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要理解赫尔巴特的教学阶段论,首先有必要了解他的“专心”和“审思”这两个概念。所谓“专心”,是指在某一时间内只专心研究某一个东西而不考虑其他东西。所谓“审思”,是指把一个又一个“专心活动”统一起来。
赫尔巴特认为兴趣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注意、期待、要求、行动。
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教学阶段论:教师应采取符合学生心理活动规律的教学程序,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学。他把教学过程分成四个连续的阶段:
(1)明了。指教师讲解新教材,把教材分解为许多部分,提示给学生,以便学生领悟和掌握。这时,学生的心理处于“静止的专心”状态,其兴趣阶段是注意,教师适合用叙述的方法传授知识。
(2)联想。指通过师生谈话把新旧观念结合起来。教学的任务是把前一阶段教师所提示的新观念和学生意识中原有的旧观念结合起来。这时,学生的心理表现为动态的“专心”。其兴趣阶段发展到“期待”新的知识,教师的任务是与学生交流,自由交谈是联想的最好方法。
(3)系统。指在教师指导下寻找结论和规则,使观念系统化,形成概念。这时,学生的心理处于“静止的审思”状态,兴趣活动处于要求阶段,教师要运用综合的方法,使知识系统化。
(4)方法。指通过练习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以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是否正确。这时学生的心理表现为动态的“审思”。其兴趣点在进行学习行动,教学方法主要是让学生做作业、写文章与修改等,对知识进行运用。
更多“简述赫尔巴特的形式教学理论。”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赫尔巴特有关教学的“形式阶段论


    答案:
    解析:
    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学形式阶段理论。他指出,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是井然有序的,都要经历四个阶段,即明了(或清晰)、联合(或联想)、系统、方法。 (1) 明了——教师通过运用直观教具和讲解的方法,进行明确的提示,使学生获得清晰的表象,以做好观念联合,即学习新知只的准备。 (2) 联合一由于新表象的产生并进人意识,激起原有观念的活动,因而产生新旧观念的联合,但又尚未出现最后的结果,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与学生进行无拘束的谈话,运用分析的教学方法。 (3) 系统一采用综合的教学方法,使新旧观念间的联合系统化,从而获得新的概念。 (4) 方法一新旧观念间的联合形成后需要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这就要求学生自己进行活动,通过练习巩固新习得的知识。

  • 第2题:

    赫尔巴特和杜威的教学理论的比较。


    答案:
    解析:
    (1)不同点: ①教育目的不同。赫尔巴特认为,教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的可分为两种,即所谓“可能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所谓“可能的目的”是指与儿童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有关的目的,这个目的是要发展多方面的兴趣,使人的各种潜力得到和谐发展。“必要的目的”是指教育所要达到的最高和最为基本的目的,即道德,这个目的就是要养成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五种道德观念。杜威提出教育无目的论,他反对外在的、固定的、终极的教育目的。在杜威看来,外在的教育目的是强加的,不能充分考虑儿童的本能与需要;固定的教育目的缺乏灵活性,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况;终极的教育目的是一种理论上的虚构和假设,因为世界是变动不息的。“教育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无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教育就是生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这就是杜威最著名的教育目的论。 ②教师与学生的地位不同。赫尔巴特强调教师是中心,以教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杜威提出儿童中心论,认为整个教育过程中要以儿童为中心,要求尊重儿童的天性。 ③课程方面不同。赫尔巴特强调以系统知识为中心,重视学科学习,忽视学生的生活经验,杜威以其经验论哲学为基础,提出了“从做中学”和“从经验中学”的课程理论。杜威始终反对把成人和专家们事先编好的教材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主张以儿童的直接经验为教育的起点。他强调对直接经验进行组织、抽象和概括。 ④教学方法不同。赫尔巴特强调教师的讲授,杜威十分推崇“从做中学”或“从经验中学”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强调教学必须考虑儿童本性发展的特点,必须考虑儿童的接受能力和个别差异,教学必须考虑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使儿童积极、主动地学习。 ⑤教学重点不同。赫尔巴特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杜威非常关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他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科学思维的方法。 ⑥教学过程不同。在教学过程中,杜威依据学生“从做中学”的认识发展提出了五个阶段的过程:从情境中发现疑难,从疑难中提出问题,作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推断哪一种假设能解决问题,经过检验来修正假设、获得结论。它被简明地概括为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五步,也有人称此为五步教学法。而赫尔巴特试图根据心理学来阐述教学过程,提出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揭示了课堂教学的某些规律性。这一理论对指导和改进教学实践起到积极作用,它也标志着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赫尔巴特的教学过程理论后来被他的学生所发展。赫尔巴特的教学过程理论,注意运用心理学于教学,重视系统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领导作用,加强了课堂教学并使上课规范化,这都使教学得到改进、质量得到提高。 (2)相同点: 赫尔巴特与杜威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因此教育思想必然有很多不同之处。但是教育本身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因此他们的教育思想也有相同之处。 ①强调教育培养的人为社会发展服务; ②都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 ③强调教学阶段,对教学过程进行分析,赫尔巴特提出三阶段说,杜威提出思维五步法或探究五步法。

