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态度的特点包括()。(2008-05)”相关问题
  • 第1题:

    正常心理中,心理不健康包括()。(2008-05)

    A:严重心理问题
    B:各种神经症
    C:各种人格障碍
    D:可疑神经症

    答案:A,D
    解析:
    正常心理包括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心理不健康又包括三种心理状态,即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 第2题:

    个体社会化的主要载体包括()。(2008-05)

    A:家庭
    B:大众传媒
    C:学校
    D:交通工具

    答案:A,B,C
    解析:
    家庭、学校、大众传媒、参照群体是个体社会化的主要载体。家庭位置独特,作用突出,童年期是社会化的关键期;学校地位正式、管理严格,是早期不可替代的载体,影视、广播、报纸、杂志、互联网是大众传媒;个体可不具备群体的资格,但群体可为个体提供参照。

  • 第3题:

    变态心理学侧重说明异常心理的()。(2008-05)

    A:诊断
    B:咨询
    C:治疗
    D:特点

    答案:D
    解析:
    心理异常与行为异常是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两者可同时作为精神病学的研究对象,两者的任务要加以区别:变态心理学研究如何定义以及心理异常的发生、种类、性质和特点;精神病学以异常心理的诊断、治疗、转归和预后以及精神障碍的预防和康复为任务。

  • 第4题:

    正常情况下,个体社会化的载体主要包括()。(2008-05、2011-05)

    A:学校
    B:参照群体
    C:家庭
    D:居住小区

    答案:A,B,C
    解析:

  • 第5题:

    幼儿记忆的特点有()。(2008-05)

    A:无意识记占主导地位
    B: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
    C:意义记忆占主导地位
    D:词语记忆占主导地位

    答案:A,B
    解析:
    幼儿期儿童的记忆能力有显著的提高,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有:一是以无意识记忆为主,有意识记忆的发展较迅速;二是以形象记忆为主,词语记忆逐渐地发展;三是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同时发展并相互作用。

  • 第6题:

    角色失调包括()。(2008-05)

    A:角色冲突
    B:角色失败
    C:角色不清
    D:角色误解

    答案:A,B,C
    解析:
    角色失调包括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和解色失败。角色冲突指个体地位、身份、角色互不相容而出现矛盾,有角色间冲突和角色内冲突;角色不清指对扮演的角色或新角色认识不清;角色中断指角色中途中断的现象;角色失败指不得不放弃原有角色。

  • 第7题:

    SCL-90的总分主要用途是反映()。(2008-05)

    A:病情严重程度
    B:症状群的特点
    C:症状群的分布
    D:病情演变情况

    答案:A,D
    解析:
    SCL-90(90项症状清单)的结果分析包括总分、因子分和轮廓图的分析,总分能够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以总分变化反映病情演变。

  • 第8题:

    CRT可用于()。(2008-05)

    A:人格评估
    B:态度测量
    C:跨文化研究
    D:言语能力分析

    答案:C
    解析:
    瑞文测验可用于有言语障碍者的智力测量,也可作为不同民族、不同语种之间的跨文化研究工具。

  • 第9题:

    与求助者会谈时,心理咨询师的态度应该是()。(2008-05)

    A:积极
    B:非评判性
    C:顺从
    D:有指导性

    答案:B
    解析:
    心理咨询师在与求助者会谈时,应持的态度为非评判性,非评判性可以使求助者感到轻松而无所顾忌地展现内心世界。

  • 第10题:

    常用的修通技术包括()。(2008-05)

    A:与不合理信念辩论
    B:阳性强化
    C:合理情绪想象技术
    D:社会学习

    答案:A,C
    解析:
    常用的修通技术有:一是与不合理信念辩论;二是合理情绪想象技术;三是家庭作业;四是其他方法(如自我管理程序、放松训练、系统脱敏等)。

  • 第11题:

    控制会谈和转换话题的技巧包括()。(2008-05)

    A:释义
    B:使用情感的反射作用
    C:中断
    D:使用是非鲜明的质颖

    答案:A,B,C
    解析:
    会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所以咨询师要掌握控制会谈的内容和方向的如下方法:一是释义;二是中断;三是情感反射;四是引导。

  • 第12题:

    素养的特点包括()。

    • A、讲究方略
    • B、创新精神
    • C、求实态度
    • D、实践性

    正确答案:A,B,C,D

  • 第13题:

    态度的ABC模型中,B指()。(2008-05)

    A:行为
    B:情感
    C:感觉
    D:行为倾向

    答案:D
    解析:
    态度的成分有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认知是对态度对象的所有认知,即关于对象的事实、知识、信念、评价等;情感是个体在评价的基础上,对态度对象产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反应;行为倾向指态度对象的预备反应或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倾向性。由于三种成分的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分别为C(cognition,认知),A(affection,情感),B(behavioraltendency,行为倾向),所以称为态度的ABC模型。

