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简论《大清新刑律》。”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述《大清新刑律》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

    《大清新刑律》分为总则、分则两编,共53章411条,另附“暂行章程”5条。与《大清律例》相比,新刑律从内容到形式均有较大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改变了旧律体制,抛弃了“诸法合体”的编纂形式。删除了与刑律无关的条文,采用近代西方专门刑法典体例,取消附例,改为“总则”和“分则”两编。总则为刑法的基本原则如未遂、累犯、共犯、自首、缓刑、恩赦、时效等,分则为具体的罪智,如关于帝室之罪、内乱罪、国交罪、外患罪、渎职罪,妨害公务罪等36种大的罪名,有的其中又分若干具体小罪名。
    2.确立了新的刑罚制度。取消流刑、遣刑,将刑罚分为主刑和从刑两类。主刑由重到轻分为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罚金五种;从刑分为褫夺公权与没收财产两种。在死刑中废除了斩刑,一律改为绞刑,并将在闹市执行改在监狱内执行。
    3.减少死刑条款,减轻刑罚。原《大清律例》中涉及死刑的条款有四百多条,《大清新刑律》保留了40条,对数罪并发的量刑,实行限制加重主义,注意对罪犯实行感化教育,使其改过自新。为此,采用了“缓刑”与“假释”制度,对刑事责任规定了追诉和执行的时效,过了规定期限,可免予追诉或处罚。
    4.采用了近代西方的刑法原则,实行罪刑法定主义。删除了比附制度,规定“法律无正条者,不问何种行为,不为罪”;强调刑罚不溯及既往,废除了“八议”及“减”、“请”、“官当”制度,取消了“十恶”;采用了许多近代法律术语,如缓刑、假释、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等。


  • 第2题:

    关于清末对刑律修订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大清现行刑律》的制定拉开了清末修订刑律的序幕

    B.“干名犯义”条款仍然保留在《大清新刑律》的法典正文中

    C.《大清新刑律》引进了正当防卫制度

    D.礼法之争的焦点主要体现在《大清新刑律》的修订上


    正确答案:B
    解析:考查要点是清末对刑律的修订。清末修律的核心是对刑律的修订。为了配合刑律的修订,在沈家本制定《大清新刑律》之前,首先颁布了一部过渡性的刑法典——《大清现行刑律》《大清现行刑律》的制定拉开了清末修订刑律的序幕。可见,A项表述正确,与题意不符,应予排除。注意:《大清现行刑律》的制定只是拉开了刑律修订的序幕,而拉开整个修律工作序幕的是《钦定大清商律》的制定。清末修律引发了法理派和礼教派的争论,争论的结果是法理派的妥协和退让,即将“干名犯义”条款和卑亲属对尊亲属不得适用正当防卫等内容保留在《大清新刑律》的附则——《暂行章程》中,但是并没有保留在该刑法典的正文中,可见,B项表述错误,是正确答案。《大清新刑律》引进了许多西方通用的制度、原则和术语,例如假释、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罪行法定、刑事责任年龄、未遂、累犯等。可见,C项表述正确,与题意不符,应予排除。清末礼法之争的焦点集中在《大清新刑律》的修订上,因此,D项表述正确,与题意不符,应予排除。

  • 第3题:

    (2006年真题)简述《大清新刑律》的特点。


    答案:
    解析:
    《大清新刑律》同《大清律例》和《大清现行刑律》相比较,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有比较大的改动:
    (1)《大清新刑律》抛弃了以往旧律“诸法合体”的编纂形式,以罪名和刑罚等专属刑法范畴的条文作为法典的唯一内容,因而成为一部纯粹的专门刑法典。
    (2)《大清新刑律》在体例上抛弃了以往旧律的结构形式,采用近代西方刑法典的体例,将整部法典分为总则与分则两部分。
    (3)《大清新刑律》确立了新的刑罚制度,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从刑两种。主刑包括:死刑(仅绞刑一种)、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留、罚金。从刑包括剥夺公权和没收两种。
    (4)《大清新刑律》采用了一些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刑法原则和近代刑法学的通用术语。
    如罪刑法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及缓刑、假释、正当防卫等。删除了旧律中八议、十恶等名目,增加了一些新的罪名。
    总之,从单纯技术角度和形式上看,《大清新刑律》属于近现代意义上的新式刑法典,与中国传统法典在结构、体例及表现形式上均有较大不同。但是,《大清新刑律》对于传统旧律并没有作实质性的修改,特别是附录《暂行章程》依然存在于法典之中,依然保持着旧律传统。

