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2017年)甲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主营保健品生产和销售。2017年7月1日,为对公司业绩进行评价,需估算其资本成本,相关资料如下: (1)甲公司目前长期资本中有长期债券1万份,普通股600万股,没有其他长期债务和优先股。长期债券发行于2016年7月1日,期限5年,票面价值1000元,票面利率8%,每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付息。公司目前长期债券每份市价935.33元,普通股每股市价10元。 (2)目前无风险利率6%,股票市场平均收益率11%,甲公司普通股贝塔系数1.4。 (3)企业的所得税税率25%。

题目
(2017年)甲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主营保健品生产和销售。2017年7月1日,为对公司业绩进行评价,需估算其资本成本,相关资料如下:
(1)甲公司目前长期资本中有长期债券1万份,普通股600万股,没有其他长期债务和优先股。长期债券发行于2016年7月1日,期限5年,票面价值1000元,票面利率8%,每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付息。公司目前长期债券每份市价935.33元,普通股每股市价10元。
(2)目前无风险利率6%,股票市场平均收益率11%,甲公司普通股贝塔系数1.4。
(3)企业的所得税税率25%。
要求:
(1)计算甲公司长期债券税前资本成本。
(2)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甲公司普通股资本成本。
(3)以公司目前的实际市场价值为权重,计算甲公司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4)在计算公司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时,有哪几种权重计算方法?简要说明各种权重计算方法并比较优缺点。


相似考题
更多“(2017年)甲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主营保健品生产和销售。2017年7月1日,为对公司业绩进行评价,需估算其资本成本,相关资料如下: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企业,只生产销售A产品,公司实行标准成本制度,定期进行标准成本差异分析。
    甲公司生产能力为1500件,2018年12月实际生产1200件。其他相关资料如下:
    (1)标准成本资料



    (2)实际耗用材料1500千克,实际人工工时1000小时,其他实际成本资料如下:
    单位:元



    要求:
    (1)计算直接材料的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
    (2)计算直接人工的工资率差异和效率差异。
    (3)计算变动制造费用的耗费差异和效率差异。
    (4)采用二因素分析法计算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和能量差异。
    (5)采用三因素分析法计算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闲置能量差异和效率。


    答案:
    解析:
    (1)直接材料的价格差异=1500×(22000/1500-16)=-2000(元)(F)
    直接材料的数量差异=(1500-1200×1)×16=4800(元)(U)
    (2)直接人工的工资率差异=1000×(15000/1000-13)=2000(元)(U)
    直接人工的效率差异=(1000-1200×1)×13=-2600(元)(F)
    (3)变动制造费用的耗费差异=1000×(12000/1000-10)=2000(元)(U)
    变动制造费用的效率差异=(1000-1200×1)×10=-2000(元)(F)
    (4)固定制造费用的耗费差异=16000-1500×1×10=1000(元)(U)
    固定制造费用的能量差异=1500×1×10-1200×1×10=3000(元)(U)
    (5)固定制造费用的耗费差异=16000-1500×1×10=1000(元)(U)
    固定制造费用的闲置能量差异=1500×1×10-1000×10=5000(元)(U)
    固定制造费用的效率差异=1000×10-1200×1×10=-2000(元)(F)。

  • 第2题:

    甲公司是一家处于成长阶段的上市公司。正在对2019年的业绩进行计量和评价。有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
    单位:万元

    资料二:甲公司净负债资本成本6%,股权资本成本为8%,基于资本市场净负债资本成本为6%,股权资本成本为10%。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0%。
    要求:
    (1)计算该公司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利息率,净财务杠杆和权益净利率。
    (2)使用因素分析法按照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利息率,净财务杠杆的顺序,对2019年甲公司相对乙公司权益净利率的差异进行定量分析。
    (3)计算甲公司的披露经济增加值。计算时需要调整的事项如下:为扩大市场份额,甲公司2019年年末发生营销支出250万元,全部计入当期损益,计算披露的经济增加值时要求将该营销支出资本化(提示:调整时按照复式记账原理,同时调整税后经营净利润和净经营资产)。


