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甲公司2006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为200万元,重估的公允价值为240万元,会计和税法规定都按直线法摊销,剩余使用年限为5年。会计按重估的公允价值进行摊销,税法按账面价值摊销。2006年12月31日前该企业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0。该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0%。则2007年12月31日应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金额为( )万元。A.2.4B.9.6C.-2.4D.32

题目

甲公司2006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为200万元,重估的公允价值为240万元,会计和税法规定都按直线法摊销,剩余使用年限为5年。会计按重估的公允价值进行摊销,税法按账面价值摊销。2006年12月31日前该企业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0。该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0%。则2007年12月31日应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金额为( )万元。

A.2.4

B.9.6

C.-2.4

D.32


相似考题
更多“甲公司2006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为200万元,重估的公允价值为240万元,会计和税法规定都按直线法摊销,剩余使用年限为5年。会计按重估的公允价值进行摊销,税法按账面价值摊销。2006年12月31日前该企业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0。该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0%。则2007年12月31日应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金额为( )万元。A.2.4B.9.6C.-2.4D.32”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公司2006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为200万元,重估的公允价值为240万元,会计和税法规定都按直线法摊销,剩余使用年限为5年。会计按重估的公允价值进行摊销,税法按账面价值摊销。2006年12月31日前该企业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O.该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0% 。则2007年12月31日应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金额为( )万元。

    A.2.4

    B.9.6

    C.一2.4

    D.32


    正确答案:C
    2006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为240万元,计税基础为20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240—200)×30%=12(万元)。2007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240—240/5=192(万元),计税基础=200—200/5=160(万元),2007年12月31日应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192—160)×30%一12=一2.4(万元)。

  • 第2题:

    某企业于2018年度共发生研发支出50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100万元,开发阶段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10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300万元,假定该无形资产于2018年7月1日达到预定用途并于当日投入管理部门使用,采用直线法按5年摊销,无残值。税法规定的摊销年限、方法以及净残值均与会计相同。该企业2018年税前会计利润为1000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不考虑其他纳税调整事项。假定无形资产摊销计入管理费用。
    要求:
    (1)计算该企业2018年应交所得税。
    (2)计算该企业2018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并判断是否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答案:
    解析:
    (1)因无形资产研发及摊销,2018年按会计准则规定计入管理费用的金额=100+100+300÷5×6/12=230(万元);2018年应交所得税=(1 000-230×75%)×25%= 206.88(万元)。
    (2)2018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300-300÷5×6/12=270(万元),计税基础=270×175%=472.5(万元),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472.5-270=202.5(万元),但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 第3题:

    A公司当期发生研发支出1 800万元,其中,资本化部分为1 000万元。2018年7月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摊销。税法规定“三新研究”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研发费用的75%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无形资产成本的175%摊销;税法规定的摊销年限和方法与会计相同,所得税税率为25%。
      2018年12月31日,A公司有关该无形资产所得税的会计处理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资产账面价值为950万元
    B.资产计税基础为1662.5万元
    C.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为712.5万元
    D.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78.13万元

    答案:D
    解析:
    账面价值=1 000-1 000/10×6/12=950(万元);
      计税基础=1 000×175%-1 000×175%/10×6/12=1 662.5(万元);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712.5(万元);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 第4题:

    甲公司2×19年度实现的利润总额为2000万元,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无余额。甲公司2×19年度与所得税有关的经济业务如下:
    (1)2×18年12月购入管理用固定资产,原价为300万元,预计净残值为15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税法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与预计净残值和会计规定相一致。
    (2)2×19年1月1日,甲公司支付价款120万元购入一项专利技术,企业根据各方面情况判断,无法合理预计其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的期限,将其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假定税法规定此专利技术摊销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摊销,无残值。2×19年12月31日,该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90万元。
    (3)2×19年甲公司因销售产品承诺3年的保修服务,年末预计负债账面余额为80万元,当年度未发生任何保修支出,按照税法规定,与产品售后服务有关的费用在实际支付时抵扣。
    (4)2×19年8月4日购入一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取得成本为900万元,2×19年12月31日该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公允价值为1020万元,假定税法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金额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待出售时一并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计算甲公司2×19年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金额。
    (2)计算甲公司2×19年12月31日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
    (3)计算甲公司2×19年所得税费用金额并编制与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分录。


