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世间皈依、小乘皈依、大乘皈依在时间和发心上有什么差别?如果别人问你是哪一种皈依,你会怎么回答?

题目

世间皈依、小乘皈依、大乘皈依在时间和发心上有什么差别?如果别人问你是哪一种皈依,你会怎么回答?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小乘的皈依只是“有生之年”,大乘的皈依是“乃至菩提果之间”,世间皈依是没有时间限制的。
小乘皈依是指自己特别害怕轮回的痛苦,为了从中获得解脱而在有生之年皈依三宝,这种皈依一定要具足出离心;大乘皈依是指为了救度天边无际的可怜众生,自己发愿要获得无上圆满正等觉的佛果;世间皈依是为了躲避一些暂时的怖畏。
更多“世间皈依、小乘皈依、大乘皈依在时间和发心上有什么差别?如果别人问”相关问题
  • 第1题:

    以前有些人为了避免非典而躲到山里去,这是皈依吗?如果是的话,属于哪一种皈依?它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是,属于世间皈依。为了摆脱世间上的恐惧、避免某些痛苦,而皈依天神、树林或者世间上的一些人。这并非最究竟、最殊胜的皈依处,因为它们不能解除轮回的大痛苦。

  • 第2题:

    为什么说想皈依时不能推延,有了信心就要马上皈依?


    正确答案: 藏族有句俗话:“晚上睡觉时的念头,早上起来后就没有了。”你今天对佛陀有信心,过段时间就不一定有了。所以你要趁现在有信心的时候,不要问父亲,也不要问母亲,不用征求任何人的同意,马上皈依,有了皈依,这一生就有了真实的意义,没有皈依的话,那是非常遗憾的!

  • 第3题:

    有人说“我只皈依显宗,不皈依密宗”,或“我只皈依上师不皈依普通的出家人”,这种说法合理吗?为什么?


    正确答案: 不合理。如果你真正皈依了显宗,密宗已经包括在里面了,因为显密都包括在大乘当中,你在皈依大乘佛法的时候,间接上已经皈依了密宗。所以,皈依显宗与皈依密宗并不矛盾,只不过有些人对皈依的概念根本不懂,认为只皈依显宗而不皈依密宗,只皈依密宗而不皈依显宗,只皈依上师而不皈依三宝,有各种各样的谬论。所以,希望大家擦亮慧眼,真正看清楚皈依的涵义。

  • 第4题:

    举行皈依仪式、取得皈依证就算皈依吗?


    正确答案: 真正的皈依是思想信念深处的皈依,按律举行受戒仪式,取得三宝弟子的资格,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皈依。这种受戒皈依的传戒师和受戒者若符合佛律的规定,当然无可非议。若不符合戒规,受戒者思想上没有正信,那么这种皈依当然是无效的。皈依证真假难分,不足以证明持证者的思想信念和戒行。

  • 第5题:

    什么叫皈依佛教?


    正确答案: 皈依佛教有两种皈依法:
    一种是受戒皈依;
    一种是信念皈依。
    受戒皈依就是皈依者寻找一个懂得戒律、自身受过相应的戒且保持戒行清净的戒师,按律部的仪轨,请求传戒。
    信念皈依就是经过学习,对佛法产生信念,立志皈依三宝,并按皈依要求行事。
    若无坚定的信念,不坚持三皈五戒和十善戒,只参加受戒仪式,从形式上取得一个三宝弟子的“资格”,不能算真正的皈依弟子。何况,现在有很多戒行不清净的传戒者,不按戒规行事,搞所谓“遥控传戒”、“卖皈依证”等。还有进行违法活动的江湖骗子也不少,皈依者必须当心上当受骗。
    真正的皈依是思想上的皈依,信念上的皈依。这种皈依表面虽然没有皈依的标志,也不搞什么形式,但只要信念和思想行为符合佛法的标准,就是真正的皈依弟子。
    皈依的前提是对佛法有所了解,并产生正确的信念,立志以佛、菩萨为做人的榜样,以佛法为行为准则,达到自利、利他的目的。

  • 第6题:

    皈依寺院、佛塔不是很殊胜吗,为什么佛在《胜幢经》里说这种皈依不能解除大痛苦?请说说你的体会。


    正确答案: 主要原因在于发心,因为世间皈依不是害怕轮回的痛苦想获得解脱,而是为了躲避一些暂时的怖畏,如被敌人追杀、被债主讨债,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躲在寺院里面。这种现象只是暂时的世间皈依。

  • 第7题:

    问答题
    举行皈依仪式、取得皈依证就算皈依吗?

