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2001年7月2日上午,有5只羊跑到张某家的菜园子里吃菜,张某将羊圈上,待失主认领。第二天,有人路过张某家的菜园地,认出被圈的羊是王某和孙某合买的,即捎信给二人。当晚,二人到张某园地来牵羊,指责张某不该将羊圈上,双方发生争吵。王某将张某拖到路上,进行殴打,孙某也参与殴打,把张某打成脑震荡。经住院治疗,张某眼角膜受损,医疗费和误工共损失700元,张某要求王某和孙某赔偿,遭到拒绝,张某诉至法院。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的羊跑到张某家的菜园地里吃菜,张某将羊圈上,且通告牵回,并无不当;被告无理取闹,共同殴打原告致伤

题目

2001年7月2日上午,有5只羊跑到张某家的菜园子里吃菜,张某将羊圈上,待失主认领。第二天,有人路过张某家的菜园地,认出被圈的羊是王某和孙某合买的,即捎信给二人。当晚,二人到张某园地来牵羊,指责张某不该将羊圈上,双方发生争吵。王某将张某拖到路上,进行殴打,孙某也参与殴打,把张某打成脑震荡。经住院治疗,张某眼角膜受损,医疗费和误工共损失700元,张某要求王某和孙某赔偿,遭到拒绝,张某诉至法院。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的羊跑到张某家的菜园地里吃菜,张某将羊圈上,且通告牵回,并无不当;被告无理取闹,共同殴打原告致伤,这是违法行为,除批评教育,向原告赔礼道歉外,应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因调解未成,法院即根据《民法通则》有关规定,判决如下:被告王某、孙某赔偿原告损失700元,其中孙某承担200元,由于孙当时无力支付,先由王某代孙某偿付,然后再由孙某偿还王某。

问:法院的判决是否合理?


相似考题
更多“2001年7月2日上午,有5只羊跑到张某家的菜园子里吃菜,张某将羊圈上,待失主认领。第二天,有 ”相关问题
  • 第1题:

    张某个人经营了一家餐馆,领有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其个人名下有一件注册商标。张某去世后,其家人同意将餐馆连同该商标卖给李某,李某要如何办理相关手续?( )

    A.由张某家人代为签署转让文件,向商标局提交由张某转让给李某的申请
    B.李某与张某家人签署转让协议,向商标局提交由张某家人转让给李某的申请
    C.先办理商标注册人名义变更申请,变更到张某家人,再由张某家人转让给李某
    D.先由张某家人办理商标权由张某转让(继承)给其继承人的申请,李某与张某继承人签订转让协议办理转让申请

    答案:D
    解析:

  • 第2题:

    张某持刀在路边等候卞某,待卞某路过时,张某拿刀威胁卞某,让他在3日内将3万元钱送到张某家,否则现在就将卞某杀死。张某走后,卞某立即到公安局报案,张某被抓获。张某的行为属于:

    A:敲诈勒索罪未遂
    B:敲诈勒索罪既遂
    C:抢劫罪既遂
    D:抢劫罪未遂

    答案:A
    解析:
    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的区别在于:抢劫罪中使用暴力和取得财物具有“双当场性”,而敲诈勒索罪在使用暴力威胁时,取得财物不具当场性。敲诈勒索罪的既遂标准是取得财物,本案是未遂。

  • 第3题:

    张某拾得王某的一只小羊拒不归还,李某将小羊从张某羊圈中抱走交给王某。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A.张某拾得小羊后因占有而取得所有权

    B.张某有权要求王某返还占有

    C.张某有权要求李某返还占有

    D.李某侵犯了张某的占有


    D

  • 第4题:

    某公安机关接到举报说有人在一间酒吧内嫖娼。公安机关立即行动将正在嫖娼的张某抓获带到派出所。张某随即被绑在一张椅子上,被用刑。第二天,家人来看望张某时,发现张某昏迷,全身多处受伤,经抢救无效死亡。张某的家人提出国家赔偿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张某的继承人和其他有扶养关系的亲属有权提出国家赔偿要求
    B.张某的家人提出赔偿要求时,应当说明与受害人的关系,并提供相应证明
    C.对公安机关的殴打行为与张某的死亡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公安机关应当提供证据
    D.对张某家人的赔偿应当包括支付死亡赔偿金、丧葬费,最高不超过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丁资的20倍

