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患者,女,50岁。掌指和腕关节反复肿痛2年余。近1个月病情加重,晨起时出现关节僵硬,活动后可缓解。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风湿性关节炎;B、痛风;C、强直性脊柱炎;D、骨关节炎;E、类风湿关节炎;

题目

患者,女,50岁。掌指和腕关节反复肿痛2年余。近1个月病情加重,晨起时出现关节僵硬,活动后可缓解。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风湿性关节炎;

B、痛风;

C、强直性脊柱炎;

D、骨关节炎;

E、类风湿关节炎;


相似考题
更多“患者,女,50岁。掌指和腕关节反复肿痛2年余。近1个月病情加重,晨起时出现关节僵硬,活动后可缓解。 ”相关问题
  • 第1题:

    女,50岁。掌指和腕关节反复肿痛2 年余,近1个月病情加重,晨起时出现关节僵硬,活动后可缓解。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风湿性关节炎

    B.痛风

    C.强直性脊柱炎

    D.骨关节炎

    E.类风湿关节炎


    正确答案:E
    类风湿关节炎主要有以下症状:①其突出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对称性的、多发性小关节炎,以手部指掌、腕、足趾等关节最常见;②早期呈现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强硬和畸形,并有骨和骨骼肌萎缩,是一种致残率较高的疾病。故本题选E考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

  • 第2题:

    患者女,50岁。掌指和腕关节反复肿痛2年余,近1个月病情加重,晨起时出现关节僵硬,活动后可缓解。

    最有助于确定诊断的辅助检查是
    A.抗核抗体
    B.血沉
    C.血C反应蛋白
    D.影像学检查
    E.血抗链球菌溶血素"O"测定

    答案:D
    解析:

    1.类风湿关节炎常表现为对称性、多关节肿痛。患者掌指和腕关节反复肿痛,晨起时出现关节僵硬,活动后可缓解,应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答案为B。
    2.确诊类风湿关节炎最有价值的检查是X线片及类风湿因子(RF),而非抗核抗体,因其诊断标准中并无抗核抗体,抗核抗体是筛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常用检查方法,答案为D。血沉、C反应蛋白增高提示病变处于活动期。血抗链球菌溶血素"()"测定主要用于判断近期有无链球菌感染。

  • 第3题:

    女,50岁。掌指和腕关节反复肿痛2年余,近1个月病情加重,晨起时出现关节僵硬,活动后可缓解,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风湿性关节炎
    B、痛风
    C、强直性脊柱炎
    D、骨关节炎
    E、类风湿关节炎

    答案:E
    解析:
    类风湿关节炎好发于30-50岁的女性,多为慢性过程,以对称性关节受累为主,其中掌指、近指和腕关节最易受累,伴晨僵,因此本病例应符合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风湿性关节炎好发于儿童,以大关节游走性红肿热痛为主;痛风好发于男性,以骶髂受累为主;骨关节炎则一般不出现关节肿,腕、掌指关节受累均较少,晨僵无或很轻。

  • 第4题:

    患者女,50岁。掌指和腕关节反复肿痛2年余,近1个月病情加重,晨起时出现关节僵硬,活动后可缓解。

    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风湿性关节炎
    B.类风湿关节炎
    C.强直性脊柱炎
    D.骨关节炎
    E.痛风

    答案:B
    解析:

    1.类风湿关节炎常表现为对称性、多关节肿痛。患者掌指和腕关节反复肿痛,晨起时出现关节僵硬,活动后可缓解,应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答案为B。
    2.确诊类风湿关节炎最有价值的检查是X线片及类风湿因子(RF),而非抗核抗体,因其诊断标准中并无抗核抗体,抗核抗体是筛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常用检查方法,答案为D。血沉、C反应蛋白增高提示病变处于活动期。血抗链球菌溶血素"()"测定主要用于判断近期有无链球菌感染。

  • 第5题:

    女,50岁,掌指和腕关节反复肿痛2年余,近1个月病情加重,晨起时出现关节僵硬,活动后可缓解。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风湿性关节炎
    B.类风湿关节炎
    C.强直性脊柱炎
    D.骨关节炎
    E.痛风

    答案:B
    解析:
    美国风湿病学会1987年对本病的诊断标准如下:①晨僵持续至少1小时(每天),病程至少6周;②有3个或3个以上的关节肿,至少6周;③腕、掌指、近端指间关节肿至少6周;④对称性关节肿至少6周;⑤有皮下结节;⑥手X线片改变(至少有骨质疏松和关节间隙的狭窄);⑦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20)。有上述7项中4项者即可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