    正确答案: 真正的皈依是思想信念深处的皈依,按律举行受戒仪式,取得三宝弟子的资格,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皈依。这种受戒皈依的传戒师和受戒者若符合佛律的规定,当然无可非议。若不符合戒规,受戒者思想上没有正信,那么这种皈依当然是无效的。皈依证真假难分,不足以证明持证者的思想信念和戒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为什么说想皈依时不能推延,有了信心就要马上皈依?

    正确答案: 藏族有句俗话:“晚上睡觉时的念头,早上起来后就没有了。”你今天对佛陀有信心,过段时间就不一定有了。所以你要趁现在有信心的时候,不要问父亲,也不要问母亲,不用征求任何人的同意,马上皈依,有了皈依,这一生就有了真实的意义,没有皈依的话,那是非常遗憾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为什么不能皈依外道天尊?为什么应该皈依佛陀?你能分清天尊与佛陀的区别吗?

    正确答案: 1)外道所供奉的天尊都有过患,作为佛教徒,皈依佛后不能供奉外道天尊,否则就违反了皈依戒。如果是非佛教徒,虽然可从天尊那里暂时得到一点利益,但究竟来讲,天尊既不能赐予增上生的一切人天福报,更不能赐予决定胜的究竟解脱,因此不应皈依外道天尊。
    2)佛陀已经彻底调伏自心,脱离了贪嗔痴为主的八万四千烦恼,并且一直精勤地利益众生。所以,在这样的大仙面前,我虔诚皈依。
    佛陀已经彻底调伏自心,脱离了贪嗔痴为主的八万四千烦恼,并且一直精勤地利益众生。所以,在佛陀面前,我虔诚皈依。
    3)众生怙主佛陀与天尊截然不同:他不像大天那样以嗔心持着三尖箭,也没有以贪心怀抱女人,没有像遍入天那样手拿锋利的宝轮,没有像能瘦那样持着短矛,也不像具力天子一样拿着犁刃。佛陀已经获得了解脱,永断贪嗔痴烦恼之结,远离所知障经及爱染等烦恼障,超越生死轮回的瀑流,诚如《随念三宝经》所言:“永断诸结,脱离热恼,解脱爱染,越众瀑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决定行门须皈依本宗法师,以求指迷,而我已皈依禅宗广钦和尚,若修净土是否须重皈依净宗法师?

    正确答案: 皈依僧,乃皈依僧团之谓,一切僧皆吾师矣,不必重行皈依。若学法门,自不妨向专门某宗之大德,执弟子礼而求教,如孔子身通六艺,师亦有多人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以前有些人为了避免非典而躲到山里去,这是皈依吗?如果是的话,属于哪一种皈依?它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是,属于世间皈依。为了摆脱世间上的恐惧、避免某些痛苦,而皈依天神、树林或者世间上的一些人。这并非最究竟、最殊胜的皈依处,因为它们不能解除轮回的大痛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名词解释题
    世间皈依

    正确答案: 为了摆脱世间上的恐惧、避免某些痛苦,而皈依天神、树林或者世间上的一些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若是居士家况关系未皈依佛门,照佛戒律修持,未知和皈依功德一样否?


    正确答案:皈依与修持,不必混为一谈。但既信奉佛,自当皈依,方合事理。惟修持不皈依,虽有功德,但以无师承,而信奉亦欠诚敬,功德自少。设皈依者,而不修持,或懈怠不进,亦无多大功德也。

  • 第14题:

    依据佛经所讲的皈依三宝品的皈依僧是皈依第一义僧,为何如××法师等说是皈依他们,并自称为僧团代表,他们是第三义僧是未证果的修行僧,怎么能让众生皈依呢?他今生是××法师,难道来世还是叫做××法师?根本就无能让众生依靠,这是否违背皈依三宝品的教理?


    正确答案:僧团是说‘事’,乃仪规制度问题;第一义僧是说‘理’,为心性修持问题;二者不可偏废。无‘事’则不合仪规,无‘理’则徒有其表,应入门依仪规,修持依心性。所谓皈依,乃是皈依十方三宝,并非为一人之私徒。某一人虽有轮回,三宝自有常住性。再则如对某一人心不欢喜,另寻一能代表僧团者,往受皈依,未始不可,切不可因噎而废食也。

  • 第15题:

    大小乘的皈依以什么来区分?如果按照这种标准,你属于哪一种皈依?为什么?


    正确答案: 二者的皈依以是否具足菩提心来区分,具有菩提心的皈依叫做大乘皈依,不具菩提心的皈依叫小乘皈依。

  • 第16题:

    皈依三宝之后,戒律中为何规定不能皈依外道?这是不是因为佛教太缺人了?你有什么体会?


