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怎样管理埋条育苗地?”相关问题
  • 第1题:

    怎样进行樟子松育苗?


    正确答案:选择育苗地:宜选质地疏松、排水良好,地下水位较低、土层深厚、中性或微酸性的沙壤土育苗。忌选地势低洼的水湿地和粘土地育苗。
    整地与施肥:樟子松属小粒种子,对整地要求较高。樟子松1年生苗生长的高矮与土壤肥力密切相关,肥沃土壤可高达12厘米以上,贫瘠土壤只有5—6厘米。在沙地育苗,多施优质有机基肥,能收到改良土壤结构,增强保水保肥能力的效果。每年每公顷施优质粪肥可在5万公斤以上。樟子松适合高床育苗。前茬为非针叶树育苗地时,整地同时应进行菌根菌土壤接种,土壤消毒要全面、彻底。
    种子催芽:樟子松种子无休眠期,但为使播种后发芽迅速,出苗整齐,增强幼苗抗性,仍需进行催芽处理。
    雪藏法:实践证明,樟子松种子催芽以雪藏法效果比较理想,能收到催芽的预期效果。无雪地区可以冰屑或清洁河沙代雪进行催芽,有同样效果。催芽时间长比短好,具体做法见落叶松种子雪藏处理。播种前三天,将种子放在阳光下摊晒。保持湿润,受热均匀,待半数以上种胚变绿色时即可开始播种。
    温水浸种:播种前5—7天,种子经消毒后用40℃温水浸泡。浸种时将温水倒进种子容器(如水缸)中,边倒边搅,以水量没过种子为度,直到降为常温后继续浸泡1昼夜。捞出后放室内温暖处,每天用30℃水冲洗1次,待种子有20—40%裂嘴时即可播种。
    播种:樟子松耐寒性强,播种时间可安排在一切针叶树种之首,做到抢墒播种。我-省4月中旬可播种。土壤干旱时先打透底水,待床面干湿适合时播种。条播、撒播均可,与落叶松播种同。樟子松种子发芽率高,发芽势强,播种量要求每公顷播合乎标准(净度90%、发芽率85%)的种子75公斤,生产二年生留床苗20万株。实践证明,樟子松的播种量可31适当降低到每公顷35—40公斤,苗产量不变。
    风沙地区的圃地播种樟子松,应架设防风障,防止风蚀沙打。苗木基本出齐后,利用阴天或午后撤除覆帘(或草)。
    田间管理:
    根据育苗地土壤肥力的差异,田间管理有所侧重。肥力较高的沙壤土圃地,以灌水、除草、松土、病虫害防治为主;肥力较低的沙土地,尚需加强粪肥管理,以保证苗地有充分的养分。
    越冬防寒:樟子松一年生苗留植越冬,必须严密防寒。防寒方法,覆帘(草)、覆土均宜,覆土效果最好。越冬期间由专人定期检查,严防鼠害。第二年春气温回升时加强管理,起苗前或土壤解冻20厘米左右时,一般在清明前后撤除覆盖帘(草)或覆土,分两次撤完。

  • 第2题:

    埋条育苗的特点是种条远离地表,一地温高,通气好,容易生根,而且种条长,养料多,自养期长。


    正确答案:错误

  • 第3题:

    怎样选择容器苗的育苗地?


    正确答案:由于容器苗是在容器内,采用人工配制的基质育苗,所以对育苗地的要求比裸根苗简单,对土壤没有特别要求,一般能培育裸根苗的苗圃都能培育容器苗。育苗环境可在露地,也可在温室或塑料大棚内。
    但是,由于温室造价一般较高,为提高温室利用率,降低成本,可将温室和露地结合起来。早春当室外气温还较低时,在温室内先播种,待苗木生长1—2个月后,将其移出温室,同时,在温室内进行第二次播种,有的甚至可进行第三次播种。27无论是露地还是温室,育苗时尽量不要将容器直接码放在土壤上,最好将容器放在离地面20—100厘米的架子上,使容器苗底部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当根系长出容器时,根尖暴露在空气中,会停止生长,起到空气修根的作用。

  • 第4题:

    什么是埋条育苗?