    答案:
    解析:
    (1)净经营资产净利率=2500/20000=12.5%
    税后利息率=800/12000=6.67%
    净财务杠杆=12000/8000=1.5
    权益净利率=1700/8000=21.25%
    (2)乙公司权益净利率=10%+(10%-5%)×2=20%
    替换净经营资产净利率:12.5%+(12.5%-5%)×2=27.5%
    替换税后利息率:12.5%+(12.5%-6.67%)×2=24.16%
    替换净财务杠杆:12.5%+(12.5%-6.67%)×1.5=21.25%
    净经营资产净利率变动对权益净利率的影响=27.5%-20%=7.5%
    税后利息率变动对权益净利率的影响=24.16%-27.5%=-3.34%
    净财务杠杆变动对权益净利率的影响=21.25%-24.16%=-2.91%
    所以三种综合影响使得权益净利率上升1.25%。(7.5%-3.34%-2.91%)
    (3)加权平均资本成本=6%×12000/20000+10%×8000/20000=7.6%
    调整后的税后净营业利润=2500+250×(1-25%)=2687.5(万元)
    平均资本占用=20000+250×(1-25%)=20187.5(万元)
    披露的经济增加值=2687.5-20187.5×7.6%=1153.25(万元)。

  • 第3题:

    甲公司是一家中央企业上市公司,采用简化的经济增加值(EVA)业绩考核办法进行业绩计量和评价,相关资料如下:
    (1)甲公司2018年年末和2019年年末部分资产负债表项目如下:


    (3)甲公司的平均资本成本率为5.5%。
    要求:
    (1)计算2019年甲公司调整后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占用和简化的经济增加值。
    (2)回答经济增加值作为业绩评价指标的优点和缺点。


    答案:
    解析:
    (1)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研究与开发费+当期确认为无形资产的研究与开发支出=360+200=560(万元)
    调整后税后净营业利润=1155+(200+560-400)×(1-25%)=1425(万元)
    平均所有者权益=(5825+5830)/2=5827.5(万元)
    平均负债=(6200+5200)/2=5700(万元)
    平均无息流动负债=(500+600)/2=550(万元)
    平均在建工程=(2240+1350)/2=1795(万元)
    调整后资本占用=5827.5+5700-550-1795=9182.5(万元)
    经济增加值=1425-9182.5×5.5%=919.96(万元)
    (2)优点:①经济增加值考虑了所有资本的成本,更真实地反映了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
    ②实现了企业利益,经营者利益和员工利益的统一,激励经营者和所有员工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③能有效遏制企业盲目扩张规模以追求利润总量和增长率的倾向,引导企业注重长期价值创造。
    ④经济增加值不仅仅是一种业绩评价指标,它还是一种全面财务管理和薪酬激励框架。经济增加值的吸引力主要在于它把资本预算、业绩评价和激励报酬结合起来了。
    ⑤在经济增加值的框架下,公司可以向投资人宣传他们的目标和成就,投资人也可以用经济增加值选择最有前景的公司。经济增加值还是股票分析家手中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
    缺点:①经济增加值仅对企业当期或未来1~3年价值创造情况进行衡量和预判,无法衡量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的价值创造情况。
    ②经济增加值计算主要基于财务指标,无法对企业的营运效率与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③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规模等的企业,其会计调整项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各不相同,计算比较复杂,影响指标的可比性。
    ④由于经济增加值是绝对数指标,不便于比较不同规模公司的业绩。
    ⑤经济增加值也有许多和投资报酬率一样误导使用人的缺点,例如处于成长阶段的公司经济增加值较少,而处于衰退阶段的公司经济增加值可能较高。
    ⑥在计算经济增加值时,对于净收益应作哪些调整以及资本成本的确定等,尚存在许多争议。这些争议不利于建立一个统一的规范。而缺乏统一性的业绩评价指标,只能在一个公司的历史分析以及内部评价中使用。

  • 第4题:

    甲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企业,只生产销售A产品,公司实行标准成本制度,定期进行标准成本差异分析。
    甲公司预计2019年12月生产A产品1500件,实际生产1800件。其他相关资料如下:
    (1)标准成本资料。

    要求:
    (1)计算直接材料的价格差异、数量差异和成本差异。
    (2)计算直接人工的工资率差异、效率差异和成本差异。
    (3)计算变动制造费用的耗费差异、效率差异和成本差异。
    (4)计算固定制造费用的耗费差异、能量差异和成本差异。
    (5)计算固定制造费用的闲置能量差异和效率差异。