    答案:A,B,C
    解析:
    考查行政赔偿的请求人、行政赔偿程序、赔偿的计算标准。参见《国家赔偿法》第6条第2款、第12条第3款、第15条第2款、第34条第1款第3项:

  • 第5题:

    阅读下列故事,按要求作答:
    亡羊补牢
    从前,有个人养了一圈羊。一天早上他准备出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
    夜间狼从窟窿里钻进来,把羊叼走了。
    邻居劝告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没有接受邻居的劝告。
    第二天早上,他准备出去放羊,到羊圈里一看,发现又少了一只羊。原来狼又从窟窿里钻进来,把羊叼走了。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邻居的劝告,就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补得结结实实。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被狼叼走的了。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试给出本文的寓意。
    (2)如指导中年级学习本文,试确定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
    (3)试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设计揭示本课寓意的环节。


    答案:
    解析:
    (1)本文的寓意:羊丢了,把羊圈修补起来,剩下的羊就不会再丢。犯了错误,立即改正, 就能减少错误。遭到失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则可以避免继续出现的损失。
    (2)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
    ①认识2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
    ②通过多种形式地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言蕴含的道理。
    ③懂得应该听取他人的劝告,及时改正错误的行为。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寓言揭示的含义
    (3)教学环节设计
    1.请你评价这位养羊人,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人?
    友情提示:我们不能毫无根据地随便评价他人,对养羊人做出的任何一个评价,都要有根有据,理由充分。
    (1)自由读课文,动笔画一画。
    (2)在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评价
    (1)养羊人是个不听劝告的人:
    A.从他与街坊的对话中。看出他不听别人的劝告。
    他的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漫不经心,毫不在意,无所谓的语气)大家尝试读一读,指名朗读。
    街坊的话应该怎样来读?你是从哪个词知道的?(从“赶快”知道街坊很为他着急,感到可惜,读出劝的语气)指名尝试读。
    分角色来读对话,体会对话双方的不同的心情。
    B.从第4自然段中的两个“又”,感觉他这个人太一意孤行了。知道有第一次的丢羊,就应该想到还会丢,可他偏偏不去修补,导致他又有了第二次的丢羊。
    这两个“又”应该怎样来读?大家尝试读第4自然段,体会养羊人的可气之处。
    (2)养羊人是个知错能改的人。
    这个养羊人真是可气,那么养羊人就没有一点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吗?
    默读最后一段。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抓住“后悔”“不该不”想象一下养羊人当时后悔的心情。尝试读出当时的心情。你能把这句话换一种说法吗?(改成一般陈述句)
    抓住“赶快”“结结实实”指导朗读,从这两个词你知道了什么?(养羊人的可贵之处:发现错误后,马上就改。而且很有信心)
    养羊人最可贵之处就是他心想:“现在修还不晚”,看到这句话,你想说点什么?大家自由交流。
    小结:这就是养羊人的闪光点,他虽然发现问题很晚,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是,一旦发现错误后,他能及时地去改正。想象一下,如果他在发现错误后,却沉浸在后悔和自责中,总是认为晚了,那么想象一下,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可见,只要有信心,知道及时改正错误,到任何时候都不晚。
    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你想到了什么?(学生结合自己或他人的事例,自由谈)
    3.养羊人由开始的不在乎,到后来的后悔,到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如果你是养羊人,你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是不是有满腹话语想对大家说呢?(奉劝大家,不要像我这样,不听他人的劝告,不能及时地改正错误。我们要虚心接受他人的劝告,发现问题及时地改正。更要记住,只要想改正错误,到任何时候都不晚)“亡羊补牢”这个成语还有后半句,你能根据蕴含的道理补上后半句吗?(亡羊补牢,未为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