    正确答案: 看三界众生非常可怜,他们寻找的解脱之路唯一佛陀才有;而佛陀的解脱真理,在佛法中可以出现;佛法的内容,唯一僧众可以接受,有闻思修行的机会。所以,如果皈依三宝,今生会快乐,来世也会快乐,最终可以获得解脱。就像是一个好老师,父母会放心把孩子交给他,不愿孩子被坏老师带坏了,因此,以真理为标准的话,皈依三宝后不能皈依外道的原因就在于此。并不是我们佛教太缺人了,你皈依以后,一定要把你关在里面不让出去。其实你想出去完全可以,不过你的前途令人堪忧。一旦皈依了三宝,就有了生生世世快乐的开端,但若今天皈依,明天又开始背叛,这对佛教来讲没什么损失,可对你而言还是非常可惜。所以佛经中制定了皈依戒的要求,如果你今天皈依佛陀,明天又到外道殿堂里杀鱼宰鸡供养天神,这没有多大意义。

  • 第17题:

    牛魔王是一个自由者,不皈依道教,也不皈依佛教。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8题:

    “反正都是行持善法,皈依不过是个仪式而已,只要心中有佛就可以了。”对此你是怎么认为的?在行持善法方面,皈依与不皈依有什么差别?


    正确答案: 这种观点不正确。阿底峡尊者曾说:“内外道以皈依别。”如果你没有正式的皈依,则不能称为内道的佛教徒。世间上结婚、当总统尚且要在对境面前发誓,所以仪式非常重要,有了皈依的仪式以后,自相续中才有皈依的戒体。
    从功德、意识、心里约束等各方面来讲,皈依与不皈依完全不同。皈依以后念诵咒语、行持善法的功德相当大,而且也能与日俱增;没有皈依的话,即使也在行持善法,但功德并不是那么大。因此,对于想解脱轮回的人而言,首先一定要皈依。

  • 第19题:

    问答题
    有人说“我只皈依显宗,不皈依密宗”,或“我只皈依上师不皈依普通的出家人”,这种说法合理吗?为什么?

    正确答案: 不合理。如果你真正皈依了显宗,密宗已经包括在里面了,因为显密都包括在大乘当中,你在皈依大乘佛法的时候,间接上已经皈依了密宗。所以,皈依显宗与皈依密宗并不矛盾,只不过有些人对皈依的概念根本不懂,认为只皈依显宗而不皈依密宗,只皈依密宗而不皈依显宗,只皈依上师而不皈依三宝,有各种各样的谬论。所以,希望大家擦亮慧眼,真正看清楚皈依的涵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世间皈依、小乘皈依、大乘皈依在时间和发心上有什么差别?如果别人问你是哪一种皈依,你会怎么回答?

    正确答案: 小乘的皈依只是“有生之年”,大乘的皈依是“乃至菩提果之间”,世间皈依是没有时间限制的。
    小乘皈依是指自己特别害怕轮回的痛苦,为了从中获得解脱而在有生之年皈依三宝,这种皈依一定要具足出离心;大乘皈依是指为了救度天边无际的可怜众生,自己发愿要获得无上圆满正等觉的佛果;世间皈依是为了躲避一些暂时的怖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大小乘的皈依以什么来区分?如果按照这种标准,你属于哪一种皈依?为什么?

    正确答案: 二者的皈依以是否具足菩提心来区分,具有菩提心的皈依叫做大乘皈依,不具菩提心的皈依叫小乘皈依。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反正都是行持善法,皈依不过是个仪式而已,只要心中有佛就可以了。”对此你是怎么认为的?在行持善法方面,皈依与不皈依有什么差别?

    正确答案: 这种观点不正确。阿底峡尊者曾说:“内外道以皈依别。”如果你没有正式的皈依,则不能称为内道的佛教徒。世间上结婚、当总统尚且要在对境面前发誓,所以仪式非常重要,有了皈依的仪式以后,自相续中才有皈依的戒体。
    从功德、意识、心里约束等各方面来讲,皈依与不皈依完全不同。皈依以后念诵咒语、行持善法的功德相当大,而且也能与日俱增;没有皈依的话,即使也在行持善法,但功德并不是那么大。因此,对于想解脱轮回的人而言,首先一定要皈依。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皈依寺院、佛塔不是很殊胜吗,为什么佛在《胜幢经》里说这种皈依不能解除大痛苦?请说说你的体会。

    正确答案: 主要原因在于发心,因为世间皈依不是害怕轮回的痛苦想获得解脱,而是为了躲避一些暂时的怖畏,如被敌人追杀、被债主讨债,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躲在寺院里面。这种现象只是暂时的世间皈依。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