    答案:
    解析:
    (1)直接材料的价格差异=1800×8×(1.5-2)=-7200(元)(F)
    直接材料的数量差异=(1800×8-1800×6)×2=7200(元)(U)
    直接材料的成本差异=1800×8×1.5-1800×6×2=0(元)
    (2)直接人工的工资率差异=1800×2.2×(5.1-5)=396(元)(U)
    直接人工的效率差异=(1800×2.2-1800×2)×5=1800(元)(U)
    直接人工的成本差异=1800×2.2×5.1-1800×2×5=2196(元)(U)
    (3)变动制造费用的耗费差异=1800×2.1×(1.8-2)=-756(元)(F)
    变动制造费用的效率差异=(1800×2.1-1800×2.2)×2=-360(元)(F)
    变动制造费用的成本差异=1800×2.1×1.8-1800×2.2×2=-1116(元)(F)
    (4)固定制造费用的耗费差异=1800×2.1×3.2-1500×2.2×3=2196(元)(U)
    固定制造费用的能量差异=(1500×2.2-1800×2.2)×3=-1980(元)(F)
    固定制造费用的成本差异=1800×2.1×3.2-1800×2.2×3=216(元)(U)
    (5)固定制造费用的闲置能量差异=(1500×2.2-1800×2.1)×3=-1440(元)(F)
    固定制造费用的效率差异=(1800×2.1-1800×2.2)×3=-540(元)(F)。

  • 第5题:

    (2015年)甲公司是一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采用经济增加值作为业绩评价指标。目前,控股股东正对甲公司2014年度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相关资料如下:
      (1)甲公司2013年末和2014年末资产负债表如下:(单位:万元)

    (2)甲公司2014年度利润相关资料如下:
                   单位:万元

    (3)甲公司2014年的营业外收入均为非经常性收益。
      (4)甲公司长期借款还有3年到期,年利率8%;优先股12万股,每股面额100元,票面股息率10%;普通股β系数1.2。
      (5)无风险报酬率3%,市场组合的必要报酬率13%,公司所得税税率25%。
    要求:
    (1)以账面价值平均值为权数计算甲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假设各项长期资本的市场价值等于账面价值)。
    (2)计算2014年甲公司调整后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和经济增加值。(注:除平均资本成本率按要求(1)计算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外,其余按国资委2013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计算。)


    答案:
    解析:
    1.普通股权益资本成本
      =3%+1.2×(13%-3%)=15%
      长期资本账面平均值=(2500+2500)/2+(1200+1200)/2+[(5000+900)+(5000+1700)]/2
      =2500+1200+6300
      =10000(万元)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8%×(1-25%)×(2500/10000)+10%×(1200/10000)+15%×(6300/10000)=12.15%
    2,调整后的税后净营业利润=净利润+(利息支出+研发费用调整项-非经常性收益×50%)×(1-所得税税率)=1155+(200+360-400×50%)×(1-25%)=1425(万元)
      平均无息流动负债=[(1165+30+140+95)+(1350+35+100+140)]÷2=1527.5(万元)
      平均在建工程=(1350+2240)÷2=1795(万元)
      调整后的资本=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负债-平均无息流动负债-平均在建工程=(12025+11030)÷2-1527.5-1795=8205(万元)
      2014年度的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的资本×平均资本成本率=1425-8205×12.15%=428.09(万元)

  • 第6题:

    宇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2016年注册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资本结构如下:



    2016年公司有甲、乙两个投资方案。公司采用不同的投资决策方法对两个方案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如下:



    公司的股利分配采用剩余股利政策,其目标资本结构为自有资本占60%,借入资本占40%。公司2016年度销售收入25000万元,实现税后净利润2000万元。公司2017年的投资计划所需资金为2400万元。


    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 )。查看材料

    A.6%
    B.7.6%
    C.8.4%
    D.10%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加权资本成本的计算。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6000×10%+4000x6%)/10000=8.4%。

  • 第7题:

    甲公司是一家生产和销售钢铁的A股上市公司,其母公司为XYZ集团公司,甲公司为实现规模化经营、提升市场竞争力,多次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成功进行了同行业并购,迅速扩大和提高了公司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奠定了公司在钢铁行业的地位,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一系列并购过程中,甲公司根据目标公司的具体情况,主要采取了现金购买、承债和股份置换三种方式并购了乙、丙、丁公司。乙、丙、丁公司的有关资料如下:
    乙公司是XYZ集团公司于2000年设立的一家全资子公司,其主营业务是生产和销售钢铁;丙公司同为一家钢铁制造企业,丙公司与甲公司并购前不存在关联方关系。丁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铁矿石的A股上市公司,丁公司与甲公司并购前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指出甲公司并购乙公司、丙公司和丁公司是属于横向并购还是纵向并购,并逐项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甲公司并购乙公司属于横向并购。
    理由:生产经营相同(或相似)产品或生产工艺相近的企业之间的并购属于横向并购。
    或:甲公司和乙公司都是生产和销售钢铁的企业。
    (2)甲公司并购丙公司属于横向并购。
    理由:生产经营相同(或相似)产品或生产工艺相近的企业之间的并购属于横向并购。
    或:甲公司和丙公司都是钢铁制造企业。
    或:(1)(2)合并,即:
    甲公司并购乙公司、甲公司并购丙公司属于横向并购。
    理由:生产经营相同(或相似)产品或生产工艺相近的企业之间的并购属于横向并购。
    (3)甲公司并购丁公司属于纵向并购。
    理由:与企业的供应商或客户的合并属于纵向并购。
    或:形成纵向生产一体化(或上下游产业)的企业合并属于纵向并购。

