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分小学和中学两个阶段加以说明:
小学4-5年级劳动技术操作注意点
小学劳动技术课程学习情况记录表(4-5年级)由学习成绩、学习表现、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教师、同学、本人、家长互动留言和我最满意的作品展示等栏目组成。对这几个栏目的使用作如下几点说明:
(1)学习成绩栏目由日常学习情况和学期总评两项内容组成。成绩填写均采用等第制来表达,分别为“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第。日常学习情况的评价内容和标准可参照教材单元中的“评评议议”的要求进行。学期总评是基于学生日常学习情况作出总体的评价。本栏目由教师填写。
(2)“学习表现”、“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等体现平时学习情况,是侧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测量的评价。评价采用等第制来表达,分别为“优”、“良”、“合格”、“须努力”四个等第。本栏目由学生互评,教师参与调整来填写。
学习表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可从课堂发言、课堂质疑、自主学习等方面作出评价;作品制作的评价不要只关注结果,要注意观察学生设计制作活动的全过程,特别要对有独特创意的学生以更多的鼓励;合作学习要注重学生学习态度与习惯等方面的评价。
学习能力:体现学生对技术的理解能力,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和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
实践能力:要把劳动技术的课堂教学和学校的科技活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关注学生在科技活动中的表现情况;劳动技术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社会生活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要关注学生在平时生活中的技术实践能力。
(3)教师、同学、本人、家长互动留言栏目:建议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写些鼓励性评语或是针对学生进行技术学习的建议,一学期给予留言的学生数由学校决定,建议为班级人数的5%-10%。
(4)我满意的作品展示:给学生以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起到积极鼓励的作用,展示形式可以是作品的照片,也可以是学生的作品设计草图。此栏目可由学生自行来完成。
6-11年级使用说明
(1)“学习成绩”一栏中的日常学习情况,可根据本学期学习项目,选择2~3个技术项目进行记录。每个技术项目满分为100分,分三个部分记录评价,其中“需求设计”20分,“加工制作”60分,“改进创新”20分。学期总评则是日常学习情况的总和平均。
(2)“学习表现”、“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三个评价栏目,每学期评价一次,教师以打“√”方式记录。任课教师平时应对照记录表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观察,适当作一些记录,使学期结束时的评价更客观,学生也可从评价表中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3)“教师、同学、本人、家长互动”栏。此栏主要是家与学校的联系,对一些较特殊的问题、想法或要求,需要进行书面沟通的可在此栏留言。
(4)“我满意的作品展示”栏是本学科的特色,也是激励学生对技术学习兴趣的舞台。通过让学生选择自己满意的作品,激发和促进学生对自己作品设计、制作过程的反思。以照片的形式记录学生的实绩。
更多“劳动技术课程的学习情况记录中,教师的操作注意点有哪些?”相关问题
  • 第1题:

    上海开放大学与升本自开与业的教学组织有哪些?()

    A.中央电大设课程支持教师

    B.上海电大设主持教师

    C.分校设课程辅导教师

    D.学生按照课程学习要求,结合自身特点制定课程学习计划进行学习


    参考答案:BCD

  • 第2题:

    三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有哪些,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什么?【教学实施问题】


    答案:
    解析: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由完全的被动到稍微的主动,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学习的热情也越来越高,表现出越来越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但由于学生年龄还小,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容易分心,注意的范围小,注意力的分配和转移能力较弱,注意有强烈的兴趣性、直观性,不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意志力薄弱,自制力差,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老师应经常鼓励和引导。
    教师应以丰富有趣的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教师的教学应该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得到精神的满足,进一步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欲。通过精心设计,教师可以把内容教得生动有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第3题:

    地理课程的学习情况记录中,教师的操作注意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不同的地理学习目标,需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评价。不能也不可能通过一种方法完成对学生地理学业的评价。为此,对“地理课程学习情况记录表”提出如下使用建议:
    关于“学习成绩”栏目的评价
    (1)“学习成绩”栏目包括三项评价内容:日常作业、期末笔试和学期总评,不设“期中笔试”,表明地理学科可以不进行“期中笔试”,如学校和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确实需要进行期中笔试,成绩可记录在“日常作业”项中。
    (2)学生初中阶段的地理学习,学校和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要记录“日常作业”,如要记录,建议每学期最多1次;学生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学校和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记录“日常作业”的次数,建议每个学期不超过2次。
    (3)“日常作业”评价的时间间隔不作具体规定,评价内容及评价手段则由教师根据地理教学内容及教师的教学特点来确定:既可以是书面作业,也可以是书面以外的作业形式;既可以是在教室中完成的日常作业,也可以是须通过计算机以及互联网、地理专用教室、地理园、地理考察基地等设施完成的作业形式。
    (4)“学习成绩”栏目下的“日常作业”与“学习表现”栏目下的“作业练习”,其区别在于评价角度有所不同:前者侧重记录学习结果,建议由教师进行评价,用百分制形式表达;后者侧重记录学习习惯和学习过程,建议学生自我评价,或学生互评,以对列出的“等第”进行选择的方式表达。
    (5)“学期总评”必须以等第制形式表达。教师依据“日常作业”(如果有记录)和“期末笔试”的成绩,配比相应的权重获取学生的“学期总评”百分制成绩,再转换成“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第。百分制成绩与等第之间,按照学校的惯例进行转换,即按照学校制定的标准,相关分值对应相关的等第。如:有学校将100分制的成绩,85分以上定为“优”;84~70分定为“良”;69~60分定为“合格”;59分及以下定为“不合格”。
    关于“学习表现”栏目的评价
    (1)“学习表现”栏目包括:“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作业练习”、“合作学习”三方面。每学期评价一次。建议学生自我评价,或学生互评,以对列出的“等第”作选择的方式表达。如果是学生自我评价,其他学生或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评价结果做出调整;如果是学生互评,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评价结果做出调整。
    (2)教师在开学初期组织学生对“地理课程学习情况记录表”的使用进行一次培训,可组织学生讨论,“参与课堂学习活动”这一主题,除了可从“课堂发言”、“课堂质疑”、“自主学习”的角度进行评价外,还可以增加哪些具体的评价要素;“作业练习”这一主题,除了可从“态度”、“质量”的角度进行评价外,还可以增加哪些具体的评价要素;“合作学习”这一主题,除了可从“习惯”、“投入程度”、“意志力”“探索精神”的角度进行评价外,还可以增加哪些具体的评价要素。也就是说,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对三大主题下的具体评价要素进行增加或删减,以引导师生主动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
    关于“学习能力”栏目的评价
    (1)“学习能力”栏目,每学期评价一次。建议学生自我评价,或学生互评,以对列出的“等第”作选择的方式表达。如果是学生自我评价,其他学生或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评价结果做出调整;如果是学生互评,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评价结果做出调整。
    (2)在“学习能力”栏目中,地理学科尤其强调对地理图表的阅读、分析能力的评价。较高水平的学习能力表现为能够在掌握地理图表阅读方法的基础上举一反三,阅读各种类型的地理图表。
    (3)“学习能力”栏目下的“交流表达”主题,既包括对口头表达能力的评价,也包括口头表达之外的,如利用文字、图像等手段进行表达的能力评价。如:可评价学生在利用相关软件制作电子文稿进行交流时,口头与书面两方面的表达能力。
    关于“实践能力”栏目的评价
    (1)“实践能力”栏目的评价记录,可每学期一次,也可每学年一次,也可以以学段为单位,即在六、七年级学习期间进行一次总评价。建议学生自我评价,或学生互评,以对列出的“等第”作选择的方式表达。如果是学生自我评价,其他学生或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评价结果做出调整;如果是学生互评,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评价结果做出调整。
    (2)“实践能力”评价在地理学科中,主要包括:地理观察、观测、实验、制作、演示等方面,高中阶段可增加地理小论文的写作。
    (3)“实践能力”栏目与“参与地理实践活动、兴趣活动、地理成果作品记录”栏目的评价角度有所不同。区别在于前者主要强调参与地理实践活动的“态度”与“过程”,可从“积极性”、“参与的程度”、“个性发展”等要素进行评价;后者主要记录学生的参与实践活动后的相关“成果”。教师和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要增加和删减具体评价要素。
    关于“教师、同学、本人、家长互动留言”栏目
    (1)这一栏目的记录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同学、本人或家长。我们应更多的鼓励同学、本人和家长进行留言,使他们树立“我们也是评价者”的主体意识。如果同学、本人和家长的留言是对话性质的,则教师应当做出回应。
    (2)教师应在学期中选择适当的时间,对如何进行“互动留言”进行一次培训。鼓励“本人”留言学习心得、学习建议、对教师的期望等;鼓励“学生”留言对学生地理学习的印象、互帮互助的体会、对同学的期望、与之合作学习的经验等。地理教师如果留言,应尽可能使用激励性的语言,张扬学生的个性特长,指出学生的努力方向,并且应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3)这一栏目的记录时间,记录对象,由教师和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教师不必对每个学生留言,应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学生写留言。教师要组织引导学生自己留言,给他人留言。
    关于“参与地理实践活动、兴趣活动、地理成果作品记录”栏目
    (1)在这一栏目中,主要记录学生通过地理观察、观测、实验、制作、演示、小论文写作等实践活动后的“成果”或“作品”。教师、学生或本人也可对“成果”或“作品”做一些质性描述。
    (2)要鼓励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其类型可以多种多样:显现对某一地理知识领域(或区域)的爱好,显现地理集邮(摄影)的特长;显现精于网络学习的个性;显现社会调查(野外考察)的本领等等。成果(作品)形式可以是:一个乒乓球地球仪,一个地形模型,一个地理拼图小发明,一篇地理小论文,一组配以相关文字说明的旅游景观照片,一组配以相关文字说明的具有地理特点的邮票,一个地理活动设计方案;一个课题究成果内容介绍,等等。
    (3)可以将“成果”或“作品”用数码相机拍摄下来,并在相片旁配以相关说明文字,印成5吋照片大小,粘贴在这一栏目空白处。如果“成果”或“作品”很多,设计专门的“记录袋”放置。

