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试述清末教育制度的变革及其在中国近代教育发展中的地位。

题目
试述清末教育制度的变革及其在中国近代教育发展中的地位。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自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起,中国 开始兴西学,创办了一些新型学校,沿袭数千年 的封建教育制度终于被打开了一个缺口,产生了 一些具有现代性的教育因素。然而这种对西方 的学习是很有限的,新式学堂甚少,科举制度依 旧。1898年6月维新变法提倡西学,广设西式学堂,废除八股,改革科举制度,教育现代化向前推 进了一小步。20世纪初,清政府为维持摇摇欲坠 的统治,于1901年1月宣布实行新政。新政期 间,对教育采取了一些重要措施,如1902年颁布 “壬寅学制”,1904颁布并实施"癸卯学制”,1905 年废除科举制度,设立学部管理全国教育事务 等。于是,现代的教育管理体制、学校体制、考试 制度、课程设置具雏形。
更多“试述清末教育制度的变革及其在中国近代教育发展中的地位。”相关问题
  • 第1题: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末壬寅学制的颁布.()


    正确答案:×
    ×【解析】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废科举,兴学校”和近代学制的颁布.

  • 第2题:

    试述清末教育制度的变革及其在中国近代教 育发展中的地位


    答案:
    解析:
    自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起, 中国开始兴西学,创办了一些新型学校。沿袭数千年的封建教育制度终于被打开了一个 缺口,产生了一些具有现代性的教育因素。 然而,这种对西方的学习是很有限的,新式学堂甚少,科举制度依旧。1898年6月维新变法提倡西学,广设西式学堂,废除八股, 改革科举制度,教育现代化向前推进了一小步。20世纪初,清政府为维持摇摇欲坠的统 治,于lWl年1月宣布实行新政。新政期间,对教育采取了一些重要措施,如1902 年颁布《壬寅学制》;1904颁布并实施《癸 卯学制》;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设立学部 管理全国教育事务等。于是,现代的教育管理体制、学校体制、考试制度、课程设置已具雏形。

  • 第3题:

    属于清末新政时期教育变革的重要举措是()。


    正确答案:设立学部

  • 第4题:

    试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地位。


    正确答案:A.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B.教育具有目的性,必须起主导作用。
    C.教育有教师的引导和良好的育人环境,也完全能够起主导作用。

  • 第5题:

    试述张之洞在中国近代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贡献。


    正确答案: (1)张之洞是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晚清著名的政治家、实业家、教育家。毕生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先后整顿改造传统教育,废除科举考试制度,兴办各类新式学校,和荣庆、张百熙共同修订《癸卯学制》,教育实践非常丰富。
    (2)他的教育思想系统全面。他从理论上论述了中体西用的教育指导思想,论述了学制改革、师范教育、实业教育等问题。在《劝学篇》中提出“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成为洋务教育的中心思想。他认为“办理教育,首重师范”,师范教育优先发展的思想。他要求发展实业教育,“振兴农工商多项实业,为富国裕民之本计”。张之洞还借鉴国外设计了三等各类纵向衔接横向联系的完备的实业教育体系。为我国近代实业教育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
    (3)张之洞作为地主阶级改革派,他的思想和实践对清末教育改革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很大的影响。他忠实于封建王朝,却又积极倡导改革传统教育,大力发展新式教育,在中国教育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化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成为封建教育制度的掘墓人和近代教育制度的奠基人。

  • 第6题:

    试述清末教育制度的改革。


    正确答案: 1.建立新式学堂
    1860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逼迫清政府签定《北京条约》,“朝廷鉴于外交挫衄,非兴学不足以图强”,在“自强”的名义下,先后建立了同文馆、广方言馆、福建船政学堂、南北洋水师学堂、武备学堂等新式学堂,以培养当时急需的翻译、制造技术和陆海军人才,并在1868年以后向外国派遣留学生。此后,一些督抚也模仿西式公立学校制度建立了一些新式学堂,1898年在北京建立了京师大学堂。这种学堂没有与入仕制度相结合,还不能广泛地搜罗人才,有人称之为“无系统教育时期”。
    2.废除八股文,另立取士标准
    1901年,清政府宣布废除八股文,改以《四书》、《五经》及改论中国历史、政治和西方政治及学术的文章作为取士的标准,这就促使新式学堂迅速发展。与此同时,还给予学堂毕业生以文官候选人的待遇;吸引了大批学生入学。
    3.颁布《钦定学堂章程》
    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学堂教育开始步入系统化。《章程》规定:学堂正规教育分初、中、高三级。分别采用升级制,最高可升入通儒院。通儒院和和分科大学堂的毕业生授予进士,高等学堂毕业生授予举人,中学堂和高等小学堂毕业生授予生员功名,都可取得入仕资格。为加强对学堂的管理,1905年12月中央建立了学部,作为全国教育行政管理机构。
    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学堂毕业生直接取得功名,学堂教育成为选拔官吏的重要途径,促进了教育的制度化、正规化。
    新的学堂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教事业的发展。但它毕竟是在封建专制统治旧体制之下建立的。因此,它又必然保留着旧制度的许多基本特点。

  • 第7题:

    试述清末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地位。


    正确答案:清末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包括:一,建立学制系统——清末颁布学制始于《钦定学堂章程》而成于《奏定学堂章程》,史称“壬寅癸卯学制”。二,废科举,兴学堂——光绪帝于1905年下诏“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从而宣告了自隋代起实行了1300年之久的科举制度的终结;同一时期也出现了中国近代史上难得的兴办新学的热潮。三,改革教育行政体制,厘订教育宗旨——1905年正式批准成立学部;1906年学部拟订教育宗旨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四,留学教育勃兴——在清末新政的激励下,近代留学教育在进入20世纪后骤然勃兴,首先是在1906年前后形成了规模盛大的留日高潮,其次是在1908年美国实行“退款兴学”政策后留美潮流逐渐兴起。清末教育改革带有强烈的时代性和阶级局限性,打上了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定的烙印。

  • 第8题:

    试述西方校本改革及其对我国教育管理变革的启示。


    正确答案: (1)校本管理最早在1975年开始于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州,以后在西欧和北美发达国家有了巨大进展。
    (2)校本管理指的是在公立或政府学校系统中,把与重要决策相关的权利与责任(尤其是资源分配权)一致性地下放到学校,使学校成为自我发展的主体。其实质是权利由集权走向分权转移。
    校本管理的一般体质结构是:
    第一,政府向学校下放权力,学校由原来的执行者变成了决策者,承担更多的责任;
    第二,在学校组织决策实体,对重大问题共同决策。
    (3)校本管理的实践表明,由于它维护了教师参与决策的权力而使得教师们的满意度有所提高,学校获得一定自主权对于学校改进有积极的影响,但是不能说明它对于提高学校的教学成绩有直接影响。

  • 第9题:

    问答题
    试述清末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地位。

    正确答案: 清末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包括:
    一,建立学制系统——清末颁布学制始于《钦定学堂章程》而成于《奏定学堂章程》,史称“壬寅癸卯学制”;
    二,废科举,兴学堂——光绪帝于1905年下诏“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从而宣告了自隋代起实行了1300年之久的科举制度的终结;同一时期也出现了中国近代史上难得的兴办新学的热潮;
    三,改革教育行政体制,厘订教育宗旨——1905年正式批准成立学部;1906年学部拟订教育宗旨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四,留学教育勃兴——在清末新政的激励下,近代留学教育在进入20世纪后骤然勃兴,首先是在1906年前后形成了规模盛大的留日高潮,其次是在1908年美国实行“退款兴学”政策后留美潮流逐渐兴起。清末教育改革带有强烈的时代性和阶级局限性,打上了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定的烙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试述西方校本改革及其对我国教育管理变革的启示。

    正确答案: (1)校本管理最早在1975年开始于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州,以后在西欧和北美发达国家有了巨大进展。
    (2)校本管理指的是在公立或政府学校系统中,把与重要决策相关的权利与责任(尤其是资源分配权)一致性地下放到学校,使学校成为自我发展的主体。其实质是权利由集权走向分权转移。
    校本管理的一般体质结构是:
    第一,政府向学校下放权力,学校由原来的执行者变成了决策者,承担更多的责任;
    第二,在学校组织决策实体,对重大问题共同决策。
    (3)校本管理的实践表明,由于它维护了教师参与决策的权力而使得教师们的满意度有所提高,学校获得一定自主权对于学校改进有积极的影响,但是不能说明它对于提高学校的教学成绩有直接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属于清末新政时期教育变革的重要举措是()。