  • 第8题:

    甲公司是从事食品饮料的上市公司,下设五个成本中心,三个利润中心,两个投资中心。公司提出要进一步提升“战略规划——年度计划——预算管理——绩效评价”全过程的管理水平,加强预算管理与业绩评价工作。
    资料一:甲公司下设A利润中心,只生产销售D产品,该产品全年产销量一致。2017年固定成本总额为4800万元,该产品生产与销售资料如下表所示:

    假设D产品单价和成本性态不变。为了实现利润目标增长,管理层预测2018年销售量18万台。
    资料二:甲公司下设B标准成本中心,只生产C产品,C产品的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

    ?
    假定某月份实际发生业务如下:购进直接材料21000千克,实际支付34650元,所购材料全部用于生产,共生产C产品3400件,对于产品C的成本差异,可以从材料的价格差异与用量差异来进行分析,最终找出造成预算执行差异的动因。
    资料三:甲公司下设E、F两个投资中心,采用关键绩效指标法进行绩效评价,假设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0%,相关资料如下表:

    假设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根据资料一,按照本量利分析法预计2018年A利润中心目标利润额。
    2.根据资料二,计算该月份C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价格差异与用量差异。
    3.根据资料三,计算E、F投资中心投资资本回报率。


    答案:
    解析:
    1.2018年A利润中心的目标利润=(500-200)×18-4800=600(万元)
    2.单位C产品直接材料标准成本=1.5×6=9(元/件)
    直接材料标准总成本=3400×9=30600(元)
    直接材料单位实际价格=34650÷21000=1.65(元/千克)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1.65-1.5)×21000=3150(元)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21000-6×3400)×1.5=900(元)
    3.E投资中心投资资本回报率=[(108000-8000)×(1-20%)+8000]÷850000=10.35%
    F投资中心投资资本回报率=[(90000-10000)×(1-20%)+10000]÷560000=13.21%。

  • 第9题:

    问答题
    甲公司是一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采用经济增加值作为业绩评价指标,目前,控股股东正对甲公司2014年度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相关资料如下:(3)甲公司2014年的营业外收入均为非经常性收益。(4)甲公司长期借款还有3年到期,年利率8%,优先股12万股,每股面额100元,票面股息率10%,普通股β系数1.2。(5)无风险利率3%,市场组合的必要报酬率13%,公司所得税税率25%。要求:以账面价值平均值为权数计算甲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正确答案: 债务资本成本=8%×(1-25%)=6%普通股资本成本=3%+1.2×(13%-3%)=15%优先股资本成本=10%长期借款所占比重=[(2500+2500)/2]/[(2500+2500)/2+(1200+1200)/2+(5000+5000)/2+(1700+900)/2]=25%优先殷所占比重=[(1200+1200)/2]/[(2500+2500)/2+(1200+1200)/2+(5000+5000)/2+(1700+900)/2]=12%普通股及留存收益所占比重=[(5000+5000)/2+(1700+900)/2]/[(2500+2500)/2+(1200+1200)/2+(5000+5000)/2+(1700+900)/2]=63%加权平均资本成本=6%×25%+10%×12%+15%×63%=12.15%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甲公司是一家处于成长阶段的上市公司,采用经济增加值作为业绩评价指标。相关资料如下:(1)甲公司2017年和2016年管理用报表主要数据如下:(2)为扩大市场份额,2017年年末发生营销支出20万元,全部计入销售费用中。(3)目前资本市场上等风险投资的权益成本为12%,净负债资本成本(税后)为8%。甲公司董事会对甲公司要求的目标权益资本成本为13%,要求的目标净负债资本成本为7.5%。(4)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假设取自资产负债表中的数据均取期末数。计算2017年与2016年权益净利率的差异,并使用因素分析法,按照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利息率、净财务杠杆的顺序,对该差异进行定量分析。