  • 第4题:

    音乐、艺术课程的学习情况记录中,教师的操作注意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音乐、艺术课程学习评价应以音乐、艺术课程目标作为标准,以音乐基础能力为重点,从审美情感(包括学习表现栏目中的态度、情意)与审美实践(包括课内外的音乐实践活动能力)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评价内容
    (1)学习成绩栏目:1-7年级包括音乐常识,音乐能力(唱、奏、演)。8-12年级包括艺术常识,艺术能力(听觉、视觉、表现、探究)。
    (2)学习表现栏目:1-2年级要求从“喜欢音乐,能参加音乐活动”,“乐意与伙伴一起学习、表演”等角度评价;3-5年级要求从“喜欢音乐,乐意与伙伴合作”,“能倾听他人意见”角度评价;6-7年级要求从“热爱音乐,主动参与探究与实践活动”、“能与伙伴沟通合作,分享学习成果”角度评价;8-9年级要求从“爱好艺术,参与艺术实践活动”、“能与他人共同探究艺术课题”角度评价;10-12年级要求从“爱好艺术,参与艺术实践活动”、“能与他人交流资源,分享艺术成果”角度评价。
    (3)学习能力栏目:1-2年级要求从“较能在同伴面前有感情地表现音乐”、“能尝试作探索性的音响创作”角度评价;3-5年级要求从“能在集体面前交流自己的音乐感受与表演能力,能掌握简易的音乐基本技能”、“获得基本的音乐创造”角度评价;6-7年级要求从“能与同伴交流在信息技术平台上获得的音乐资料”、“能在音乐感知、表现、鉴赏学习的基础上,增强探究、创造的基础能力”角度评价;8-9年级要求从“掌握基本的艺术表现技能,并与他人交流”、“能够初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艺术创作活动”角度评价;10-12年级要求从“掌握基本的艺术各门类的表现技能,与他人分享”、“能运用信息技术搜集、处理、应用各类艺术信息资源,进行探究学习”角度评价。
    (4)实践能力栏目:1-7年级主要评价音乐课程中“唱、奏、演”的实践能力及“参加课外文艺活动”情况;8-12年级评价艺术课程中“听觉、视觉、表现”及“参加课外艺术活动”情况。
    (5)对哪些音乐活动项目有兴趣,在1-7年级由学生自选。
    (6)对哪些艺术活动项目有兴趣,在8-12年级由学生自选。
    (7)个人音乐特长项目及水平,在1-7年级由学生与教师填写。
    (8)个人艺术特长项目及水平,由学生与教师填写。
    评价方式
    音乐、艺术课程教学评价应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而应以形成性评价、定性评价为主。音乐、艺术课程的评价主要采用“实践活动法”,即在日常教学中,在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中即时地、动态地进行评价。把学生在课堂上表演时的态度、目标达成度及创作、发言的情况随时记录在案。还可采用“自我评估”、“相互评定”、“综合测量”等方法进行。可采用交流、讨论等方式进行师生、生生间的互评。戋癃姹对诳二小学低年级以日常评价为主。小学中、高年级和初中学生的评价,则可采用平时练习与阶段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进行。阶段性评价仍应与音乐实践活动相结合。总之,要重视对音乐教学评价的技术与方法的研究,使评价在民主、宽松的氛围中进行,力求达到全面、客观、简便。
    评价的表述
    教师在学生作评价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注重实践操作的同时,教师要把学生的学习态度及情感投入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
    (2)可采用交流、讨论等方式进行师生、生生间的互评。
    1~7年级“学习成绩”一栏中,音乐常识每个学生都要有考评记录,“音乐能力”中的唱、奏、演三项,只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自选其中一项。“音乐常识”占权重30%,由教师评。“音乐能力”占权重70%,教师评与学生评相结合。采用等第评定。如:优、良、合格、不合格。
