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如何指导中学生正确处理异性交往?”相关问题
  • 第1题:

    如何正确地与异性交往? 


    正确答案: 要把握两个原则即自然原则和适度原则。具体做法是:
    1.群体交往。要参与到男女生都参加的群体活动中,以一颗平常心像对待同性朋友和同学那样对待异性;
    2.浅交。就是指与异性交往的程度和方式要恰到好处,不要与某个异性确定很深的个人关系;
    3.保持独立,不能过分依赖朋友;
    4.尊重他人,自尊自重。

  • 第2题:

    交谈礼仪用以指导人们如何进行交往,达到()的目的。


    正确答案:有效交谈

  • 第3题:

    教师如何指导幼儿学习交往的基本规则和技能?


    正确答案: (一)、利用小朋友来访或到别人家作客的机会,鼓励幼儿与别人分享玩具、图书,提醒他注意礼貌。
    (二)、当幼儿与同伴发生矛盾或冲突时,指导他们尝试用协商、交换、轮流玩、合作等方式解决冲突。
    (三)、利用相关的图书、故事,引导幼儿懂得什么样的行为受大家欢迎,想要得到别人的接纳应该怎样做。
    (四)、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的活动,让幼儿在具体活动中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学习分工合作。

  • 第4题:

    咨询人员在指导中学生进行正常异性交往时,要建议他们把握好自然和适度原则。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学校的性教育是为了指导学生如何与异性交往。


    正确答案:错误

  • 第6题:

    身体关注是中学生自我意识觉醒的一个显著特点,因此()成为中学生发生率极高的一个心理问题。

    • A、自我概念
    • B、权威认同
    • C、体像烦恼
    • D、异性交往

    正确答案:C

  • 第7题:

    中学的男生和女生脱离了对异性群体的好奇性,而开始将特定的异性作为自己的爱慕对象并与之交往的时期,是中学生性情感变化的()阶段。

    • A、疏远异性
    • B、接近异性
    • C、异性眷恋
    • D、择偶尝试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如何指导中学生正确处理异性交往?


    正确答案: (1)加强教育,理解性生理和心理的变化。
    (2)更新理念,认识异性交往的意义。
    (3)指导行为,让学生能够正确地处理性冲动、恰当地与异性交往。

  • 第9题:

    问答题
    如何指导中学生正确处理与异性的交往?

    正确答案: (1)培养健康交往意识,交往时做到落落大方;(2)引导学生广泛交往,交往时把握好深浅度;(3)引导学生有礼有节,交往时要端庄稳重;(4)引导学生把握好分寸,避免"早恋"的发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如何指导中学生正确处理异性交往?

    正确答案: (1)加强教育,理解性生理和心理的变化。
    (2)更新理念,认识异性交往的意义。
    (3)指导行为,让学生能够正确地处理性冲动、恰当地与异性交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治疗中学生异性交往紧张问题最经典的方法是()。
    A

    放松法

    B

    暴露法

    C

    系统脱敏法

    D

    示范法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根据青少年社会交往的新特点,论述如何有针对性地对青少年社会交往进行指导。

