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生物样品分析方法确证完成之后,开始测试未知样品。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每个未知样品一般测定1次B.每批生物样品测定时应建立新的标准曲线C.每个分析批质控样品数不得少于未知样品数的1%,且不得少于3个D.质控样品测定结果偏差一般应小于15%E.最低浓度点偏差应小于20%

题目
生物样品分析方法确证完成之后,开始测试未知样品。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每个未知样品一般测定1次
B.每批生物样品测定时应建立新的标准曲线
C.每个分析批质控样品数不得少于未知样品数的1%,且不得少于3个
D.质控样品测定结果偏差一般应小于15%
E.最低浓度点偏差应小于20%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C
解析:
每个分析批质控样品数不得少于未知样品数的5%,且不得少于6个。
更多“生物样品分析方法确证完成之后,开始测试未知样品。以下说法错误的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生物样品测定方法要求专属性,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A.生物样品中有大量的内源性物质以及药物代谢产物,需要分离出生物样品,要求方法高专属性
    B.生物样品中药物浓度都很低,因此要求方法高专属性
    C.专属性能证明所测药物为原形或代谢产物
    D.专属性能排除内源物质和杂志的干扰
    E.对于色谱法要考虑空白生物样品对照及用药后的色谱图

    答案:B
    解析:
    生物样品中药物浓度都很低,因此要求方法高灵敏度。

  • 第2题:

    以下哪种样品不适用-20℃状态下保存。()

    • A、分析挥发性物质的样品
    • B、分析微生物的样品
    • C、分析石油类的样品
    • D、分析有机物质的样品

    正确答案:A,B

  • 第3题:

    生物样品的类型与样品制备方法与分析方法无关系。


    正确答案:错误

  • 第4题:

    试述生物样品分析的常用测定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光谱法
    采用具有选择性的显色剂和反应条件,才可以不经分离提取,直接用比色法测定生物样品中的药物含量。比色法灵敏度不高,通常只能测定出1μg/mL浓度以上的样品。但该法快速、简便,对仪器设备要求不高。
    荧光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专属性也较强,但药物必须具有一定的化学结构才能产生荧光。药物中具有天然荧光者不多,通常需采用适当处理,常用化学引导荧光法,如紫外辐射氧化、水解或强酸脱水等,或用适当的荧光试剂与药物起偶合或缩合反应,产生荧光发生团。
    (2)色谱法
    经典的薄层色谱定量法,操作比较繁琐,准确性较差。不适用于体液中药物成分浓度的测定。高效薄层色谱法灵敏度较高,常用于生物样品中成分的测定,与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相比,也有其独特的优点,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生物样品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已大大超过了其他分析方法。具有适用范围广,可在室温下进行;样品预处理简单;分离效率高,流动相选择范围广;可不经萃取和衍生化处理直接测定极性大的水溶性药物;检测方法多是非破坏性的,流出组分可回收;专一性较高等优点。
    气相色谱法只要选择适当的色谱条件,母体药物、代谢物及其可能同时服用的其他结构相类似的药物都能得到很好分离,常作为建立其他生物样品内药物分析方法的参比方法。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有高压电泳的高速、高分辨率及高效液相色谱法的高效率等优点,其选择性与高效液相色谱有很大的互补性。广泛应用于生物大分子,体内药物及代谢物,手性药物,中、西药物及其制剂等的分析。
    (3)联用技术
    联用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复杂组分的分离与分析,成为分析技术中最重要的检测手段,尤其适合于对热不稳定的、挥发性差的或极性大的成分分析,高分辨的液相色谱与高灵敏度的质谱联用分析,特别适用于复杂生物样品中药物及其代谢物的研究。
    (4)免疫分析法
    免疫分析中按标记物的不同,可分为放射免疫分析、酶免疫分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荧光免疫分析等。根据抗原-抗体的反应达平衡后是否需将结合物(B)与游离标记物(F)分离,免疫分析可分为均相免疫分析和非均相免疫分析两大类。 各种免疫分析的基本原理是一样的,即竞争抑制原理。人工抗原的制备和特异抗体的制备也相同,只是标记抗原(标记药物)的标记物不同,由此产生的测定方法也不同。

  • 第5题:

    生物样品分析方法中最常用的生物样品是()

    • A、血浆和血清
    • B、唾液
    • C、尿液
    • D、毛发
    • E、脏器组织

    正确答案:A

  • 第6题:

    在测量未知样品前必须用()校正分析方法和仪器设备。


    正确答案:标准物质

  • 第7题:

    近红外光谱分析仪软件一般分为样品集编辑、校正部分和()。

    • A、样品检测部分
    • B、已知样品预测
    • C、未知样品预测
    • D、其它部分

    正确答案:C

  • 第8题:

    试述生物样品分析方法的设定依据。


    正确答案: (1)在做好文献总结及整理工作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待测药物的特性与生物样品内状况。药物的理化性质包括酸碱性(pKa)、亲脂性、溶解度、极性、光谱特征、稳定性等,生物样品内药物分析的对象是来自生物体内的样品,因此对药物在生物样品内的状况必须了解,如药动学参数、生物样品内代谢情况等。这涉及样品取样频率与间隔、分析方法的选择等。
    (2)明确测定的目的和要求。应了解拟建立的方法是用于测定药代动力学参数,还是用于临床药浓监测。前者要求具有一定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不强调简便、快速,设计方法时应考虑到不同时间获得的样品中药物浓度变化较大这一因素。而用于临床药浓监测,则要求方法简便、快速。另外,是否要求同时测定母体药物和代谢物,若需同时测定两者,则应选择具有分离能力或专属的测定方法。同时,结合实验室条件,选择可行的方法。