    8~12年级“学习成绩”一栏中,艺术常识每个学生都要有考评记录,“艺术能力”中的几个项目,只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自选其中一至二项。“艺术常识”占权重30%,由教师评。“艺术能力”占权重70%,教师评与学生评相结合。
    学习表现、学习能力及课外实践能力方面,低年级在教师指导下由小组评,教师确认。用打“星”(☆)的方式进行评定。三年级至高中年级则由学生分小组进行,用等第评定(分为优、良、合格、须努力四个等第),教师确认即可。

  • 第5题:

    社会课程的学习情况记录中,教师的操作注意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社会课程学习情况记录表(9年级)由学习成绩、学习表现、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等四个栏目以及教师、同学、本人、家长互动留言和社会实践活动、兴趣活动部分组成。这几个栏目及留言、活动记录部分的使用说明分述如下:
    (1)《记录表》的学习成绩栏目中的“日常作业”、“期末笔试”、“学期总评”的成绩填写均采用等第制表达,表达为“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百分数成绩与等第成绩之间的转换由学校按照惯例制定标准。
    (2)《记录表》中教师、同学、本人、家长互动留言部分,建议以学生自评或互评为主,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教师一学期给予留言的学生数由学校决定,建议为班级人数的5%--10%。教师留言可从社会课程学习的角度,撰写鼓励性评语或对社会课程的学习建议。

  • 第6题:

    高中科学课程的学习情况记录中,教师的操作注意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高中科学学生学习情况记录表由“学习成绩”、“学习表现”、“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四个栏目以及“教师、本人、家长互动留言”组成。下面分别对填写要求、测评指标作简要说明。
    (1)“学习成绩”栏目由教师填写。“日常学习情况”可选择两个单元成绩作为评价依据,评价方式可采用专题作业或笔试的形式;“期中考试”也可采用专题作业或笔试的形式;“期末考试”包括“笔试”和“专题报告”两项。专题作业或专题报告应反映单元或一阶段的核心内容。“学期总评”结合“日常学习情况”、“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和平时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定。评定结果均采用“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第表达。
    (2)“学习表现”、“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三个栏目通过若干重要方面反映学生平时学习情况。“学习表现”在其中或期末由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教师确认的方式确定评价结果;“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由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定,主要可在日常教学中完成。各栏目中具体项目的等第由学校自主确定。
    (3)“教学、同学、本人、家长互动留言”部分,可视具体情况,由教师、同学、本人、家长填写。本人主要写自己学习的体会和对教师教学的建议;同学可写该生的学习表现和学习建议,家长可写该生的学习表现、对该生的期望和对教师教学的建议;教师可从学习的角度写鼓励性评语和针对该学生的一些学习建议。一般情况下,如同学、本人家长留言中对教师教学提出建议,教师应作相应答复。

  • 第7题:

    简述教师运用自主学习的注意点? 