    正确答案: 2017年与2016年权益净利率的差异=16%-18%=-2%2016年权益净利率=15%+(15%-9%)×0.5=18%①替换净经营资产净利率:14.5%+(14.5%-9%)×0.5=17.25%②替换税后利息率:14.5%+(14.5%-12%)×0.5=15.75%③替换净财务杠杆:14.5%+(14.5%-12%)×0.6=16%④净经营资产净利率变动的影响=②-①=17.25%-18%=-0.75%税后利息率变动的影响=③-②=15.75%-17.25%=-1.5%净财务杠杆变动的影响=④-③=16%-15.75%=0.25%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甲公司是一家处于成长阶段的上市公司,采用经济增加值作为业绩评价指标。相关资料如下:(1)甲公司2017年和2016年管理用报表主要数据如下:(2)为扩大市场份额,2017年年末发生营销支出20万元,全部计入销售费用中。(3)目前资本市场上等风险投资的权益成本为12%,净负债资本成本(税后)为8%。甲公司董事会对甲公司要求的目标权益资本成本为13%,要求的目标净负债资本成本为7.5%。(4)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假设取自资产负债表中的数据均取期末数。计算甲公司2017年的披露的经济增加值。

    正确答案: 税后净营业利润=435-90×(1-25%)+10×(1-25%)+20×(1-25%)=390(万元)调整后平均资本占用=3000-90×(1-25%)+10×(1-25%)+20×(1-25%)=2955(万元)加权平均资本成本=8%×1125/3000+12%×1875/3000=10.5%披露经济增加值=390-2955×10.5%=79.73(万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甲公司是一家主营汽车玻璃的上市公司,该公司决策者拟考虑采用相关多元化战略,那么该公司可以考虑的发展方向是(  )。
    A

    生产建筑玻璃

    B

    生产汽车发动机

    C

    建立汽车维修厂

    D

    生产家具


    正确答案: B
    解析:
    相关多元化是指企业以现有业务或市场为基础进入相关产业或市场的战略。相关性可以从多个方面体现:产品、生产技术、管理技能、营销技能、用户等。该公司是一家主营汽车玻璃的上市公司,因此可以选择以产品为相关基础,即生产建筑玻璃。

  • 第13题:

    甲公司是一家房地产开发企业。最近公司准备投资文化影视领域。公司财务人员对三家已经上市的文化影视企业A、B、C进行了分析,相关财务数据如下:

    {图}

    甲公司税前债务资本成本为10%,预计继续增加借款不会明显变化,公司所得税率为25%。公司目标资本结构是权益资本60%,债务资本40%。该公司投资项目评价采用实体现金流量法。当前无风险报酬率为5%,平均股票必要报酬率为10%。
      要求:计算甲公司评价文化影视项目的必要报酬率(计算β时,值取小数点后4位)


    答案:
    解析:
    (1)根据A、B、C三个公司数据,计算平均的β资产
      A公司β资产=1.1/[1+(1-15%)×4/6]=0.7021
      B公司β资产=1.2/[1+(1-15%)×5/5]=0.6486
      C公司β资产=1.4/[1+(1-25%)×6/4]=0.6588
      平均的β资产=(0.7021+0.6486+0.6588)/3=0.6698
      (2)将β资产值转换为甲公司β权益。
      β权益=0.6698×[1+(1-25%)×4/6]=1.0047
      (3)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甲公司的股权资本成本。
      股权资本成本=5%+1.0047×(10%-5%)=10.02%
      (4)计算项目必要报酬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10%×(1-25%)×40%+10.02%×60%=9.01%

  • 第14题:

    甲公司是一家汽车制造企业,主营业务是制造和销售X、Y、Z三种型号汽车,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X、Y、Z三种型号的制造都需要通过一台生产设备,该关键设备是公司的约束性资源,年加工能力4000小时,公司年固定成本总额3000万元,假设X、Y、Z三种型号的汽车均于生产当年销售,年初年末没有存货,预计2019年X、Y、Z三种型号汽车有关资料如下:

    资料二:为满足市场需求,甲公司2019年初新增一台与约束资源相同的关键设备后,X型号汽车年生产能力增至1800辆,现有乙汽车销售公司向甲公司追加X型号汽车,报价为每辆车13万元。相关情况如下:
    情景1:假设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如果追加订货300辆,为满足生产需要,甲公司需另外支付年专属成本200万元。
    情景2:假设剩余生产能力可以对外出租,年租金250万元,如果追加350辆,将冲减甲公司原正常销量50辆。
    要求:
    (1)根据资料一,为有效利用现有的一台关键设备,计算甲公司X、Y、Z三种型号汽车的生产安排的优先顺序和产量,在该生产安排下,税前营业利润总额是多少?
    (2)根据资料二,分别计算并分析两种情景下甲公司是否应该接受追加订单,并简要说明有闲置能力时产品定价的区间范围。


