对自己的能力估计,相对于那些在医院环境之外喝酒的人来说,要更保守一些。

    C.医院调查中的被调查者也会被问及恢复那些在安全驾驶中起作用不大的能力所必需的时间。

    D.总人口里意识到这些公益广告的人要高于医院调查中的被调查者。


    正确答案:B
    解析:如果医院中的被调查者对自己的能力估计相对于那些在医院环境之外喝酒的人来说更保守,那就更能说明喝酒的人往往会低估他们恢复开车能力所必需的时间。

  • 第14题:

    在一项社会调查中,调查者通过电话问大约1000名调查者家庭人数的问题。结果显示,被调查者的年龄越小,越不愿回答这样的问题,这说明,年龄越大的人比年龄较小的人更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的家庭成员人数。
    以下如果哪项为真,最能削弱上面的观点?

    A.黎东不是被调查者,他在其他场合表示,不愿告诉别人自己目前的家庭成员人数
    B.李木林是被调查者,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目前的家庭成员人数
    C.老胡是被调查者,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目前的家庭成员人数,并在其他场合表示,自己年轻时不愿告诉别人自己的家庭成员人数
    D.小李是被调查者,不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目前的家庭成员人数,并在其他场合表示,自己的这种意愿不会随着年龄而改变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削弱”,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年龄越大的人比年龄较小的人更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的家庭成员人数。
    论据:被调查者的年龄越小,越不愿回答家庭人数的问题。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无关选项。未体现告诉别人家庭成员的人数与年龄是否有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B项:无关选项。未体现告诉别人家庭成员的人数与年龄是否有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C项:增加论据。老胡年轻时不愿告诉,而现在愿意告诉别人家庭人数,具有加强作用。
    D项:增加反向论据。小李不愿意告诉别人家庭成员人数的意愿并不会随着年龄而改变,具有削弱作用。

  • 第15题:

    某市统计局开展了一次关于市民参加慈善捐助活动的专题调查,成功访问了该市2003位16周岁及以上的常住市民。调查显示,47.5%的市民在过去一年中参加过不同种类的慈善捐助活动。





    按年龄分组,该市过去一年中参加过慈善捐助的人占同年龄段人数比例最高的年龄段体现出什么样的特点?

    A.捐赠后愿意留名的比例最低
    B.愿意通过互联网参加慈善捐助活动的人超过一半
    C.愿意参加慈善捐助的比例与过去一年参加过慈善捐助的比例相差最小
    D.该年龄段参加调查的人数占被调查者的比重比其他两个年龄段都高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综合分析,且需选出正确的一项。
    第二步,定位表格1,该市过去一年中参加过慈善捐助的人占同年龄段人数比例最高的年龄段为老年市民(61岁及以上)为50.0%。
    第三步,A选项,简单计算和差类。青年、中年、老年市民倾向不留名方式捐助的比例分别为78.8%、69.5%、66.75%,则三类人群捐赠后愿意留名的比例分别为1-78.8%=21.2%、1-69.5%=30.5%、1-66.7%=33.3%,老年市民捐赠后愿意留名的比例为最高,错误。
    B选项,简单比较中的读数比较。定位表1,老年市民(61岁及以上)愿意通过互联网参加慈善捐助活动的人比例为39.8%<50%,没有超过一半,错误。
    C选项,简单比较中的和差比较。定位表1,青年、中年、老年市民愿意参加慈善捐助的比例与过去一年参加过慈善捐助的比例差值分别为:85.2%-46.0%=39.2%、84.0%-48.3%=35.7%、80.5%-50%=30.5%,得到老年市民差值最小,正确。
    D选项,混合比重计算。定位表1,根据混合比重口诀,“总体所占比重居中,且偏向于基数值较大部分的比重”。可知中年人过去一年中参加过慈善捐助人数占参加调查人数比重(48.3%)离总体市民参加慈善活动的人数占比(47.5%)最近,故中年人参加调查的人数是三个年龄段中最多的,由于总调查人数相同,故中年占比最大,错误。
    因此,选择C选项。

  • 第16题:

    在对某生产事故原因的民意调查中,70%的人认为是设备故障;30%的人认为是违章操作;25%的人认为原因不清,需要深入调查。以下哪项最能合理地解释上述看来包含矛盾的陈述?(  )
    A.被调查者有125人
    B.有的被调查者后来改变了自己的观点
    C.有的被调查者认为事故的发生既有设备故障的原因,也有违章操作的原因
    D.很多认为原因不清的被调查者实际上有自己倾向性的判断,但是不愿意透露


    答案:C
    解析:
    民意调查的结果中数据之和应为100%,可实际显示的结果却超出了这个总量,如果民意调查的数据为真,那么能解释这种原因的只能是在被调查的人中,有的人既认为有设备故障的原因,也有违章操作的原因,故出现了调查结果中的现象。

  • 第17题:

    在使用单向频数表时关键是如何选择百分比的基数,其选择方式有()。

    • A、全部发放的问卷数量
    • B、全部被调查者人数
    • C、回答具体问题人数
    • D、符合特殊条件的人数
    • E、做出回答的人数

    正确答案:B,C,E

  • 第18题:

    开放式问题对问题的回答未提供任何具体的答案,由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想法自由做出回答。其缺点是()。

    • A、被调查者需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 B、不能很好地反映被调查者的真实想法
    • C、在编辑和编码方面费时费力
    • D、问题的开放性会造成调查偏差
    • E、一旦设计有缺陷,对调查质量的影响较大

    正确答案:A,C,D

  • 第19题:

    个别访谈中出现不配合现象的原因一般不包括()

    • A、被调查者性格怪癖,不善言谈
    • B、被调查者不相信调查者有能力解决问题
    • C、被调查者对调查有顾虑
    • D、被调查者不愿意被占用时间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在调查问卷问题内容确定时应注意的问题包括()

    • A、尽量避免提出与调查目的无直接关系的问题。
    • B、问题不要超过被调查者的知识、能力范围。
    • C、尽量避免提出调查者不愿意回答的问题。
    • D、避免提问中内容的交叉。
    • E、问题不要涉及被调查者的隐私。

    正确答案:A,B,C,D

  • 第21题:

    问卷应有被调查者基本情况的调查内容,如在消费者调查中,消费者的性别、年龄、()等。

    • A、文化程度、收入
    • B、卷烟销售结构、店址
    • C、职业、婚姻状况
    • D、卷烟销量、负责人姓名

    正确答案:A,C

  • 第22题:

    多选题
    个人访问是调查者在面对面的情况下,向被调查者询问有关问题,个人访问的缺点包括()。
    A

    调查费用较高

    B

    调查周期较长

    C

    对问题不宜做深入了解

    D

    被调查者易受调查者的态度、语气的影响

    E

    容易发生误解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在调查问卷问题内容确定时应注意的问题包括()
    A

    尽量避免提出与调查目的无直接关系的问题。

    B

    问题不要超过被调查者的知识、能力范围。

    C

    尽量避免提出调查者不愿意回答的问题。

    D

    避免提问中内容的交叉。

    E

    问题不要涉及被调查者的隐私。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