    答案:
    解析:
    (1)应纳税所得额=2000+[300×2/10-(300-15)/10]-120/10+30+80=2129.5(万元),应交所得税=2129.5×25%=532.38(万元);
    (2)
    事项(1)2×19年12月31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300-300×2/10=240(万元),计税基础=300-(300-15)/10=271.5(万元),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71.5-240=31.5(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31.5×25%=7.88(万元);
    事项(2)无形资产使用寿命不确定,不计提摊销,所以2×19年12月31日成本为120万元,可收回金额为90万元,所以账面价值为90万元,计税基础=120-120/10=108(万元),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08-90=18(万元)。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8×25%=4.5(万元);
    事项(3)2×19年12月31日预计负债账面价值为80万元,计税基础为0,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8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80×25%=20(万元);
    事项(4)2×19年12月31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账面价值为1020万元,计税基础为900万元,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020-900=12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30万元(120×25%);
    综上:
    2×19年12月31日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7.88+4.5+20=32.38(万元)。
    2×19年12月31日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30万元。
    (3)
    2×19年所得税费用=532.38-32.38=500(万元)
    会计分录为:
    借:所得税费用                  500
      递延所得税资产               32.38
      其他综合收益                 3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532.38
       递延所得税负债                30

  • 第5题:

    某企业于2017年度共发生研发支出50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100万元,开发阶段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10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300万元,假定该无形资产于2017年7月1日达到预定用途并于当日投入管理部门使用,采用直线法按5年摊销,无残值。税法规定的摊销年限、方法以及净残值均与会计相同。该企业2017年税前会计利润为1000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不考虑其他纳税调整事项。假定无形资产摊销计入管理费用。计算该企业2017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并判断是否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正确答案:2017年12月31目无形资产账面价值=300-300÷5×6/12=270(万元),计税基础=270×150%=405(万元),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405-270=135(万元),但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 第6题:

    A公司于2013年12月31日取得一栋写字楼并对外经营出租,取得时的入账金额为2000万元,采用成本模式计量,采用直线法按20年计提折旧,预计无残值,税法折旧与会计一致;2015年1月1日,A公司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满足采用公允价值模式条件,2015年1月1日的公允价值为2100万元,2015年年末公允价值为1980万元,假设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2015年初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50万元
    • B、2015年初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50万元
    • C、2015年末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45万元
    • D、2015年来应转回递延所得税负债5万元
    • E、2015年末应转回递延所得税负债50万元,同时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30万元

    正确答案:B,D

  • 第7题:

    单选题
    甲公司20×6年12月31日一台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10万元,重估的公允价值为20万元,会计和税法规定都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剩余使用年限为5年,净残值为0。会计按重估的公允价值计提折旧,税法按账面价值计提折旧。则20×9年12月31日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余额为(  )万元。
    A

    8

    B

    16

    C

    6

    D

    4


    正确答案: A
    解析: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或者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的,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0×9年12月31日其计税基础=10-10÷5×3=4(万元),账面价值=20-20÷5×3=8(万元),则20×9年12月31日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余额=8-4=4(万元)。

  • 第8题:

    问答题
    【母题】甲公司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甲公司于2016年12月10日将对一栋写字楼对外出租并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出租时该写字楼原值为10000万元,累计已计提折旧额为2000万元,出租时公允价值为12000万元,2016年12月31日,该写字楼的公允价值为12200万元。甲公司相应的会计处理如下:①2016年12月10日借:投资性房地产一成本12000累计折旧2000贷:固定资产10000公允价值变动损益4000②2016年12月31日借:投资性房地产一公允价值变动200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0③甲公司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1050万元,确认所得税费用1050万元。【子题】甲公司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甲公司于2014年3月30日将当月建造完工的一栋写字楼直接对外出租,并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该写字楼账面原价为36000万元,出租时甲公司认定的公允价值为40000万元,2014年12月31日甲公司认定的公允价值为42000万元。2014年12月31日甲公司确认了递延所得税负债1770万元(其中对应其他综合收益1000万元,对应所得税费用770万元)。2015年年初,经查,该写字楼不符合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条件,应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若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该写字楼应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为25年,预计无残值。假定税法规定的折旧方法、预计使用年限和净残值与会计规定相同;此题涉及损益的事项均可调整应交所得税。要求:编制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不要求编制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结转的分录)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A公司于2017年12月31日取得一栋写字楼并对外经营出租,取得时的入账金额为2000万元,采用成本模式计量,采用直线法按20年计提折旧,预计无残值,税法折旧政策与会计一致;2019年1月1日,A公司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满足采用公允价值模式条件,因此A公司将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模式计量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2019年1月1日的公允价值为2100万元,2019年年末公允价值为1980万元,假设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则A公司2019年进行的下列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有(  )。
    A

    2019年初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50万元

    B

    2019年初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50万元

    C

    2019年末应转回递延所得税负债5万元

    D

    2019年末应转回递延所得税负债50万元,同时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30万元


    正确答案: B,A
    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计算题: A公司从2007年1月1日起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从2007年1月1日起,所得税的核算方法由应付税款法改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所得税税率为25%。2006年末,资产负债表中存货账面价值为400万元,计税基础为450万元;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1100万元,计税基础为1000万元;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为150万元,计税基础为0。假定A公司按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要求: (1)计算A公司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2)编制A公司与会计政策变更相关的账务处理。

    正确答案: 按照规定,在首次执行日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形成的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进行追溯调整,并将影响金额调整留存收益。
    (1)存货项目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450-400=50(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50×25%=12.5(万元)
    固定资产项目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100-1000=100(万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100×25%=25(万元)
    预计负债项目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50-0=150(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150×25%=37.5(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合计=12.5+37.5=50(万元)
    (2)相关账务处理: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5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5
    递延所得税负债25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5
    贷:盈余公积 2.5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某企业于2015年度共发生研发支出50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100万元,开发阶段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10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300万元,假定该无形资产于2015年7月1日达到预定用途,采用直线法按5年摊销,无残值。税法规定的摊销年限、方法以及净残值均与会计相同。该企业2015年税前会计利润为1000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不考虑其他纳税调整事项。假定无形资产摊销计入管理费用。计算该企业2015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并判断是否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正确答案: 2015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300-300÷5×6/12=270(万元),计税基础=270×150%=405(万元),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405-270=135(万元),但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15%,预计未来期间将保持不变,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2018年8月7日购入某公司股票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初始入账成本为1200万元,2018年12月31日其公允价值为1290万元,2019年12月31日其公允价值为136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资产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不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不考虑其他因素,则2019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确认()。
    A

    递延所得税资产10.5万元

    B

    递延所得税资产17.5万元

    C

    递延所得税负债10.5万元

    D

    递延所得税负债17.5万元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3题:

    甲公司2×09年1月1日购入一项无形资产,支付价款1000万元。该项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摊销。2×13年12月31日,该无形资产发生减值,预计可收回金额为360万元。计提减值准备后,该无形资产原摊销年限和摊销方法不变。假定税法上对该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与会计上相同,所得税税率为25%。则2×14年12月31日,与该无形资产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余额为( )万元。

    A.30
    B.72
    C.36
    D.28

    答案:D
    解析:
    2×13年12月31日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1000-1000×5/10=500(万元),大于可收回金额360万元,因此无形资产减值,减值后的账面价值为360万元。所以2×14年年末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360-360/5=288(万元),计税基础=1000-1000×6/10=400(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余额=(400-288)×25%=28(万元)。