    正确答案: (1)青少年社会交往的第一个特点就是交往对象的转变。
    在小学阶段多是依赖父母。进入青春期后,他们开始在行为上反对父母的干涉,喜欢独立处理自己的事情。然而,由于面临着许多从没有过的烦恼、不安、忧虑和恐惧,不能把握自己情感是否适合某一情境。因此,他们又特别害怕孤独。于是他们在情感上有了其他的依恋对象即同伴朋友。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对交往对象的选择,关注情绪上的波动,关心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多沟通,多引导,同时在他的同伴上下功夫,利用同伴使其正确面对困难,克服不稳定心理,但同时也要注意在异性交往上帮助其把握尺度,避免进入早恋的误区。
    (2)青少年社会交往的第二个特点是交往意识的转变。
    青少年的交往摆脱了儿童时代的游戏色彩。对他们来讲,与人交往不仅仅是为了玩和娱乐,更主要的是为了寻找能够理解自己并能帮助自己缓解青春期紧张和不安的伙伴,要求别人在心理上给予认同和支持,更注重内在品质和情趣,强调对方的气质、性格、能力和兴趣爱好等,重视彼此心理的相容,希望朋友之间既相似又互补。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对他正确的行为给予及时的肯定,同时可心用自身教师特点的品质来感染对方,用相同的兴趣爱好吸引对方,成为学生可以信赖的好伙伴。
    (3)青少年社会交往的第三个特点是交往方式的转变。
    青少年由于自我意识地增强、身心方面矛盾的涌现,而造成心理上的不安和焦躁,他们需要一个能倾吐烦恼、交流思想、表露自我并能保守秘密的朋友,而交友团伙不具备这种功能。因此,青少年交友范围逐渐缩小,最要好有朋友一般是一至两个,交友内容也逐渐从活动的外在层面向内在认识和体验方面发展。他们不主张朋友越多越好,选择朋友时很慎重,一旦交到志趣相投的朋友,交往的亲密性很高,能做到坦诚相待,心心相印,无话不谈。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经常与学生谈心,用平等的方式讲述自己在这个年龄段的故事,用真心去打动他,使他充分信任你,努成变他最要好的朋友之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中学生交往有哪些特点?如何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


    正确答案: 中学生交往的特点
    (1)交往需要的迫切性,即同窗、同学、朋友交往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这与独生子女增多有关;
    (2)交往观念的开放性,即当前中学生的交往在摆脱父母的同时,也不愿意受以往交往观念和传统习俗的束缚,呈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开放性;
    (3)交往行为的自主性,即中学生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开始要求按照自己的交际观念和交往行为去选择朋友;
    (4)交往范围的广泛性,当代中学生的交往,不像过去的中学生只和同性朋友交往,只和本班、本组的同学交往,而是使交际圈子呈现一种拓展的趋势;
    (5)交往内容的丰富性,当代中学生聪明,知识面宽,很多事情都可以成为交谈的话题;
    (6)交往手段的多样性,当代中学生接触的事物远远超过以前的中学生,因此,同学间的交往既有传统的方式,也有现代的手段,多种多样。
    根据当今中学生交往的一系列新特点,使他们在交往中注意以下几点,有利于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
    (1)在朋友需要时,自觉自愿地提供帮助;
    (2)尊重朋友的意愿;
    (3)保守朋友的私人秘密;
    (4)双方互相信任;
    (5)朋友不在场时,同样维护其正当利益;
    (6)公开场合不互相指责;
    (7)给朋友以感情上的支持;
    (8)交流时注意力集中,不能心不在焉;
    (9)尽量使朋友感到相处的快乐;
    (10)不季度朋友的其他社会关系;
    (11)坦率地敞开自己的情感;
    (12)遇事多征求对方的意见;
    (13)与朋友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
    (14)发生矛盾时互相忍让;
    (15)生活上关心朋友;
    (16)不唠叨;
    (17)注意必要的礼节。

  • 第14题:

    中学生与师长交往时要注意什么?


    正确答案: 尊重教职工,见面行礼或主动问好,回答师长问话要起立,给老师提意见态度要诚恳。

  • 第15题:

    中学生人际交往体现在下面那()项?

    • A、逐渐脱离了团伙的交往方式
    • B、朋友关系在初中学生生活中越来越重要
    • C、开始对异性感兴趣
    • D、父母对他们的榜样作用逐渐减弱

    正确答案:A,B,C,D

  • 第16题:

    结合具体情境谈谈你是如何指导幼儿学习交往基本规则和技能的?