    答案:
    解析:
    (1)X汽车每小时边际贡献=(15-12)/3=1(万元)
      Y汽车每小时边际贡献=(12-8)/2=2(万元)
      Z汽车每小时边际贡献=(8-5)/1=3(万元)
      根据每小时边际贡献从大到小的顺序,应该优先安排生产Z汽车,其次是Y汽车,最后是X汽车。Z汽车产量为1000辆,Y汽车产量为600辆,X汽车产量=(4000-1000×1-600×2)/3=600(辆)。
      税前营业利润总额=(8-5)×1000+(12-8)×600+(15-12)×600-3000=4200(万元)
      (2)情景1:
      接受订单增加的利润=300×(13-12)-200=100(万元)
      增加利润大于零,甲公司应该接受追加订单。
      计算可接受的追加订单的最低单价,即:
      300×(单价-12)-200=0
      单价=12.67(万元)
      即追加订单的产品定价区间范围为12.67万元~15万元。
      情景2:
      接受订单增加的利润=350×(13-12)-50×(15-12)-250=-50(万元)
      接受订单增加利润小于零,甲公司不应该接受追加订单。
      计算可接受的追加订单的最低单价,即:
      350×(单价-12)-50×(15-12)-250=0
      单价=13.14(万元)
      即追加订单的产品定价区间范围为13.14万元~15万元。

  • 第15题:

    甲公司是一家汽车生产企业,只生产C型轿车,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C型轿车年设计生产能力为60000辆。2018年C型轿车销售量为50000辆,销售单价为15万元。公司全年固定成本总额为67500万元,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为11万元,变动销售和管理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为5%。2019年该公司将继续维持原有产能规模,且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不变,变动销售和管理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仍为5%,固定成本总额不变。
    资料二:预计2019年C型轿车的销售量为50000辆,公司目标是息税前利润比2018年增长9%。
    资料三:2019年某跨国公司来国内拓展汽车租赁业务,向甲公司提出以每辆13万元价格购买500辆C型轿车。假设接受该订单不冲击原有市场。
    要求:
    <1>?、根据资料一和资料二,计算下列指标:①2019年目标税前利润;②2019年C型轿车的目标销售单价。
    <2>?、根据要求(1)的计算结果和资料二,计算C型轿车单价对利润的敏感系数。
    <3>?、根据资料一和资料三,判断公司是否应该接受这个特殊订单,并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①2018年税前利润=50000×15×(1-5%)-50000×11-67500=95000(万元)
    2019年目标税前利润=95000×(1+9%)=103550(万元)(2分)
    ②令2019年C型轿车的目标销售单价为X,则:
    50000×X×(1-5%)-50000×11-67500=103550
    得出:X=(103550+67500+50000×11)/[50000×(1-5%)]=15.18(万元)(2分)
    <2>、2019年目标销售单价与2018年单价相比的增长率=(15.18-15)/15×100%=1.2%(1分)
    C型轿车单价对利润的敏感系数=9%/1.2%=7.5(1分)
    <3>、目前甲公司还有剩余生产能力,而且接受特殊订单不影响固定成本。特殊订单的单位边际贡献=13-11-13×5%=1.35(万元)。因为边际贡献大于0,所以应该接受这个特殊订单。(2分)

  • 第16题:

    (2017年)甲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主营保健品生产和销售。2017年7月1日,为对公司业绩进行评价,需估算其资本成本,相关资料如下:
      (1)甲公司目前长期资本中有长期债券1万份,普通股600万股,没有其他长期债务和优先股。长期债券发行于2016年7月1日,期限5年,票面价值1000元,票面利率8%,每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付息。公司目前长期债券每份市价935.33元,普通股每股市价10元。
      (2)目前无风险利率6%,股票市场平均收益率11%,甲公司普通股贝塔系数1.4。
      (3)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
      (1)计算甲公司长期债券税前资本成本。
      (2)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甲公司普通股资本成本。
      (3)以公司目前的实际市场价值为权重,计算甲公司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4)在计算公司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时,有哪几种权重计算方法?简要说明各种权重计算方法并比较优缺点。


