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古典、凯恩斯、新古典综合派和新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存在怎样的差异?由此导致的政策含义是什么”相关问题
  • 第1题:

    新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总供给曲线的形状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这种不同的经济含义是什么?


    答案:
    解析:
    (l)新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总供给曲线的形状的不同点。 1)新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模型是对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模型的修正与发展,主要体现在这样两点上:一是用工资黏性假说代替工资水平刚性假说;二是不仅分析了产量、就业量、工资、价格之间的关系,而且分析了这种关系的动态调整过程。新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模型采用的是动态分析法,即考虑到各个时期总供给曲线的调整。 新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模型的代表是黏性工资模型Y=Y+a(P-pe),其中Pe为预期的物价水平,新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如图21-2所示。其中,SRAS为短期总供给曲线,而LRAs为长期总供给曲线。 2)新古典主义总供给曲线的典型代表是卢卡斯总供给曲线。卢卡斯总供给函数为y=ys+r(P-Pe)。其中,参数r >0,Pe为公众对价格的预期。它表明经济的总产出与未被预期到的价格上升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卢卡斯总供给曲线如图21.3所示。

    (2)新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与新古典主义总供给曲线不同的原因。 1)新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模型依据的是工资黏性假说。这一假说的基本内容是:当劳动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动时,工资也要发生变动,但是这一变动不是迅速而是缓慢的。劳动市场的供求变动与工资变动之间存在时滞。缓慢的工资和价格调整使得经济回到自然率水平需要较长一段时间。 2)新古典主义总供给模型的依据是理性预期。现实世界中的经济信息不是充分的,人们无法及时掌握自己所需要的全部信息;经济活动中的基本单位——家庭和厂商——的行为都是理性的,他们会利用一切可能的信息对未来经济环境进行预测,并随之调整自己的经济活动。但是由于对货币量和一般物价水平的不完全信息导致了人们对价格的暂时的错觉,会导致了货币的非中性。 (3)新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总供给曲线的经济含义。 1)新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的经济含义是:由于价格和工资的黏性,经济在遭受到总需求冲击后,从一个非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恢复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用政策来刺激总需求是必要的。 如图21-2所示,经济最初位于A点。假定在本期出现了一个未被预期到的名义需求冲击,将总需求曲线AD0移动到AD1,由于工资合同在上期谈判决定且有效期限延至本期合同到期,因而名义工资暂时是刚性的(即为Wo),这时,经济将运行到图中的B点,实际产量将从yn降至y1。由于长期名义工资合同的阻力,货币当局就有可能扩张货币供给量,即使被预期到也会使AD曲线右移并在A点重新达到均衡。如果货币当局对名义需求冲击的反应快于私人部门对名义工资的调整,相机干预就有了存在的理由。不变的名义工资使得货币当局能够影响实际工资率,从而影响就业和产量。 2)新古典主义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是“政策的无效性”。新古典主义认为,能预期到的货币供给的变化将只改变价格水平,而对实际产量和就业没有影响;只有未预期到的货币供给的变化才影响实际产量。 按照新古典宏观经济模型,波动的根源是货币冲击,而这种冲击一般是由中央银行政策引起的。如图21-3所示,经济起初在A点处运行,该点是总需求曲线ADo、总供给曲线SRASo和LRA5三条线的交点。假设货币当局宣布打算提高货币供给,理性的当事人在形成他们的预期时会考虑这个信息并完全预见货币供给的提高对一般价格水平的影响,结果产量和就业会停留在自然率水平上不发生变动。当货币工资在一个向上的价格预期之下提高时,总需求曲线从ADo向右移动AD1的效果就被总供给曲线从SRASo到SRAS1的向左移动所抵消。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将从A点直接移动到C点,停留在垂直的长期供给曲线LRAS上,即使在短期,产量和就业也没有变化,即货币是中性的。

    另一方面,设想货币当局出乎当事人的意料,在未宣布其打算的情况下增加货币供给。这时,拥有不完全信息的厂商和工人把一般价格水平上升的结果错误地当作相对价格的上升,他们做出的反应是提高产量和增加劳动供给。换句话说,工人和厂商错误地把这些看作是对他们劳务和产品需求的实际增长,从而增加劳动和产品的供给。根据所给图形,总需求曲线将从AD0移动到AD1,在B点与SRASo相交。从图21-3中可以看出,这时经济的产量为y1,它偏离了产出的自然率水平YN。这被认为是当事人预期误差的结果。产量和就业的任何偏离自然水平的变化都只被看作是暂时的,一旦当事人意识到相对价格并没有变化,产量和就业就回到它们的长期均衡(自然率的)水平。根据图21-3,一旦当事人充分调整了他们的价格预期,总供给曲线就会从SRllS。向左移动到SRAS1,与AD1在C点相交。

  • 第2题:

    凯恩斯主义新古典综合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A、罗宾逊
    • B、萨缪尔森
    • C、卡尔多
    • D、托宾

    正确答案:B,D

  • 第3题:

    反对实施“逆经济风向行事”的货币政策的经济学派有()。

    • A、合理预期学派
    • B、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 C、新古典综合派
    • D、弗莱堡学派
    • E、货币学派

    正确答案:A,D,E

  • 第4题: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等人把马歇尔的新古典理论和凯恩斯的就业理论综合起来,创立了()。

    • A、古典经济学
    • B、新古典经济学
    • C、新古典综合派
    • D、货币主义

    正确答案:C

  • 第5题:

    ()又称为美国凯恩斯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凯恩斯经济学直接演变而成的当代经济学流派。

    • A、新古典综合派
    • B、新凯恩斯主义
    • C、古典综合派
    • D、货币学派

    正确答案:A

  • 第6题:

    属于原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的是()。

    • A、古典学派
    • B、新古典综合派
    • C、瑞典学派
    • D、新剑桥学派
    • E、新凯恩斯主义学派

    正确答案:B,D

  • 第7题:

    新古典经济学家的总供给曲线以()假说为基础,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则以()假说为基础。


    正确答案:工资弹性假说;工资下限假说

  • 第8题:

    判断题
    新古典综合派以凯恩斯的宏观需求管理政策为基础,提出了“相机抉择”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填空题
    新古典经济学家的总供给曲线以()假说为基础,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则以()假说为基础。

    正确答案: 工资弹性假说,工资下限假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等人把马歇尔的新古典理论和凯恩斯的就业理论综合起来,创立了()。
    A

    古典经济学

    B

    新古典经济学

    C

    新古典综合派

    D

    货币主义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解释凯恩斯和古典总供给曲线不同的原因,并利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分析凯恩斯情形和古典情形下的扩张效应。

    正确答案: (1)古典总供给曲线又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其原因在于假设工资的完全弹性或劳动市场的充分竞争性。劳动市场的充分竞争性保证了劳动市场经常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劳动的供求受实际工资的影响。在名义工资既定时,价格变动引起实际工资变动,劳动市场出现非均衡,导致名义工资与价格同方向变动,直至劳动市场重新恢复均衡。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又称为短期总供给曲线,在充分就业以前是向右上方倾斜,实现充分就业之后转而垂直。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存在的前提是基于货币工资刚性和货币幻觉两个假设。
    (2)两条总供给曲线不同的原因在于两者的理论基础不同。古典理论认为,劳动市场运行毫无摩擦,总能维持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因此无论价格水平如何变化,经济中的产量总是充分就业时的产量,所以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潜在产出水平的直线。而凯恩斯主义则假设工资刚性,并且劳动力市场存在摩擦,充分就业和达到潜在产量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价格变化引起实际工资的变化,劳动市场失衡状态并不能总是自动矫正,充分就业也不能总是得以实现,所以总供给曲线不会维持在充分就业保持垂直,而是保持水平或者正斜率的状态。
    (3)财政扩张主要作用于总需求曲线,使其右移。财政扩张效应在凯恩斯和古典情形下的差异是很大的。在凯恩斯极端情形下,扩张的财政政策只是提高产量和就业,对价格水平不产生任何影响。在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情况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会导致价格小幅度上升,同时引起产出增加,只是政策效果没有极端的情形下明显。然而在古典情形下,扩张的财政政策引起总需求增加的结果,只会导致价格的上升而不能增加实际产出水平。综上所述,在凯恩斯情形下,扩张的财政政策有效,而在古典情形下,扩张的财政政策无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凯恩斯的追随者分为以()为首的“新古典综合派”和以()为首的“新剑桥学派”两大流派。

    正确答案: 萨缪尔逊,琼.罗宾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古典总供给曲线与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答案:
    解析:
    古典总供给曲线和凯恩斯总供给曲线是两种极端情况,古典总供给曲线垂直,凯恩斯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其差异在于假设和研究的时间框架不一样。考虑到分值,作答时可以不画图。 【参考答案】古典总供给曲线又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按照古典学派的说法,在长期中,价格和货币工资具有伸缩性,因此,经济的就业水平就会处在充分就业的状态上。当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时,经济的产出水平也将位于潜在产出或充分就业的水平上,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因此,古典学派认为,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经济的潜在产出或充分就业产出水平上的垂直线。凯恩斯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表明厂商在现有价格水平上愿意供给所需的任何数量的商品。其含义或基本思想是:由于存在失业,厂商们可以在现行工资水平上,获得他们所需要数量的劳动。因而,他们的平均生产成本被假定为不随产出水平变化而变化。于是,他们愿意按现行价格水平,提供需求所要求的数量。

  • 第14题:

    反“L”形的总供给曲线也被称为()。

    • A、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
    • B、新古典的总供给曲线
    • C、修正后的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 D、短期总供给曲线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现代凯恩斯主义主要分为()两派。

    • A、新凯恩斯主义学派
    • B、新古典学派
    • C、新古典综合派
    • D、新剑桥学派
    • E、新经济自由主义学派

    正确答案:C,D

  • 第16题:

    新古典综合派以凯恩斯的宏观需求管理政策为基础,提出了“相机抉择”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新古典综合派简单货币乘数模型的结论与凯恩斯的()是吻合的。


    正确答案:外生货币供应论

  • 第18题:

    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模型是对新古典总供给模型的发展。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新古典理论得总需求曲线和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曲线均有IS-LM模型导出。()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0题:

    判断题
    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模型是对新古典总供给模型的发展。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现代凯恩斯主义主要分为()两派。
    A

    新凯恩斯主义学派

    B

    新古典学派

    C

    新古典综合派

    D

    新剑桥学派

    E

    新经济自由主义学派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又称为美国凯恩斯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凯恩斯经济学直接演变而成的当代经济学流派。
    A

    新古典综合派

    B

    新凯恩斯主义

    C

    古典综合派

    D

    货币学派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属于原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的是()。
    A

    古典学派

    B

    新古典综合派

    C

    瑞典学派

    D

    新剑桥学派

    E

    新凯恩斯主义学派


    正确答案: E,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