    正确答案: (1)当幼儿不知怎样加入同伴游戏,或提出请求不被接受时,建议他拿出玩具邀请大家一起玩;或者扮成某个角色加入同伴的游戏。
    (2)对幼儿与别人分享玩具、图书等行为给予肯定,让他对自己的表现感到高兴和满足。
    (3)当幼儿与同伴发生矛盾或冲突时,指导他尝试用协商、交换、轮流玩、合作等方式解决冲突。
    (4)利用相关的图书、故事,结合幼儿的交往经验,和他讨论什么样的行为受大家欢迎,想要得到别人的接纳应该怎样做。
    (5)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的活动,让幼儿在具体活动中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学习分工合作。

  • 第17题:

    如何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


    正确答案: 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
    第一,学生要形成问题意识,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第二,学生要善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
    第三,在课题的展开阶段,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组织方式,主要包括: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班级合作探究的方式;跨班级与跨年级合作探究的方式;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地区,跨国界合作探究的方式等。
    第四,在课题的探究过程中要遵循“亲历实践、深度探究”的原则,倡导亲身体验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持续、深入地探究,防止浅尝辄止。
    教师要对学生的活动加以有效指导。在指导内容上,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在根本上是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在指导方式上,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团体指导与协同教学。不能把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权只赋予某一学科的教师、或班主任、或专门从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的教师,而应通过有效的方式将所有教师的智慧集中起来,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协同指导。
    总之,教师既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放任学生,而应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 第18题:

    如何指导中学生正确处理与异性的交往?


    正确答案:(1)培养健康交往意识,交往时做到落落大方;(2)引导学生广泛交往,交往时把握好深浅度;(3)引导学生有礼有节,交往时要端庄稳重;(4)引导学生把握好分寸,避免"早恋"的发生。

  • 第19题:

    治疗中学生异性交往紧张问题最经典的方法是()。

    • A、放松法
    • B、暴露法
    • C、系统脱敏法
    • D、示范法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问答题
    教师如何指导幼儿学习交往的基本规则和技能?

    正确答案: (一)、利用小朋友来访或到别人家作客的机会,鼓励幼儿与别人分享玩具、图书,提醒他注意礼貌。
    (二)、当幼儿与同伴发生矛盾或冲突时,指导他们尝试用协商、交换、轮流玩、合作等方式解决冲突。
    (三)、利用相关的图书、故事,引导幼儿懂得什么样的行为受大家欢迎,想要得到别人的接纳应该怎样做。
    (四)、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的活动,让幼儿在具体活动中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学习分工合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中学生交往有哪些特点?如何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

    正确答案: 中学生交往的特点
    (1)交往需要的迫切性,即同窗、同学、朋友交往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这与独生子女增多有关;
    (2)交往观念的开放性,即当前中学生的交往在摆脱父母的同时,也不愿意受以往交往观念和传统习俗的束缚,呈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开放性;
    (3)交往行为的自主性,即中学生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开始要求按照自己的交际观念和交往行为去选择朋友;
    (4)交往范围的广泛性,当代中学生的交往,不像过去的中学生只和同性朋友交往,只和本班、本组的同学交往,而是使交际圈子呈现一种拓展的趋势;
    (5)交往内容的丰富性,当代中学生聪明,知识面宽,很多事情都可以成为交谈的话题;
    (6)交往手段的多样性,当代中学生接触的事物远远超过以前的中学生,因此,同学间的交往既有传统的方式,也有现代的手段,多种多样。
    根据当今中学生交往的一系列新特点,使他们在交往中注意以下几点,有利于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
    (1)在朋友需要时,自觉自愿地提供帮助;
    (2)尊重朋友的意愿;
    (3)保守朋友的私人秘密;
    (4)双方互相信任;
    (5)朋友不在场时,同样维护其正当利益;
    (6)公开场合不互相指责;
    (7)给朋友以感情上的支持;
    (8)交流时注意力集中,不能心不在焉;
    (9)尽量使朋友感到相处的快乐;
    (10)不季度朋友的其他社会关系;
    (11)坦率地敞开自己的情感;
    (12)遇事多征求对方的意见;
    (13)与朋友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
    (14)发生矛盾时互相忍让;
    (15)生活上关心朋友;
    (16)不唠叨;
    (17)注意必要的礼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判断题
    咨询人员在指导中学生进行正常异性交往时,要建议他们把握好自然和适度原则。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身体关注是中学生自我意识觉醒的一个显著特点,因此()成为中学生发生率极高的一个心理问题。
    A

    自我概念

    B

    权威认同

    C

    体像烦恼

    D

    异性交往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判断题
    学校的性教育是为了指导学生如何与异性交往。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