    正确答案: 1.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基础,课前要针对学生特点把知识点由浅入深地编成学习纲要,引导学生按正确程序学习。
    2.教师要耐心解答学生的提问,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多提疑问、大胆实践,及时肯定有进步的同学。
    3.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依靠思考和感悟获得知识和技术。但是,教师也要适时地进行指导。

  • 第8题:

    新课程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具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一、形成了综合形态的课程设置
    二、进行了课程内容的结构性重组
    三、建构了富有弹性的目标体系
    四、拓展了劳动与技术的学习空间
    五、确立了旨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六、注重了学校、家庭和社会在劳动与技术教育中的功能区分

  • 第9题:

    有创诊疗操作记录有哪些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有创诊疗操作记录是指在临床诊疗活动过程中进行的各种诊断、治疗性操作(如胸腔穿刺、腹腔穿刺等)的记录。应当在操作完成后即刻书写。内容包括操作名称、操作时间、操作步骤、结果及患者一般情况,记录过程是否顺利、有无不良反应,术后注意事项及是否向患者说明,操作医师签名。

  • 第10题:

    课程大纲编写的注意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确定好培训的主题.目的。
    ②为培训的提纲设计一个框架。
    ③列出每项所要介绍的具体内容。
    ④要修改.重新整合或调整安排内容。
    ⑤必须使用统一的字母和数字体系。

  • 第11题:

    将劳动与技术教育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个学习领域,明确表明,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学习应采用()学习方式。

    • A、操作性
    • B、模仿性
    • C、发现性

    正确答案:A

  • 第12题:

    问答题
    课程实施中,教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同伴群体教师的态度、言行、管理方式;开放办园发展空间;促进家长家园合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在设计数据表时,如果要求“课程安排”表中的“教师编号”必须是“教师基本情况”表中存在的教师,则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A.在“课程安排”表和“教师基本情况”表的“教师编号”字段设置索引

    B.在“课程安排”表的“教师编号”字段设置输入掩码

    C.在“课程安排”表和“教师基本情况”表之闯设置参照完整性

    D.在“课程安排”表和“教师基本情况”表的“教师编号”字段设置有效性规则


    正确答案:C
    索引是非常重要的属性,它可以根据值,加速在表中查找和排序的速度,而且能对表中的记录实施一性。输入掩码表示用特殊字符掩盖实际输入的字符,常用亍密字段。有效性规则主要用于字段值的输入范围的限制。参完整性用于在输入或删除记录时,为了维持表之间关系而必须循的规则。本题要求设置表之间的关系,故选择C选项。

  • 第14题:

    劳动与技术教育领域的学习属于( )

    A.以学习实验为主的学习
    B.以教师系统讲授为主的学习
    C.理论性学习
    D.操作性学习

    答案:D
    解析: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以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

  • 第15题:

    教师对学生参加艺术活动情况进行评价应注意哪些操作点?


    正确答案:《成长记录册》中专门设计了《艺术活动情况记录表》,该表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如实记载学生参与艺术活动的名称、起始时间和地点;一部分由班主任会同学校艺术类教师对学生参与艺术活动的情况作出评价,评价结果分优、良、合格、须努力四个等第,评价结果须在班级内进行公示。

  • 第16题:

    音乐课程的学习情况记录中,教师应注意哪些?