    正确答案: 设立学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试述李公麟的绘画艺术成就及其在宋代绘画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正确答案: 他是宋代卓越的人物画家大师,学识修养极深,精文学、善鉴别古器物,尤精书画.绘画表现广泛,形式上为了摆脱甜腻华艳的世俗习气,
    达到生、冷、敛的艺术效果,他探索“白描”这种语言,以浓淡、刚柔、粗细、虚实、朴素、精美的格调.他用线既敛而放,故生而熟、含蓄而刚劲,被誉为“天下绝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1904年清政府颁布__________,标志着中国近代国民教育制度的建立。


    答案:
    解析:
    《奏定学堂章程》

  • 第14题:

    中国的教师教育制度发端于清末民初。

    A

    B



  • 第15题:

    在()中,梁启超模仿日本的学校教育制度,提出了建立中国近代学校教育系统的构想。


    正确答案:《教育政策私议》

  • 第16题:

    中国的教师教育制度发端于清末民初。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试述杜威的教育观和学校观在现代教育管理发展中的地位。


    正确答案: 杜威是现代教育史上享誉最盛的一位教育家。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不仅影响了美国的一个完整的历史时代,而且对苏联、中国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威的教育思想之所以流传广、传播深、是因为他站在了时代的前列,站在了哲学的角度。
    (1)杜威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有用即真理”是对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经典表述。杜威认为哲学的意义在于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而当时他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便是教育问题。因而,他也相应地成为了美国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①实用主义的目的。杜威认为,教育的核心是儿童的生长,这就是“教育即成长”,同时,教育的最基本的原则就是纯粹性原则。教育即成长,既是教育的目的,又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方法。生长的内容主要包括智慧的生长、社会的生长和道德的生长。
    ②较高的理论价值。杜威把纯粹性原则作为教育管理的基本原则。只有这种纯粹性才能保证教育价值的实现。杜威的“纯粹性”是一种理想的理论设想和理论原则,但在对于如何理解和确保教育工作以儿童的发展为中心这一点上,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
    ③对教学实践的启示指导作用。杜威对学校、课程和教师职责的理论构想为教育提出了可贵的思想。杜威认为学校存在浪费,将儿童的学习和他的生活联系起来,将学校和社会联系起来,是克服这种浪费的唯一办法。并且在课程设置上提出兴趣课程、活动课程的设想。杜威把德育放在教育之首,立意是好的,也提出了很多可贵的思想,对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起到了一些指导作用。
    (2)杜威的《学校与社会》比较全面地介绍了他对实验学校的设想,集中体现了杜威的学校观。按照杜威的学校观建立的芝加哥学校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新型教师的培养和新教育理论的形成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总之,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美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都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杜威的教育思想比进步主义教育前进了一大步,对当时和以后的教育实践都极具指导意义。

  • 第18题:

    简述外报在中国近代报刊发展中的地位与影响。


    正确答案: 外报曾经为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服务,但外报又是最早在中国出现的近代报刊。它的出现,成为中国新闻传播史的一个新起点。
    它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使中国人认识近人报刊的功能,产生自办报刊的强烈愿望。外报出现后,把西方的报刊观念、办报模式与方法带到了中国。
    (2)为中国人提供了办报的方法与经验,并使一批中国人受到新闻工作的职业训练。
    (3)在印刷技术与设备上,为中国人创办报刊准备了物质条件。总之,外报的实践,在多方面为中国人自办报刊准备了条件。

  • 第19题:

    试述李公麟的绘画艺术成就及其在宋代绘画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正确答案:他是宋代卓越的人物画家大师,学识修养极深,精文学、善鉴别古器物,尤精书画.绘画表现广泛,形式上为了摆脱甜腻华艳的世俗习气,
    达到生、冷、敛的艺术效果,他探索“白描”这种语言,以浓淡、刚柔、粗细、虚实、朴素、精美的格调.他用线既敛而放,故生而熟、含蓄而刚劲,被誉为“天下绝艺”.