  • 第3题:

    论述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理论。


    答案:
    解析:
    从教育史上看,教育性的教学反映了教育工作的客观规律。教学具有教育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赫尔巴特认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就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历史上这样明确地阐述教学的教育意义的,他是第一人。赫尔巴特揭示了教学必然具有教育性的规律,并且强调了在教学中必须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这在当时和今天都是正确的。可是,他把教学当作实施德育的唯一途径(有时说是最重要的途径),视知识的增长和品德的提高是无条件的同步运动,他没有认识到德育和智育是各有相对独立性的。他毫无根据地以教学来取代复杂的教育过程,而且没有考虑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情绪在道德教育中的意义。他不正确地认为,情感与意志不是人的心理的独立表现,而仅仅只是观念的一些变体,这是他的不足和保守性在教学论上的反映。思想品德教育和系统知识教学两者不是对立的,而应当统一起来。 教学具有思想品德教育意义。首先,教学具有教育性,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客观需要。任何学校的教学总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着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服务。其次,教学具有教育性,是教材内容的必然反映。科学知识本身就具有重要的思想品德教育的价值。 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思想对我们今天加强教学的教育性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要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教学过程既是学生的认识过程,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伴随着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全过程,也始终是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培养审美能力和政治思想品德的过程。 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一条教学的客观规律,它给我们以启示:(1)教学必须在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着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教育,以得到教学的德育效果:教学必须在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智力,以得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效果。(2)教师必须注意正确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能否见效,前提是教师对自己是否严格要求,教师不仅要以自己丰富的学识去教育学生,而重要的是要以自己的高尚品德来影响学生。教师经常和学生在一起学习,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示范作用。教学必须在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注意学生的身心健康,使教学有利于而不是有害于学生的成长发育。学校教育工作的客观实践证明,教学应该具有教育性。

  • 第4题:

    形式阶段教学法(赫尔巴特)
    明了阶段、联想阶段、系统阶段、方法阶段。赫尔巴特的学生将其发展为“五阶段教学法”:预备、提示、联想、总结、应用。

  • 第5题:

    简述赫尔巴特教学阶段论。


    正确答案: 赫尔巴特根据他的“统觉”原理,把教学过程看作一个新旧观念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并提出了教学的形式阶段:清楚、联想、系统和方法,他指出:
    第一阶段是为了让学生感知新材料,要求教师尽可能简练、清楚、明白地叙述、讲解或演示等。在学生获得大量彼此已初步联系的个别观念后,
    教学可进入第二阶段。在该阶段,教师应采用分析教学法,力求使学生形成新观念与先前相关观念的联系。然后,
    再通过第三阶段,使学生对新旧观念联系的理解,上升到普遍性概念的领域。在该阶段,教师应严谨、周密地综合所教材料,概括出应有结论。
    最后,进入第四阶段,让学生把系统化了的知识运用于实际。这就是赫尔巴特教学阶段论的基本内容。