    正确答案:音乐课程的学习情况记录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强调实践,注重能力,着眼发展。具体要注意以下三点:教师要转变原有的评价观念,由单一的音乐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向全面的音乐能力评价转化;在注重实践操作的同时,教师要把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情感投入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可采用交流、讨论等方式进行师生、生生间的自评、互评,一般采用等第评定,分优、良、合格、须努力四个等第。

  • 第17题:

    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情况记录中,教师的操作注意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中学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程学习情况记录表,用于记录学生学习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程的全面情况,对学生在该课程中的学习状况作出综合评价。
    学习成绩栏目
    (1)6-7年级思想品德课学习成绩,记录日常作业、期末笔试、学期总评三方面内容;8-9年级思想品德课与10-12年级思想政治课学习成绩,记录日常作业或基础知识测评、期末笔试、学期总评三方面内容。
    (2)6-7年级思想品德课日常作业,每学期记录两次成绩,建议其中一次记录书面作业成绩,一次记录学科活动成绩。8-9年级思想品德课与10-12年级思想政治课日常作业或基础知识测评,建议一次记录基础知识测评或书面作业成绩,一次记录学科活动成绩。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学科活动,通常有社会现象观察、社会调查、收集和整理资料、时事政治点评、参与讨论、社会服务等。
    (3)学习成绩栏目由教师负责记录。学生的原始学习成绩可以百分制表达,但在学生成长记录册上百分制成绩应转换为“优”、“良”、“及格”、“不及格”四个成绩等第。百分制转换为等第制的对应比例,可以依据各个学校的情况自定。在通常情况下,建议90分及以上为“优”,75-89分为“良”,60-74分为“及格”,59分及以下为“不及格”。
    (4)6-7年级思想品德课学期总评成绩,由日常作业成绩和期末笔试成绩,按照一定比例构成;8-9年级思想品德课与10-12年级思想政治课学期总评成绩,由日常作业或基础知识测评成绩、期末笔试成绩按照一定比例构成。学期总评成绩的构成比例,可以依据各个学校的情况自定。
    学习表现栏目
    (1)学习表现栏目记录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课后完成书面作业或实践作业的表现。本栏目完成作业的评价,是指对待作业的态度,完成作业过程中体现出的学习习惯等,有别于作业的成绩评定。
    (2)课堂学习过程中表现的评价:在课堂上能够认真听讲,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善于思考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敢于质疑,在小组或班级讨论中积极发言,清晰地阐述观点,应当评价为“优”;对学习比较缺乏兴趣,不能主动提出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但能够参与学习过程,虽在小组或班级讨论中不参与发言,但能够倾听他人的观点,可以评价为“合格”。
    (3)课后完成书面作业或实践作业表现的评价:能够以认真的态度完成有一定质量的书面作业,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学科活动,完成实践作业,应当评价为“优”;对待书面作业和实践作业的态度比较消极,作业的质量较差,但多数情况下还是能够进行书面作业练习和能够参与实践活动,可以评价为“合格”。
    (4)本栏目“良”的学习表现,介于“优”和“合格”之间,“须努力”的表现,低于“合格”表现。本栏目的评价由课代表、学习委员、学习组长组成的学生评价小组完成,任课教师进行复核。
    学习能力栏目
    (1)学习能力栏目记录学生按照学科学习的要求,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状况、交流与共享成果的能力状况、发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状况。
    (2)搜集整理资料、交流与共享成果能力的评价:能够通过有效的途径搜集到有价值的资料,对资料进行合适的整理,将整理过的资料在小组或班级中交流,与同学分享成果,应当评价为“优”;在多数情况下,能够通过一定的途径搜集资料,能够了解他人的成果,但未能对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有效的整理,也未能将自己的成果与同学分享,可以评价为“合格”。
    (3)发现和分析问题能力的评价: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能够独自或与同学合作探究所发现的问题,提出对问题的见解,应当评价为“优”;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够主动地发现问题,也没有独自或与同学合作探究问题,但能够比较认真地倾听他人对问题的探究见解,可以评价为“合格”。
    (4)本栏目“良”的学习表现,介于“优”和“合格”之间,“须努力”的表现,低于“合格”表现。本栏目的评价由课代表、学习委员、学习组长组成的学生评价小组完成,任课教师进行复核。
    实践能力栏目
    (1)实践能力栏目记录学生按照学科学习的要求,参与社会调查、参观考察、社会服务等实践探究活动的能力状况。
    (2)能够按照学科学习的要求,积极参与实践探究活动,在活动前能作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在活动中积极完成承担的任务,在活动后能进行认真的总结,应当评价为“优”;在多数情况下,能够随同学参与实践探究活动,但未能参与活动的准备工作,也未能对自己的实践探究活动进行总结,可以评价为“合格”。
    (3)本栏目“良”的学习表现,介于“优”和“合格”之间,“须努力”的表现,低于“合格”表现。本栏目的评价由课代表、学习委员、学习组长组成的学生评价小组完成,任课教师进行复核。
    实践活动、兴趣活动记录栏目
    (1)实践活动、兴趣活动记录栏目,用于如实记录学生在本学科学习过程中参与的实践活动或兴趣活动。
    (2)实践活动、兴趣活动记录栏目由任课教师负责记录,如实记录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时间、内容、所承担的工作和活动的结果。
    教师、同学、本人、家长互动留言栏目
    (1)教师、同学、本人、家长互动留言栏目,用于教师、同学、本人和家长对本学科的教师教学状况、班级学习状况,以及本人的学习状况等提出评价意见和建议。
    (2)任课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和家长使用该栏目,提出改进学科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任课教师也要积极利用该栏目沟通与学生和家长的联系,任课教师每学期填写该栏目的学生数不少于任教学生数的百分之十。