    正确答案:埋条是将枝条平放,埋于苗床促其发芽、生根的育苗方法。此法也包括将带根的一年生苗作育苗材料进行埋条育苗,称为埋苗法(埋棵法)。待其发芽生根并长到一定高度时,再逐一将母条切断,即成为独立的苗株。本法因枝条较长,贮藏的营养物质较多,利于生根,只要有一处生根,即可促进全条成活,故多用于扦插难成活树种的育苗。但此种育苗方法存在出苗不整齐、产苗率较低等缺点。

  • 第5题:

    埋条育苗什么季节好?采用什么育苗方式好?


    正确答案:埋条育苗多在春季进行。采条及其贮藏与插条法相同,但要截去枝条梢端生长发育不充实的部分。
    埋条育苗多用低床育苗,以南北向为宜,床宽1.2—1.5米,长度为种条长度的2倍,床的两端均为灌水沟。

  • 第6题:

    试述埋条育苗中常用三种方法的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 ⑴平埋法:一般采用低床,床宽1.2-1.4m,长10-20m。每床埋两行,行距50-80cm。开沟深3-4cm。将种条一根或为提高产苗量,将双根平放沟内。如遇有弯曲条,可在弓弦处剪一切口,使条伸直,然后覆土1.5-2cm,踩实、灌水。灌水后应进行检查,如有种条露出,应再行覆土。
    ⑵点埋法:与平埋法不同点是开沟深度2-3cm,平放种条后,在其上每隔约40cm堆成10cm高的小土丘,其它苗干裸露在外。土丘可保持土壤湿度,裸露处提高土壤温度,这样解决了平埋覆土过浅易干、覆土过深,不利幼芽萌发出土的弊端。
    ⑶短床条梢对接埋条法:将低床的长度做成相当于两根种条对接的长度,宽度为1.2-1.5m,顺床开沟,将两根种条梢对梢、基部对水沟埋好,并在种条梢头接合部和基部堆成小土丘压牢。这种埋条方法种条切口或根部可从灌水沟中源源不断吸入水分。在发芽生根前不需上方灌溉。床面不板结,地温高,氧气足,有利成活。

  • 第7题:

    保护地育苗的主要类型有()。

    • A、塑料棚冷床育苗
    • B、温床育苗
    • C、遮荫育苗
    • D、露地育苗

    正确答案:A,B,C

  • 第8题:

    下列育苗方法中,适合毛竹育苗的是()

    • A、播种育苗
    • B、嫁接育苗
    • C、扦插育苗
    • D、压条育苗
    • E、埋鞭育苗

    正确答案:A,E

  • 第9题:

    纸筒育壮苗,需采取怎样的育苗管理技术?


    正确答案:(1)温度管理播种至出苗,苗床内温度可适当高些,利于种子萌发出苗,这一阶段以保温为主,夜间可用草帘等覆盖。出苗50%左右时,白天背风处适当小通风降温。出齐苗后逐渐加大通风量。真叶期白于大通风,逐渐全揭开,夜间再盖棚膜。移栽前5~7天,白天全部揭膜通风炼苗,夜间可根据天气情况盖膜或不盖膜,一般不遇低温不盖。
    (2)水分管理苗床水分管理总的要求是前湿、中干、后旱。播种时已浇透了水,出苗前一般不再浇水,以免降低温度而延迟出苗。出苗后要根据土壤墒情适当控制浇水,利于扎根和培育壮苗。如果床土发干、发白、幼苗颜色黑绿,中午幼苗叶片打蔫时再浇水。一般可在清晨进行,每次每册浇3kg~4kg清水。移栽前的5~7天,要控制浇水,进行抗旱锻炼,只要叶片中午不打蔫,一般可不浇水。移栽前一天浇透水,以免移栽时因土过干而散裂。
    (3)补种、间苗刚要出齐苗时要及时松查出苗情况,如极少数出现缺苗可不补,但缺苗较多时,要及时补种无苗空筒,以保证单筒利用率。单筒出现双苗现象,必须及时去掉,以免影响幼苗正常生长。一般可以在子叶刚展开时,用小镊子间去多余的苗,使每个单筒只留一株。
    (4)防治病虫育苗期主要是立枯病,如由于浇水过多而导致发病的,要及时停水,实行旱疗法。如因床土中药量不足而发病,可用65%的敌克松可湿性粉剂每册浇1kg~1.5kg进行防治。在蝼蛄等发生较重的苗床,可施毒饵进行诱杀。
    (5)酌情施肥育苗期间,对苗色发淡,长势较弱的苗床,可进行一次叶面喷肥,用2%的尿素溶液喷施。