  • 第20题:

    问答题
    试述清末教育制度的改革。

    正确答案: 1.建立新式学堂
    1860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逼迫清政府签定《北京条约》,“朝廷鉴于外交挫衄,非兴学不足以图强”,在“自强”的名义下,先后建立了同文馆、广方言馆、福建船政学堂、南北洋水师学堂、武备学堂等新式学堂,以培养当时急需的翻译、制造技术和陆海军人才,并在1868年以后向外国派遣留学生。此后,一些督抚也模仿西式公立学校制度建立了一些新式学堂,1898年在北京建立了京师大学堂。这种学堂没有与入仕制度相结合,还不能广泛地搜罗人才,有人称之为“无系统教育时期”。
    2.废除八股文,另立取士标准
    1901年,清政府宣布废除八股文,改以《四书》、《五经》及改论中国历史、政治和西方政治及学术的文章作为取士的标准,这就促使新式学堂迅速发展。与此同时,还给予学堂毕业生以文官候选人的待遇;吸引了大批学生入学。
    3.颁布《钦定学堂章程》
    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学堂教育开始步入系统化。《章程》规定:学堂正规教育分初、中、高三级。分别采用升级制,最高可升入通儒院。通儒院和和分科大学堂的毕业生授予进士,高等学堂毕业生授予举人,中学堂和高等小学堂毕业生授予生员功名,都可取得入仕资格。为加强对学堂的管理,1905年12月中央建立了学部,作为全国教育行政管理机构。
    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学堂毕业生直接取得功名,学堂教育成为选拔官吏的重要途径,促进了教育的制度化、正规化。
    新的学堂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教事业的发展。但它毕竟是在封建专制统治旧体制之下建立的。因此,它又必然保留着旧制度的许多基本特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试述杜威的教育观和学校观在现代教育管理发展中的地位。

    正确答案: 杜威是现代教育史上享誉最盛的一位教育家。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不仅影响了美国的一个完整的历史时代,而且对苏联、中国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威的教育思想之所以流传广、传播深、是因为他站在了时代的前列,站在了哲学的角度。
    (1)杜威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有用即真理”是对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经典表述。杜威认为哲学的意义在于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而当时他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便是教育问题。因而,他也相应地成为了美国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①实用主义的目的。杜威认为,教育的核心是儿童的生长,这就是“教育即成长”,同时,教育的最基本的原则就是纯粹性原则。教育即成长,既是教育的目的,又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方法。生长的内容主要包括智慧的生长、社会的生长和道德的生长。
    ②较高的理论价值。杜威把纯粹性原则作为教育管理的基本原则。只有这种纯粹性才能保证教育价值的实现。杜威的“纯粹性”是一种理想的理论设想和理论原则,但在对于如何理解和确保教育工作以儿童的发展为中心这一点上,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
    ③对教学实践的启示指导作用。杜威对学校、课程和教师职责的理论构想为教育提出了可贵的思想。杜威认为学校存在浪费,将儿童的学习和他的生活联系起来,将学校和社会联系起来,是克服这种浪费的唯一办法。并且在课程设置上提出兴趣课程、活动课程的设想。杜威把德育放在教育之首,立意是好的,也提出了很多可贵的思想,对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起到了一些指导作用。
    (2)杜威的《学校与社会》比较全面地介绍了他对实验学校的设想,集中体现了杜威的学校观。按照杜威的学校观建立的芝加哥学校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新型教师的培养和新教育理论的形成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总之,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美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都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杜威的教育思想比进步主义教育前进了一大步,对当时和以后的教育实践都极具指导意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判断题
    中国的教师教育制度发端于清末民初。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外报在中国近代报刊发展中的地位与影响。

    正确答案: 外报曾经为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服务,但外报又是最早在中国出现的近代报刊。它的出现,成为中国新闻传播史的一个新起点。
    它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使中国人认识近人报刊的功能,产生自办报刊的强烈愿望。外报出现后,把西方的报刊观念、办报模式与方法带到了中国。
    (2)为中国人提供了办报的方法与经验,并使一批中国人受到新闻工作的职业训练。
    (3)在印刷技术与设备上,为中国人创办报刊准备了物质条件。总之,外报的实践,在多方面为中国人自办报刊准备了条件。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