    答案:
    解析:
    (1)令甲公司长期债券半年期税前资本成本为i
      935.33=1000×8%/2×(P/A,i,8)+1000×(P/F,i,8)
      i=5%时;
      等式右边=1000×4%×6.4632+1000×0.6768=935.33
      刚好等于等式左边,所以:i=5%。
      长期债券税前资本成本=(1+5%)2-1=10.25%
      (2)根据资料(2)套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普通股资本成本=6%+1.4×(11%-6%)=13%
      (3)总资本的市场价值=10000×935.33+6000000×10=69353300(元)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13%×(6000000×10/69353300)+10.25%×(1-25%)×(10000×935.33/69353300)=12.28%
      (4)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是公司全部长期资本的平均成本,有三种权重依据可供选择,即账面价值权重、实际市场价值权重和目标资本结构权重。
      ①账面价值权重
      含义:根据企业资产负债表上显示的会计价值来衡量每种资本的比例。
      优点:计算方便。
      缺点:a.账面结构反映的是历史的结构,不一定符合未来的状态;b.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有极大的差异,会歪曲资本成本。
      ②实际市场价值权重
      含义:根据当前负债和权益的市场价值比例衡量每种资本的比例。
      优点:计算结果反映企业目前的实际状况。
      缺点:计算结果随着市场价值的变动而变动,是转瞬即逝的。
      ③目标资本结构权重
      含义:根据按市场价值计量的目标资本结构衡量每种资本要素的比例。
      优点:能体现期望的资本结构,计算结果更适用于企业筹措新资金。

  • 第17题:

    (2014年真题~new)甲公司是一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采用经济增加值作为业绩评价指标。目前,控股
    股东正对甲公司2014年度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相关资料如下:
    (1)甲公司2013年末和2014年末资产负债表如下:
    单位:万元



    (2)甲公司2014年度利润相关资料如下:
    单位:万元



    (3)甲公司2014年的营业外收人均为非经常性收益。
    (4)甲公司长期借款还有3年到期,年利率8%;优先股12万股,每股面额100元,票面股息率10%;普通股P 系数1.2。
    (5)无风险报酬率3%,市场组合的必要报酬率13%,公司所得税税率25%。
    要求:
    (1)以账面价值平均值为权数计算甲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假设各项长期资本的市场价值等于账面价值)
    (2)计算2014年甲公司调整后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和经济增加值。(注:除平均资本成本率按要求(1)计算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外,其余按国资委2013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计算。)
    (3)回答经济增加值作为业绩评价指标的优点和缺点。(2)计算2014年甲公司调整后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和经济增加值。(注:除平均资本成本率按要求(1)计算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外,其余按国资委2013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计算。)
    (3)回答经济增加值作为业绩评价指标的优点和缺点。


    答案:
    解析:
    (1)以账面价值平均值为权数计算甲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假设各项长期资本的市场价值等于账面价值)。
    普通股权益资本成本=3%+1.2 *(13%-3%)=15%
    长期资本账面平均值=(2 500+2 500)/2+(1 200+1 200)/2+(5 000+900)/2+(5 000+1 700)/2=2 500+1
    200+6 300=10 000(万元)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8%*(1-25%)*2500/10000+10%*1200/10000+15%*6300/10000=12.15%。
    (3)计算20l4年甲公司调整后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和经济增加值。(注:除平均资本成本率按要求(1)计算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外,其余按国资委2013年1月1曰开始施行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计算。)
    调整后的税后净营业利润=净利润+(利息支出+研发费用调整项-非经常性收益)*(1-所得税税率)=1
    155+(200+360-400)*(1-25%)=1 275(万元)
    平均无息流动负债=[(1 165+30+140+95)+(1 350+35+100+140)]+2=1 527.5(万元)
    平均在建工程=(1,350+2 240)+2=1 795(万元)
    调整后的资本=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负债-平均无息流动负债-平均在建工程=(12 025+11 030)+2-1
    527.5-1 795=8 205(万元)
    2014年度的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的资本*平均资本成本率=1 275-8 205 *
    12.15%=278.09(万元)
    (3)回答经济增加值作为业绩评价指标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经济增加值是最直接与股东财富创造相联系的财务指标,追求更高的经济增加值就是追求更高的股东价值;经济增加值不仅仅是一种业绩评价指标,还是一种全面财务管理和薪酬激励体制的框架。
    缺点:不具有比较不同规模公司业绩的能力;经济增加值不能正确反映处于不同成长阶段公司的经营业绩;在计算经济增加值时,对净利润的调整及资本成本的确定还存在许多争议。

  • 第18题:

    共用题干
    宇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2012年注册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资本结构如下:

    2012年公司有甲、乙两个投资方案。公司采用不同的投资决策方法对两个方案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如下:

    公司的股利分配采用剩余股利政策,其目标资本结构为自有资本占60%,借入资本占40%。公司2012年度销售收入25000万元,实现税后净利润2000万元。公司2013年的投资计划所需资金为2400万元。