  • 第14题:

    态度转变是在沟通信息与接收者原有态度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发生的,对于威信低的传递者,要引发最大的态度转变量,这种差异应该()。(2008-05)

    A:适中
    B:较大
    C:较小
    D:最大

    答案:A
    解析:
    沟通信息方面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信息差异、畏惧、信息倾向性、信息提供方式。任何态度转变都是在沟通信息与接收者原有态度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发生的,对于威信高的传递者,这种差异较大时,引发的态度转变量最大,对于威信低的传递者,这种差异适中时,引发的态度转变量最大。

  • 第15题:

    寻找引发心理行为问题的生物学原因时,应该考虑的因素包括()。(2008-05)

    A:躯体疾病
    B:年龄差异
    C:社会交往
    D:性的差异

    答案:A,B,D
    解析:
    对引发心理与行为问题的生物学原因的因素的理解:咨询或检查求助者是否有躯体疾病;对有躯体疾病的求助者,确定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之间有无因果关系;生理年龄对心理行为问题形成的影响;性别因素对心理行为问题形成的影响。

  • 第16题:

    常模的构成要素包括()。(2008-05)

    A:团体分数
    B:原始分数
    C:导出分数
    D:对常模团体的具体描述

    答案:B,C,D
    解析:
    常模的构成要素包括原始分数和导出分数,以及对常模团体的具体描述。

  • 第17题:

    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包括()。(2008-05)

    A:成熟
    B:经验
    C:同化
    D:社会环境

    答案:A,B,D
    解析:
    皮亚杰对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种要素进行了分析,将之归纳为四个基本因素,分别是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平衡化。成熟是指有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成熟;经验是指物理经验和数理逻辑经验的成熟;社会环境是指社会互动和社会传递,主要是指他人与儿童之间的社会交往和教育的影响作用;平衡化是指对成熟、经验和社会环境三个因素的作用进行协调以及对每一阶段的认知结构进行自我调节。

  • 第18题:

    对于态度转变的P-O-X模型,正确的说法包括()。(2008-05)

    A:P-O之间的关系最重要
    B:P-O联系为肯定时的平衡为强平衡
    C:P-O关系为否定时的平衡为弱平衡
    D:P-O关系为否定时的不平衡为强不平衡

    答案:A,B,C
    解析:
    海德的平衡理论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态度转变中的作用,认为趋于一致的压力如果出现不平衡,就倾向于朝平衡转化。在态度转变时,要遵循“费力最小原则”,即个体尽可能少地转变情感因素,而维持态度平衡,可以用P-O-X模型来说明他的观点,P代表个体,O代表他人,X代表另一个对象,P-O之间的关系最重要,P-O之间的关系为肯定时的平衡为强平衡,不平衡为强不平衡;P—O之间的关系为否定时的平衡为弱平衡,不平衡为弱不平衡。P、O、X之间的关系都是肯定时的平衡为强平衡,P、O、X之间的关系都是否定时的不平衡为弱不平衡,P、O、X之间两种否定、一种肯定时为平衡,P、O、X之间两种肯定、一种否定时为不平衡。

  • 第19题:

    模仿法常用的具体方法包括()。(2008-05)

    A:角色扮演
    B:生活示范
    C:比喻示范
    D:参与示范

    答案:A,B,D
    解析:
    模仿法五种具体方式的掌握:生活示范;象征性示范;角色扮演;参与示范;内隐示范。

  • 第20题:

    适宜的求助者应具备的条件包括()。(2008-05)

    A:智力正常
    B:年龄适宜
    C:人格正常
    D:动机正确

    答案:A,B,C,D
    解析:
    适宜的求助者应具备的条件包括:一是动机正确;二是人格正常;三是信任度高;四是行动自觉;五是匹配性好;六是智力正常;七是年龄适宜;八是内容合适。

  • 第21题:

    倾听时容易出现的错误包括()。(2008-05)

    A:不做道德性判断
    B:急于下结论
    C:轻视求助者问题
    D:转移求助者话题

    答案:B,C,D
    解析:
    参见本节第5题的试题解析部分。

  • 第22题:

    使用中国比内测验应该注意()。(2008-05)

    A:态度和善
    B:房间安静
    C:主被试侧坐
    D:不限制时间

    答案:A,B
    解析:
    使用中国比内测验时,应该注意主测者对受测者态度的和善,安排安静的房子,主测者与受测者相对而坐,主测者必须控制好各个试题的时限。

  • 第23题:

    EPQ的分量表包括()量表。(2008-05)

    A:Q
    B:L
    C:E
    D:M

    答案:B,C
    解析:
    EPQ有4个分量表,分别是精神质(P)、内外向(E)、神经质(N)和说谎(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