  • 第9题:

    多选题
    《水质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HJ493-2009)规定,以下()样品不适用-20℃状态下保存。
    A

    分析挥发性物质的样品

    B

    分析微生物的样品

    C

    分析石油类的样品

    D

    分析有机物质的样品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判断题
    生物样品的类型与样品制备方法与分析方法无关系。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关于对照试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用标准物质(或参比样品)与待测样品同时进行相同的分析测定

    B

    用标准方法(或参比方法)与待测方法同时进行相同的分析测定

    C

    除不加样品外,完全按照样品测定的同样操作步骤和条件进行测定

    D

    所得结果可用于检验和校正样品测定值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试述生物样品分析方法的设定依据。

    正确答案: (1)在做好文献总结及整理工作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待测药物的特性与生物样品内状况。药物的理化性质包括酸碱性(pKa)、亲脂性、溶解度、极性、光谱特征、稳定性等,生物样品内药物分析的对象是来自生物体内的样品,因此对药物在生物样品内的状况必须了解,如药动学参数、生物样品内代谢情况等。这涉及样品取样频率与间隔、分析方法的选择等。
    (2)明确测定的目的和要求。应了解拟建立的方法是用于测定药代动力学参数,还是用于临床药浓监测。前者要求具有一定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不强调简便、快速,设计方法时应考虑到不同时间获得的样品中药物浓度变化较大这一因素。而用于临床药浓监测,则要求方法简便、快速。另外,是否要求同时测定母体药物和代谢物,若需同时测定两者,则应选择具有分离能力或专属的测定方法。同时,结合实验室条件,选择可行的方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生物样品分析方法中最常用的生物样品是

    A.血浆和血清
    B.唾液
    C.尿液
    D.毛发
    E.脏器组织

    答案:A
    解析:
    在体内药物分析中最为常用的样本是血液,它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药物在体内的状况。

  • 第14题:

    关于对照试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标准物质(或参比样品)与待测样品同时进行相同的分析测定
    • B、用标准方法(或参比方法)与待测方法同时进行相同的分析测定
    • C、除不加样品外,完全按照样品测定的同样操作步骤和条件进行测定
    • D、所得结果可用于检验和校正样品测定值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生物样品处理方法选择的一般原则()

    • A、待测药物的理化性质
    • B、待测药物测定的目的与浓度范围
    • C、生物样品处理与分析方法的选择
    • D、生物样品中蛋白质的处理
    • E、缀合物的分解

    正确答案:A,B,C

  • 第16题:

    试述生物样品分析方法的稳定性评价内容。


    正确答案: 药物的稳定性是贮存条件、药物的化学性质、空白生物样品和容器系统的函数。在特定的容器和生物样品中待测物的稳定性不能外推至其他系统。在生物样品中待测物的稳定性包括长期贮存、短期贮存和冷冻-解冻循环过程的稳定性,也包括标准贮备液中待测物的稳定性。
    (1)长期贮存稳定性
    长期稳定性的贮存时间应超过收集第一个样品至最后一个样品分析所需用的时间周期。贮存温度一般为-20℃,如果需要也可在-70℃贮存。要求高、低浓度至少分别测定3次,与第一天测得的相应浓度的结果进行比较。
    (2)短期室温稳定性 高、低浓度各3份于室温下放置4~24小时(根据实际操作在室温中需维持的时间而定),在不同时间点取样,进行分析,与0小时测得结果进行比较。
    (3)冷冻-解冻稳定性
    取高、低浓度样品至少各3份,于-20℃贮存24小时,取出置室温放置使自然融解。当融解完全后,取样,进行分析。然后再把样品放回冷冻状态保持12~24小时,如此解冻-冷冻应重复循环二次以上,然后比较各次分析结果。
    (4)贮备液稳定性
    药物与内标物贮备溶液的稳定性应对其在室温下至少6小时的稳定性进行考察,然后将其冷藏或冷冻7~14天或恰当周期后进行测定,所得仪器响应值与新鲜配制溶液所得响应值进行比较。

  • 第17题:

    中级分析工在样品交接中应注意()。

    • A、对样品进行编号
    • B、获取样品来源的详细信息,并记录
    • C、尽快对样品进行处理、测定
    • D、确定测试时间及方法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内标法”特别适应于生物样品的分析,其原因是()。

    • A、容易找到内标物
    • B、能有效扣除样品基体干扰
    • C、生物样品容易分离
    • D、待测物的标准品不易得到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生物样品中的药物性质是决定分析方法的首要因素。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0题:

    《水质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HJ493-2009)规定,以下()样品不适用-20℃状态下保存。

    • A、分析挥发性物质的样品
    • B、分析微生物的样品
    • C、分析石油类的样品
    • D、分析有机物质的样品

    正确答案:A,B

  • 第21题:

    填空题
    微波消解时一般对容易消解的样品或未知其性质的样品,用低压()MPa以下加热,对难消解的样品可用高压()MPa以下加热。

    正确答案: 1.5,3.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关于提取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生物样品通常需反复提取

    B

    生物样品应在提取之后,于各样品中加入等量的内标

    C

    对易乳化的样品则振荡宜轻缓,但时间可适当延长

    D

    浓集最常用的方法为在氧气流下使溶剂挥散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生物样品分析方法中最常用的生物样品是()
    A

    血浆和血清

    B

    唾液

    C

    尿液

    D

    毛发

    E

    脏器组织


    正确答案: A
    解析: 在体内药物分析中最为常用的样本是血液,它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药物在体内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