    公司2013年度的销售净利率为()。
    A:4%
    B:6%
    C:8%
    D:9%

    答案:C
    解析:
    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6000*10%+4000*6%)/10000=8.4%。
    两方案的投资回收期均为2年,甲方案净现值是120万元大于乙方案的净现值85万元;当贴现率为10%时,甲方案净现值是8万元,大于零,说明甲方案的内含报酬率大于10%。
    本题考查剩余股利政策的应用。该公司2007年投资所需要的自由资本数额=2400*6000/10000=1440(万元);按照剩余股利政策要求,该公司向股东分红的数额=2000-1440=560(万元)。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2000/25000*100%=8%。

  • 第19题:

    甲公司是一家生产和销售钢铁的A股上市公司,其母公司为X集团公司,甲公司为实现规模化经营、提升市场竞争力,2019年6月进行三次并购,要点如下:(1)收购乙公司。乙公司是X集团公司于2018年9月设立的一家全资子公司,其主营业务是生产和销售钢铁。(2)收购丙公司。丙公司同为一家钢铁制造企业,丙公司与甲公司并购前不存在关联方关系。(3)收购丁公司。丁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铁矿石的A股上市公司,丁公司与甲公司并购前不存在关联方关系,但是,丁公司与X集团公司同属某省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控制。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要求:分别指出甲公司并购乙公司、丙公司和丁公司是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还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并逐项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甲公司并购乙公司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理由:参与合并的甲公司和乙公司在合并前均受X集团公司控制的时间不足1年。(2)甲公司并购丙公司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理由:参与合并的甲公司和丙公司在合并前不存在关联方关系。(3)甲公司并购丁公司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理由:参与合并的甲公司和丁公司在合并前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 第20题:

    甲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为生产销售冰箱。2017年收购利多矿业100%的股权。由于甲公司未从事过矿产资源的开采、生产和销售,在矿山经营管理和技术方面缺少经验。为防范可能发生的风险,甲公司决定提取风险准备金。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判断,甲公司的这一做法属于( )。

    A.损失融资
    B.风险资本
    C.应急资本
    D.套期保值

    答案:B
    解析:
    风险资本即除经营所需的资本之外,公司还需要额外的资本用于补偿风险造成的财务损失。传统的风险资本表现形式是风险准备金,选项B正确。损失融资是为风险事件造成的财物损失融资,是从风险理财的角度进行损失事件的事后管理。应急资本是一个金融合约,规定在某一个时间段内、某个特定事件发生的情况下公司有权从应急资本提供方处募集股本或贷款(或资产负债表上的其他实收资本项目),并为此按时间向资本提供方缴纳权力费。

  • 第21题:

    问答题
    A公司是一家上市的工业企业,采用经济增加值作为业绩评价指标。相关资料如下:(3)当期确认为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发支出为120万元。假设该企业为一家大型央企。公司所得税税率25%。要求:根据《暂行办法》确定该企业的资本成本率。

    正确答案: 资产负债率=9120/12000=76%,所以资本成本率=5.5%+0.5%=6%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甲公司是一家处于成长阶段的上市公司,采用经济增加值作为业绩评价指标。相关资料如下:(1)甲公司2017年和2016年管理用报表主要数据如下:(2)为扩大市场份额,2017年年末发生营销支出20万元,全部计入销售费用中。(3)目前资本市场上等风险投资的权益成本为12%,净负债资本成本(税后)为8%。甲公司董事会对甲公司要求的目标权益资本成本为13%,要求的目标净负债资本成本为7.5%。(4)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假设取自资产负债表中的数据均取期末数。计算2016年和2017年的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利息率、净财务杠杆和权益净利率。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己公司长期以来只生产x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2016年度X产品实际销售量为600万件,销售单价为3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6元,固定成本总额为2800万元,假设2017年X产品单价和成本性态保持不变。 资料二:公司按照指数平滑法对各年销售量进行预测,平滑指数为0.7。2015年公司预测的2016年销售量为640万件。 资料三:为了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公司决定2017年放宽X产品销售的信用条件,延长信用期,预计销售量将增加120万件,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将增加350万元,应收账款年平均占有资金将增加1700万元,资本成本率为6%。 资料四:2017年度公司发现新的商机,决定利用现有剩余生产能力,并添置少量辅助生产设备,生产一种新产品Y。预计Y产品的年销售量为300万件,销售单价为36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0元,固定成本每年增加600万元,与此同时,x产品的销售会受到一定冲击,其年销售量将在原来基础上减少200万件。 根据资料一和资料三,计算公司因调整信用政策而预计增加的相关收益(边际贡献)、相关成本和相关利润,并据此判断改变信用条件是否对公司有利。

    正确答案: 增加的相关收益=120×(30-16)=1680(万元)
    增加的相关成本=350+1700×6%=452(万元)
    增加的相关利润=1680-452=1228(万元)
    改变信用条件后公司利润增加,所以改变信用条件对公司有利。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