  • 第14题:

    2008年12月31日,某上市公司一台机械设备的账面价值为120万元,重估的公允价值为150万元,会计和税法都规定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剩余使用年限为5年,净残值为0。已知会计按重估的公允价值计提折旧,税法按账面价值计提折旧,则该公司2010年12月31日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余额为( )万元。

    A、12
    B、18
    C、24
    D、30

    答案:B
    解析:
    B
    2010年12月31日,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150-(1505)2=90(万元),计税基础=120-(1205)2=72(万元),即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余额=90-72=18(万元)。

  • 第15题:

    甲公司2×19年度实现的利润总额为2000万元,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无余额。甲公司2×19年度与所得税有关的经济业务如下:
    (1)2×18年12月购入管理用固定资产,原价为300万元,预计净残值为15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税法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与预计净残值和会计估计相一致。
    (2)2×19年1月1日,甲公司支付价款120万元购入一项专利技术,企业根据各方面情况判断,无法合理预计其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的期限,将其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假定税法规定此专利技术摊销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摊销,无残值。2×19年12月31日,该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90万元,甲公司对该项无形资产计提减值。
    (3)2×19年甲公司因销售产品承诺免费的保修服务,未构成单项履约义务,按照或有事项原则处理。年末预计负债账面余额为80万元,当年度未发生任何保修支出,按照税法规定,与产品售后服务有关的费用在实际支付时抵扣。
    (4)2×19年8月4日购入一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取得成本为900万元,2×19年12月31日该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公允价值为1020万元,假定税法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金额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待出售时一并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计算甲公司2×19年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金额。
    (2)计算甲公司2×19年12月31日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
    (3)计算甲公司2×19年所得税费用金额并编制与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分录。


    答案:
    解析:
    (1)应纳税所得额=2000+[300×2/10-(300-15)/10]-120/10+(120-90)+80=2129.5(万元),应交所得税=2129.5×25%=532.38(万元);
    (2)
    事项(1)2×19年12月31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300-300/10×2=240(万元),计税基础=300-(300-15)/10=271.5(万元),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71.5-240=31.5(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31.5×25%=7.88(万元);
    事项(2)无形资产使用寿命不确定,不计提摊销,所以2×19年12月31日成本为120万元,可收回金额为90万元,所以账面价值为90万元,计税基础=120-120/10=108(万元),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08-90=18(万元)。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8×25%=4.5(万元);
    事项(3)2×19年12月31日预计负债账面价值为80万元,计税基础为0,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8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80×25%=20(万元);
    事项(4)2×19年12月31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账面价值为1020万元,计税基础为900万元,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020-900=12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30万元(120×25%);
    综上:
    2×19年12月31日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7.88+4.5+20=32.38(万元)。
    2×19年12月31日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30万元。
    (3)
    2×19年所得税费用=532.38-32.38=500(万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所得税费用                    500
      递延所得税资产                 32.38
      其他综合收益                   3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532.38
       递延所得税负债                  30

  • 第16题:

    A公司于2007年12月31日取得一栋写字楼并对外经营出租,取得时的入账金额为2000万元,采用成本模式计量,采用直线法按20年计提折旧,预计无残值,税法折旧与会计一致;2009年1月1日,A公司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满足采用公允价值模式条件,2008年1月1日的公允价值为2100万元,2009年年末公允价值为1980万元,假设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2009年初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50万元

    B2009年初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50万元

    C2009年末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45万元

    D2009年末应转回递延所得税负债5万元


    B,D

  • 第17题:

    A公司2007年12月31日一台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00万元,重估的公允价值为200万元,会计和税法规定都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剩余使用年限为5年,净残值为0。假定会计按重估的公允价值计提折旧,税法按账面价值计提折旧。则2010年12月31日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余额为()万元。