  • 第10题:

    多选题
    毛白杨通常采用()等方式繁殖育苗。
    A

    播种

    B

    埋条

    C

    插根

    D

    嫁接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营养繁殖育苗主要有插条、嫁接、()、压条、埋条、埋根等方法。

    正确答案: 组织培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下列育苗方法中,适合毛竹育苗的是()
    A

    播种育苗

    B

    嫁接育苗

    C

    扦插育苗

    D

    压条育苗

    E

    埋鞭育苗


    正确答案: A,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怎样进行紫椴育苗?


    正确答案:育苗地的选择:选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比较湿润、肥沃,土层深厚的沙壤土、壤土育苗。林区利用新采代迹地腐殖土培育紫椴,尤为适宜。
    整地、施肥:紫椴出土力弱,要求细致整地,施足基肥,做好土壤消毒。高床育苗,须增厚土层,增强通透性。
    种子催芽处理:紫椴种实果皮坚硬致密,种子含油率高,不易吸水,休眠期长,必须给予催芽处理。先进行种子消毒,在用冷水浸种1周左右,按体积比混清洁河沙3倍,含水率达到饱和程度的60%,露天埋藏或冷窖堆藏180天以上。播种前10天左右取出种子,于阳光下摊晒催芽,阴天、夜间堆起或覆塑料薄膜,勤翻动,勤洒水,待半数种子露白时可播种。
    播种:条播、撒播均可。播前灌透底水。春播播种后,镇压,覆土1厘米,覆帘保墒。公顷播种量为135公斤。
    田间管理:苗期要适时适量灌水、追肥,及时除草、松土,促进苗木生长。紫锻苗期易患立枯病,定期(10天)打波尔多液,全年4次,幼苗生长时间长,秋雨多时常有顶梢木质化不良现象发生,易遭霜冻害。追肥时间不宜过晚。生长后期停水停肥,增加松土次数,促进幼苗健壮生长。适时间苗,及早定苗。每平方米留苗90株。产苗70株,公顷产苗45万株左右。

  • 第14题:

    怎样进行苗圃地留根育苗?


    正确答案:一般先用埋条法或插条法育苗,但当年不起苗只平茬,以培育良好的根系。第二年秋季起苗开始留根。起苗时,先将苗木周围20厘米左右的侧根切断,再挖出苗木,留下部分根系,然后施肥,平整土地后灌水。第二年春季土壤解冻后再次灌水,进行浅松土,松土深度3—6厘米,再平整床面。在幼芽出土前,尽量不灌溉以防止土壤板结,出土后及时灌水和松土除草。幼苗长到10厘米左右时,要进行间苗和定株,并在幼苗基部培土,促进其多生根。其他管理与插条育苗相同。

  • 第15题:

    怎样管理埋条育苗地?


    正确答案:幼苗出土前只通过垄沟供水,可防止苗床土壤板结。待苗木出土后再进行苗床灌溉。苗高达10厘米左右时,在苗茎基部培土促进生根。到夏季当每株苗都生出根时,再按株断开种条,促进其自根的发育。

  • 第16题:

    埋条育苗有哪些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顺床开沟,沟的深度要超过种条粗度2厘米左右,将种条梢端交叉相对。平放于沟中;覆土厚度2厘米左右。种条的基部要埋在床端灌水沟的垄背内,以利于种条基部切口从灌水沟中吸收水分,在种条发芽生根期间苗床不需灌溉,故称为基灌埋条育苗法;埋苗育苗18也同样,将苗木根系埋于苗床两端水沟垄背内。

  • 第17题:

    营养繁殖育苗主要有插条、嫁接、()、压条、埋条、埋根等方法。


    正确答案:组织培养

  • 第18题:

    埋条育苗多在()进行。

    •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毛白杨通常采用()等方式繁殖育苗。

    • A、播种
    • B、埋条
    • C、插根
    • D、嫁接

    正确答案:A,B,C,D

  • 第20题:

    怎样配制蔬菜育苗营养土?