  • 第6题:

    试论赫尔巴特的教学形式阶段。


    正确答案: 赫尔巴特认为,教学是激发兴趣,形成观念,传授知识,培养性格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塑造儿童心灵的过程。他把教师比作“建筑师”或“园艺师”,主张教师应通过一种“艺术”——教学程序,有计划、有步骤地来建造儿童的心灵。赫尔巴特一生以大部分精力探求符合儿童心理规律的教学程序,他依据其假设的观念及统觉的心理学理论,研究了教师向学生传授新知识,形成观念体系的具体进程和方法,提出了教学“形式阶段”的理论。
    赫尔巴特的的形式阶段,即1、明了(清楚);联想(联合);系统;方法。这个过程是让学生清楚、明了地感知新教材,获得新观念开始,进而把新获得的观念与旧观念联系起来,再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已获得的知识进行综合、概括,得出结论、定理、原则,纳入原有的知识系列,形成组织严密的、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儿童的心理处于静态的审思活动,兴趣则处于探求阶段,教学上采用综合方法。最后通过作业,练习运用到实际中去。赫尔巴特认为这是教学新教材,传授新知识应当遵循的心理顺序,不论教学的内容如何,不管学生年龄的大小和年级的高低,都必须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地进行。
    赫尔巴特的教学阶段,它过于机械,流于形式,理论基础也不是科学的。但它较为细致地考虑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对不同教学阶段提出不同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和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学新知识的规律。

  • 第7题:

    在赫尔巴特教育理论体系的各组成部分中,()对后世的影响最大。

    • A、教学理论
    • B、道德教育理论
    • C、课程理论
    • D、教学形式阶段理论

    正确答案:A

  • 第8题:

    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涉及内容广泛,但主要是关于()的理论。

    • A、教学进程
    • B、教学方法
    • C、教学形式
    • D、教学阶段

    正确答案:B,C,D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赫尔巴特教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教学阶段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赫尔巴特的教学思想的力量基础包括伦理学、哲学和心理学。在伦理学上,他提出了五种道德观念,即“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法律”、“正义”;在哲学上接受了哲学家莱布尼兹“单子论”中“实体不变”的思想,认为宇宙是由无数的“精神实在”构成的,这些实在是永恒不变的;在心理学上认为,观念是心理的最基本的要素。他把人的全部心理活动看成是观念的集聚和分散。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试论赫尔巴特的教学形式阶段。

    正确答案: 赫尔巴特认为,教学是激发兴趣,形成观念,传授知识,培养性格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塑造儿童心灵的过程。他把教师比作“建筑师”或“园艺师”,主张教师应通过一种“艺术”——教学程序,有计划、有步骤地来建造儿童的心灵。赫尔巴特一生以大部分精力探求符合儿童心理规律的教学程序,他依据其假设的观念及统觉的心理学理论,研究了教师向学生传授新知识,形成观念体系的具体进程和方法,提出了教学“形式阶段”的理论。
    赫尔巴特的的形式阶段,即1、明了(清楚);联想(联合);系统;方法。这个过程是让学生清楚、明了地感知新教材,获得新观念开始,进而把新获得的观念与旧观念联系起来,再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已获得的知识进行综合、概括,得出结论、定理、原则,纳入原有的知识系列,形成组织严密的、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儿童的心理处于静态的审思活动,兴趣则处于探求阶段,教学上采用综合方法。最后通过作业,练习运用到实际中去。赫尔巴特认为这是教学新教材,传授新知识应当遵循的心理顺序,不论教学的内容如何,不管学生年龄的大小和年级的高低,都必须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地进行。
    赫尔巴特的教学阶段,它过于机械,流于形式,理论基础也不是科学的。但它较为细致地考虑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对不同教学阶段提出不同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和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学新知识的规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在赫尔巴特教育理论体系的各组成部分中,()对后世的影响最大。
    A

    教学理论

    B

    道德教育理论

    C

    课程理论

    D

    教学形式阶段理论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赫尔巴特“形式阶段”教学理论分为哪四个阶段?