    • A、80
    • B、160
    • C、60
    • D、40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单选题
    S企业于2008年12月31日购入一栋写字楼,并于当日对外出租,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成本为1200万元,税法上对该写字楼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2009年末,其公允价值为1600万元。S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假定税法规定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期末该投资性房地产产生的所得税影响为万元。
    A

    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460

    B

    不需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C

    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115

    D

    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15


    正确答案: D
    解析: 企业持有的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会计上不计提折旧,期末要根据公允价值的变动调整其账面价值;税法上需要按照税法规定对该房地产计提折旧。
    因此2009年末,该写字楼的账面价值为1600万元;计税基础=1200-1200/20=1140(万元),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600-1140)46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460×25%=115(万元)。

  • 第19题:

    多选题
    甲公司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2×16年12月31日,甲公司取得一栋写字楼同时对外经营出租,取得时的入账金额为3 000万元,采用成本模式计量,采用直线法按20年计提折旧,净残值为零,税法折旧与会计一致。2×18年1月1日,甲公司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满足采用公允价值模式条件,当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3 100万元,2×18年末公允价值为2 980万元,则甲公司进行的下列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有( )。
    A

    2×18年初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62.5万元

    B

    2×18年初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62.5万元

    C

    2×18年末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7.5万元

    D

    2×18年末应转回递延所得税负债62.5万元,同时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70万元


    正确答案: B,D
    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A公司2007年12月31日一台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0万元,重估的公允价值为20万元,会计和税法规定都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剩余使用年限为5年,净残值为0。会计按重估的公允价值计提折旧,税法按账面价值计提折旧。2010年12月31日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余额为()。
    A

    8万元

    B

    16万元

    C

    6万元

    D

    4万元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AS公司属于高新技术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15%,2011年12月31日预计2011年以后不再属于高新技术企业,且所得税税率将变更为25%。 (1)2011年1月1日期初余额资料: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为30万元(即因上年交易性金融资产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00万元而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为13.5万元(即因上年预计负债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90万元而确认的)。 (2)2011年12月31日期末余额资料: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为1500万元,计税基础为1000万元;预计负债账面价值为100万元,计税基础为0万元。 (3)除上述项目外,该企业其他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存在差异。该企业预计在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4)2011年税前会计利润为1000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2011年12月31日,AS公司正确的会计处理是( )。
    A

    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95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25万元

    B

    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25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25万元

    C

    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125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0

    D

    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95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11.5万元


    正确答案: C
    解析: 【答案解析】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500×25%-30=95(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100×25%-13.5=11.5(万元)。

  • 第22题:

    多选题
    A公司于2015年12月31日取得一栋写字楼并对外经营出租,取得时的入账金额为2000万元,采用成本模式计量,采用直线法按20年计提折旧,预计无残值,税法折旧与会计一致;2017年1月1日,A公司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满足采用公允价值模式条件,2017年1月1日的公允价值为2100万元,2017年年末公允价值为1980万元,假设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2017年初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50万元

    B

    2017年初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50万元

    C

    2017年末应转回递延所得税负债5万元

    D

    2017年末应转回递延所得税负债50万元,同时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30万元


    正确答案: B,C
    解析:
    AB两项,2017年初,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2100(万元),计税基础=2000-2000/20=1900(万元),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2100-1900)×25%=50(万元);CD两项,2017年末,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为1980万元,计税基础=2000-2000/20×2=180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1980-1800)×25%=45(万元),2017年末应转回递延所得税负债5万元。

  • 第23题:

    问答题
    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项租赁协议,协议约定,甲公司将其原先自用的一栋写字楼出租给乙公司使用,租赁期开始日为2016年3月31日。2016年3月31日,该写字楼的账面余额为25000万元,已计提累计折旧5000万元,公允价值为23000万元,甲公司对该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假定转换前该写字楼的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相等,税法规定,该写字楼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2016年12月31日,该写字楼的公允价值为24000万元。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不考虑其他因素,计算甲公司2016年12月31日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

    正确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