  • 第4题:

    以下关于《大清新刑律》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大清新刑律》分总则和分则,附《暂行章程》
    • B、《大清新刑律》将非科刑定罪的内容一律删除
    • C、《大清新刑律》确定了以自由刑为中心,由主刑、从刑组成的刑罚体系
    • D、《大清新刑律》采取罪刑法定原则,删减了以家天下和宗法制度为根据的八议等内容

    正确答案:A,B,C,D

  • 第5题:

    清末变法修律过程中制定的刑法典有()。

    • A、《大清律例》
    • B、《大清新刑律》
    • C、《大清现行刑律》
    • D、《暂行新刑律》

    正确答案:B,C

  • 第6题:

    取消吏、户、礼、兵、刑、工六律总目始于()

    • A、大清律例
    • B、大清新刑律
    • C、大清现行刑律
    • D、暂行新刑律

    正确答案:C

  • 第7题:

    北洋政府颁行的《暂行新刑律》基本上沿用了()

    • A、《大清律例》
    • B、《大清现行刑律》
    • C、《大清新刑律》
    • D、《惩治盗匪法》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大清新刑律》公布于()年。


    正确答案:1911

  • 第9题:

    《大清新刑律》


    正确答案: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刑法典。分总则和分则两编,并附《暂行条例》。

  • 第10题:

    单选题
    清末颁行的过渡性刑法典是()。
    A

    大清现行刑律

    B

    暂行新刑律

    C

    大清新刑律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大清新刑律》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1)吸收资产阶级刑法制度,采用罪刑法定原则。否定了罪刑擅断和诏敕断罪,引进缓刑、伪释、时效制度。采取对青少年犯实行感化教育,确定对刑事责任年龄以下的青少年犯罪,施以感化教育,开我国感化教育青少年犯之先河。另一方面是适应帝国主义国家侵略的现实,效法资产阶级刑法设《妨害国交罪》章,实质是确保列强在华特权,出卖民族利益。
    (2)对封建刑法制度作了大量删削,尤其是删去了以家天下和宗法制为根据的“八议”,请、减、赎,“十恶”和“存留养宗”等封建法律内容,取消了旧律中残酷的刑罚规范及“服制”、“良贱”等规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大清新刑律》对《大清现行刑律》的改革及其意义。

    正确答案: 和《大清现行刑律》相比,《大清新刑律》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l)《大清新刑律,分总则和分则两编.它抛弃了以往旧律‚诸法合体‛的编纂形式.成为一部纯粹的专门刑法典;
    (2)确立了新的刑罚制度.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从刑两种。主刑包括死刑(仅绞刑一种)、无期徒刑、拘役和罚金五种;从刑包括剥夺公权和没收两种;
    (3)采用了一些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刑法原则和近代刑法学的通用术语.取消了八议,采取了缓刑、假释等制度和术语。从单纯技术角度和形式上看,《大清新刑律》属于近现代意义上的新式刑法典,但它对于传统旧律并没有作实质性的修改,特别是附录《暂行章程》依然存在于法典之中,依然保持着旧律维护专制制度和封建伦理的传统《大清新刑律》并未正式施行,但是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二部专门的刑法典,同时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刑法典。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关于《大清新刑律》,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大清新刑律》是中国刑法史上第一部具有近代意义的法典B.《大清新刑律》规定刑罚分主刑、从刑C.《大清新刑律》的内容完全属于资本主义刑法性质的内容D.《大清新刑律》于1911年公布,但没有实施


    正确答案:C
    略 

  • 第14题:

    (  )废除了服制定罪。
    A.《大清律例》
    B.《大清现行刑律》
    C.《大清律集解》
    D.《大清新刑律》


    答案:D
    解析:
    解析:《大清新刑律》废除了斩刑、遣刑和流刑;取消名例律作为刑法总则,代之以总则作为名称;删除比附;取消官秩、良贱区分,取消了八议、服制定罪。

  • 第15题:

    中国近代正式废除凌迟刑的法典是(  )。
    A.《大清现行刑律》
    B.《大清律例》
    C.《大清新刑律》
    D.《暂行新刑律》


    答案:A
    解析:
    【精解】《大清现行刑律》正式废除了我国传统的酷刑,如凌迟刑、枭首刑、刺配刑、戮尸刑、缘坐刑,故选A项。

  • 第16题:

    关于《大清新刑律》,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A、《大清新刑律》是中国刑法史上第一部具有近代意义的法典
    • B、《大清新刑律》规定刑罚分主刑、从刑
    • C、《大清新刑律》的内容完全属于资本主义刑法性质的内容
    • D、《大清新刑律》于1911年公布,但没有实施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暂行新刑律》是在删修《大清新刑律》的基础上制定的。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8题:

    清末颁行的过渡性刑法典是()。

    • A、大清现行刑律
    • B、暂行新刑律
    • C、大清新刑律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简述《大清新刑律》对《大清现行刑律》的改革及其意义。


    正确答案:和《大清现行刑律》相比,《大清新刑律》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l)《大清新刑律,分总则和分则两编.它抛弃了以往旧律‚诸法合体‛的编纂形式.成为一部纯粹的专门刑法典;
    (2)确立了新的刑罚制度.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从刑两种。主刑包括死刑(仅绞刑一种)、无期徒刑、拘役和罚金五种;从刑包括剥夺公权和没收两种;
    (3)采用了一些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刑法原则和近代刑法学的通用术语.取消了八议,采取了缓刑、假释等制度和术语。从单纯技术角度和形式上看,《大清新刑律》属于近现代意义上的新式刑法典,但它对于传统旧律并没有作实质性的修改,特别是附录《暂行章程》依然存在于法典之中,依然保持着旧律维护专制制度和封建伦理的传统《大清新刑律》并未正式施行,但是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二部专门的刑法典,同时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刑法典。

  • 第20题:

    我国最后一部传统法典是:()

    • A、《大清律集解附例》
    • B、《大清新刑律》
    • C、《大清现行刑律》
    • D、《大清律例》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问答题
    试述《大清新刑律》的特点。

    正确答案: 在新旧势力激烈斗争中诞生的《大清新刑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仿效大陆法系国家刑法制定的新型刑法法典。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仿照大陆法系国家刑法体例。《大清新刑律》采用总则、分则的结构形式,创立了中国刑法的新体例。《总则》虽然无异于旧律典的《名例》,但是其内容却更加丰富完备。《分则》以罪名为纲领,按犯罪客体分章规定各类犯罪及刑罚,抛弃了传统旧律典中章名既不概括罪名,又不便于检索的缺陷。它还将民事、狱讼等法条剔除出来,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规定犯罪与刑罚的刑事法典,缩小了中国自古以来以刑罚手段调整社会关系的适应范围,使刑法从此作为独立的部门法发展起来。
    第二,采用近代大陆法系国家刑法原则。以罪刑法定原则否定了古代王朝依诏敕断罪的罪刑擅断传统。此外,新刑律还吸取了西方刑法的罪刑等价原则,废除了“八议”等特权制度;并确定对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青少年犯实行感化教育,首开我国对青少年犯罪施以感化教育的先河;引进缓刑、解释、时效制度等。
    第三,更定刑制。新刑律仿效近代西方国家刑法,确定了以自由刑为中心,由主刑和从刑组成的刑罚体系。主刑分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留、罚金等五种,从刑有褫夺公权和没收。
    第四,更新罪名。与清末社会关系的发展变化相适应,新刑律厘定了一些新罪名,其中包括,将旧律中谋危社稷,危害封建君主家天下的谋反罪,改为意图颠覆政府等罪,增设反映清末政治近代化趋势的妨害选举罪、妨害投票罪等。
    第五,保留部分传统法律制度。尽管《大清新刑律》仿效日本、德国刑法,吸取了大量近代刑法原则和制度,从结构到内容都突破了传统旧律体系保守封闭的藩篱,标志着中国已经初步建立起新型的近代新法体系。但是,由于固守传统礼教的旧势力的阻挠和抵制,新刑律仍然保留了一些传统旧法制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通行的刑法是()
    A

    大清新刑律

    B

    大清现行刑律

    C

    暂行新刑律

    D

    中华民国刑法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北洋政府颁行的《暂行新刑律》基本上沿用了()
    A

    《大清律例》

    B

    《大清现行刑律》

    C

    《大清新刑律》

    D

    《惩治盗匪法》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