  • 第18题:

    教师课程领导的角色有()。

    • A、学生课程学习的指导者
    • B、学习型组织的构建者
    • C、学校教师之间的互助者
    • D、课程意识的主动生成者

    正确答案:A,B,C,D

  • 第19题:

    二代网络课程中,学生点击“我的学习状态”中的“()”可以查询自己在每个知识点所投入的学习时长。

    • A、学习状态
    • B、学习记录
    • C、学习进度
    • D、学习时长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中的教师评价主要应关注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1、从教学目标上来说,我们任何一节课都有其三维目标,而这个三维目标应该课程设置本来做好的,我们借助于工具只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获取与该课程相关的大量信息的同时培养其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对信息的敏感性和洞察力,确立其终生学习的理念,提高信息素养,能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有效利用信息设备来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表达信息、利用信息和创造新信息的能力。
    2、从教学手段与策略上来说,我们不是一味追求技术的奢华和时髦,追求地永远都应是教学效果。我们需要明确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目标是以课程为本,坚持符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发展需求,围绕教学目标决定是否采用、采用多少、如何采用信息技术,以提高教学质量,在追求课程“效果”的同时兼顾“效益”,选择或设计合适的教学策略、设计教与学活动,使信息技术应用与教学方式变革的相互促进。
    3、从教学主体上来说,我们的每一节课都需要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而在做教学设计的时候,我们需要根据教学内容需要认真权衡学生主动与教师主动、直接体验与间接知识、问题驱动与系统学习、教师与信息技术、多媒体与互动讲述、情景学习与抽象思维、交流共享与个体思维训练等,我们该想想那些真正是对自己教学有促进作用的。

  • 第21题: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应该学习()同时,学习、实践并反思自己的整合工作。

    • A、计算机技术的操作技能,现代课程理论,新课程标准对本学科课程的要求
    • B、多媒体技术的操作技能,现代学习和教学理论,信息技术对本学科课程的要求
    • C、教育技术的操作技能,现代课程理论,新课程标准对本学科课程的要求
    • D、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现代学习和教学理论,新课程标准对本学科课程的要求

    正确答案:D

  • 第22题:

    课程实施中,教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同伴群体教师的态度、言行、管理方式;开放办园发展空间;促进家长家园合作。

  • 第23题:

    在设计数据表时,如果要求“课程安排”表中的“教师编号”必须是“教师基本情况”表中存在的教师,则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A、在“课程安排”表和“教师基本情况”表的“教师编号”字段设置索引
    • B、在“课程安排”表的“教师编号”字段设置输入掩码
    • C、在“课程安排”表和“教师基本情况”表之间设置参照完整性
    • D、在“课程安排”表和“教师基本情况”表的“教师编号”字段设置有效性规则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