    正确答案: 育苗营养土要求质地疏松,透气性好,养分充足,保水保肥性强。一般配制育苗营养土的方法为:用熟化、肥沃、没有种过茄果类的菜园土60%、细沙20%、生物有机肥20%,混合均匀后过筛,并加入适量的氮磷钾速效养分。速效养分的添加量控制在:速效氮150~300毫克/千克、五氧化二磷200-500毫克/千克、氧化钾400~600毫克/千克。育苗土中添加化肥的量可根据其有效养分含量推算,一般100千克育苗土中加过磷酸钙3千克、硫酸钾0.2千克、硫酸铵0.5千克。如果采用床土育苗,一般每平方米苗床土用生物有机肥2千克,撒施后结合翻地与15厘米耕层内的土壤混合均匀后播种。

  • 第21题:

    试述播种苗的育苗地管理措施。


    正确答案: ⑴出苗前圃地的管理①覆盖保墒②灌溉③松土除草⑵苗期管理①降温措施②间苗和补苗③截根和幼苗移植④中耕除草⑤灌水与排水⑥施肥⑦病虫害防治

  • 第22题:

    问答题
    试述播种苗的育苗地管理措施。

    正确答案: ⑴出苗前圃地的管理①覆盖保墒②灌溉③松土除草⑵苗期管理①降温措施②间苗和补苗③截根和幼苗移植④中耕除草⑤灌水与排水⑥施肥⑦病虫害防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果树育苗方式不包括()
    A

    大棚育苗

    B

    露地育苗

    C

    保护地育苗

    D

    组织培养育苗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纸筒育壮苗,需采取怎样的育苗管理技术?

    正确答案: (1)温度管理播种至出苗,苗床内温度可适当高些,利于种子萌发出苗,这一阶段以保温为主,夜间可用草帘等覆盖。出苗50%左右时,白天背风处适当小通风降温。出齐苗后逐渐加大通风量。真叶期白于大通风,逐渐全揭开,夜间再盖棚膜。移栽前5~7天,白天全部揭膜通风炼苗,夜间可根据天气情况盖膜或不盖膜,一般不遇低温不盖。
    (2)水分管理苗床水分管理总的要求是前湿、中干、后旱。播种时已浇透了水,出苗前一般不再浇水,以免降低温度而延迟出苗。出苗后要根据土壤墒情适当控制浇水,利于扎根和培育壮苗。如果床土发干、发白、幼苗颜色黑绿,中午幼苗叶片打蔫时再浇水。一般可在清晨进行,每次每册浇3kg~4kg清水。移栽前的5~7天,要控制浇水,进行抗旱锻炼,只要叶片中午不打蔫,一般可不浇水。移栽前一天浇透水,以免移栽时因土过干而散裂。
    (3)补种、间苗刚要出齐苗时要及时松查出苗情况,如极少数出现缺苗可不补,但缺苗较多时,要及时补种无苗空筒,以保证单筒利用率。单筒出现双苗现象,必须及时去掉,以免影响幼苗正常生长。一般可以在子叶刚展开时,用小镊子间去多余的苗,使每个单筒只留一株。
    (4)防治病虫育苗期主要是立枯病,如由于浇水过多而导致发病的,要及时停水,实行旱疗法。如因床土中药量不足而发病,可用65%的敌克松可湿性粉剂每册浇1kg~1.5kg进行防治。在蝼蛄等发生较重的苗床,可施毒饵进行诱杀。
    (5)酌情施肥育苗期间,对苗色发淡,长势较弱的苗床,可进行一次叶面喷肥,用2%的尿素溶液喷施。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