    正确答案: ①、“明了”:明确感知新教材;(静态专心)
    ②、“联合”:把新观念与旧观念结合;(动态专心)
    ③、“系统”:把新旧观念与儿童整个观念体系统一,概括出一般概念和规律的知识系统;(静态审思)
    ④、“方法”:把知识系统通过应用再完善。(动态审思)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赫尔巴特的教学思想。


    答案:
    解析:
    (1)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独立形态的教育学已经形成,是近代以来最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它将教育学发展成一门独立学科,并提出了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2)赫尔巴特提出教育学的两大基础,即伦理学和心理学。其中,心理学成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是教育学重大的进步。另外,统觉论的提出,对学生兴趣和经验的重视,对未来教育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石。(3)赫尔巴特的目的论提出“可能的目的”是与儿童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有关的目的,这个目的是要发展多方面的兴趣,使人的各种潜力得到和谐发展。“必要的目的”是指教育所要达到的最高和最为基本的目的,即道德。他对道德极为重视,并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这一原则成为德育存在于一切教学之中的理论基础,虽然这一说法也有弊端,但是其理论价值不可低估。赫尔巴特提到的很多德育方法都是有效的。(4)赫尔巴特的课程理论强调儿童的兴趣、经验、统觉和儿童的发展都影响到课程的编制。这一思想至今仍指导世界各国的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上,务必重视与儿童的经验、兴趣相吻合,也要求课程中包含统觉的成分,体现儿童的发展过程。赫尔巴特为课程编制做出了卓越贡献。(5)赫尔巴特的教学进程理论和四步阶段论都对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至今,各国在教学中依然沿用形式阶段论,虽然这种教学理论较为机械,但是形式阶段论却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使教师容易教学。他的教学理论容易保证教育质量,依然在教育实践中具有合理性。尽管赫尔巴特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今天看来并非完全科学,但比起其先辈们的理论,无疑在科学化的道路上大大向前发展了。作为传统教育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强调课堂、书本、教师三中心,其教育理论反映了资本主义确立时期教育理论发展的水平。19世纪70年代以后,赫尔巴特和赫尔巴特学派的教育思想曾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对世界许多国家的学校教育改革起支配作用。

  • 第14题:

    试分析赫尔巴特的形式教学阶段理论。


    答案:
    解析:
    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形式阶段实际上就是课堂教学的完整过程,是一个包括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在内的规范化的教学程序。赫尔巴赫指出,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是井然有序的,都经历以下四个阶段:(1)明了(清晰)。当一个表象由自身的力量突显在感官前,兴趣活动对它产生注意。这时,学生处于静止的专心活动。教师通过运用直观教具和讲解的方法,进行明确的提示,使学生获得清晰的表象,以作好观念联合,即学习新知识的准备。(2)联合(或联想)。由于新表象的产生并进入意识,激起原有观念的活动,因而产生新旧观念的联合,但又尚未出现最后的结果。这时,兴趣活动处于获得新观念前的期待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与学生进行无拘束的谈话,运用分析的教学方法。(3)系统。新旧观念最初形成的联系并不是十分有序的,因而需要对前一阶段由专心活动得到的结果进行审思。兴趣活动正处于要求阶段。这时,需要采用综合的教学方法,使新旧观念间的联合系统化,从而获得新的观念。(4)方法。新旧观念间的联合形成后需要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这就要求学生自己进行活动,通过练习巩固新习得的知识。赫尔巴特教学形式阶段理论的突出贡献,是在严格按照心理过程规律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中的一切因素和活动进行高度的抽象,以建立一种明确的和规范化的教学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形式阶段理论不仅反映了人类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本质认识的发展,而且具有广泛的实践意义。正因为如此,教学形式阶段理论对19世纪后期、20世纪前期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师范教育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在另一方面,教学形式阶段理论所固有的机械化倾向,也使它不断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批评。

  • 第15题:

    简述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
    (1)观念心理学。是围绕“观念”、、“统觉”、“观念团”、“思想之环”几个概念展开的。
    (2)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多方面的兴趣是教学的直接目的,是连接观念体系与“善的意志”的纽带。
    (3)教学的“形式阶段”:四个教学的“形式阶段”,即明了(清楚、明确地感知新教材)、联合(新观念与旧观念结合起来)、系统(新旧观念的各种联合与儿童的整个观念体系统一起来)、方法(作业)。
    他的弟子戚勒把四段进行修改,提出了历史上著名的“五阶段教学法”——预备、提示、联合、概括、应用。
    (4)教育性教学——作为知识传递的过程和作为善的意志之形成的道德教育就是统一的。他在历史上第一次揭示了教学的“教育性规律”,第一次把教学与道德教育统一起来,对后世影响深远。

  • 第16题: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学过程的形式阶段理论即明了、联想、()和方法。


    正确答案:系统

  • 第17题:

    赫尔巴特“形式阶段”教学理论分为哪四个阶段?


    正确答案: ①、“明了”:明确感知新教材;(静态专心)
    ②、“联合”:把新观念与旧观念结合;(动态专心)
    ③、“系统”:把新旧观念与儿童整个观念体系统一,概括出一般概念和规律的知识系统;(静态审思)
    ④、“方法”:把知识系统通过应用再完善。(动态审思)

  • 第18题:

    赫尔巴特提出教学形式阶段理论,认为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经历的四个阶段是()()()()


    正确答案: 明了;
    联合;
    系统;
    方法

  • 第19题:

    简述赫尔巴特教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教学阶段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赫尔巴特的教学思想的力量基础包括伦理学、哲学和心理学。在伦理学上,他提出了五种道德观念,即“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法律”、“正义”;在哲学上接受了哲学家莱布尼兹“单子论”中“实体不变”的思想,认为宇宙是由无数的“精神实在”构成的,这些实在是永恒不变的;在心理学上认为,观念是心理的最基本的要素。他把人的全部心理活动看成是观念的集聚和分散。

  • 第20题:

    填空题
    赫尔巴特提出教学形式阶段理论,认为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经历的四个阶段是()()()()

    正确答案: 明了,
    联合,
    系统,
    方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涉及内容广泛,但主要是关于()的理论。
    A

    教学进程

    B

    教学方法

    C

    教学形式

    D

    教学阶段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

    正确答案: (1)观念心理学。是围绕“观念”、、“统觉”、“观念团”、“思想之环”几个概念展开的。
    (2)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多方面的兴趣是教学的直接目的,是连接观念体系与“善的意志”的纽带。
    (3)教学的“形式阶段”:四个教学的“形式阶段”,即明了(清楚、明确地感知新教材)、联合(新观念与旧观念结合起来)、系统(新旧观念的各种联合与儿童的整个观念体系统一起来)、方法(作业)。
    他的弟子戚勒把四段进行修改,提出了历史上著名的“五阶段教学法”——预备、提示、联合、概括、应用。
    (4)教育性教学——作为知识传递的过程和作为善的意志之形成的道德教育就是统一的。他在历史上第一次揭示了教学的“教育性规律”,第一次把教学与道德教育统一起来,对后世影响深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

    正确答案: (1)观念心理学。是围绕“观念”、“统觉”、“观念团”、“思想之环”几个概念展开的。
    (2)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多方面的兴趣是教学的直接目的,是连接观念体系与“善的意志”的纽带。
    (3)教学的“形式阶段”:四个教学的“形式阶段”,即明了(清楚、明确地感知新教材)、联合(新观念与旧观念结合起来)、系统(新旧观念的各种联合与儿童的整个观念体系统一起来)、方法(作业)。
    他的弟子戚勒把四段进行修改,提出了历史上著名的“五阶段教学法”——预备、提示、联合、概括、应用。
    (4)教育性教学——作为知识传递的过程和作为善的意志之形成的道德教育就是统一的。他在历史上第一次揭示了教学的“教育性规律”,第一次把教学与道德教育统一起来,对后世影响深远。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