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患儿,男,10岁。发热、头痛、呕吐3天,嗜睡半天,于7月10日入院。既往体健。查体:T38.6℃,P112次/分,R20次/分,BP130/75mmHg。神志不清,皮肤未见出血点、心肺未见异常,腹软,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颈抵抗(+),双侧Babinski征(+)。实验室检查:血WBC12.4×10/L,中性粒细胞0.70,淋巴细胞0.30。腰穿脑脊液检查:压力200mmHO,WBC170×10/L-,单核0.66,多核0.34,蛋白1.1g/L,糖4.2mmol/L,氣化物115mmol

题目
患儿,男,10岁。发热、头痛、呕吐3天,嗜睡半天,于7月10日入院。既往体健。查体:T38.6℃,P112次/分,R20次/分,BP130/75mmHg。神志不清,皮肤未见出血点、心肺未见异常,腹软,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颈抵抗(+),双侧Babinski征(+)。实验室检查:血WBC12.4×10/L,中性粒细胞0.70,淋巴细胞0.30。腰穿脑脊液检查:压力200mmHO,WBC170×10/L-,单核0.66,多核0.34,蛋白1.1g/L,糖4.2mmol/L,氣化物115mmol/L。

最有助于确诊的检查是
A.血清特异性IgM抗体
B.脑脊液涂片找细菌
C.脑脊液培养
D.血培养
E.结核菌素试验

相似考题
更多“患儿,男,10岁。发热、头痛、呕吐3天,嗜睡半天,于7月10日入院。既往体健。查体:T38.6℃,P112次/分,R20次/分,BP130/75mmHg。神志不清,皮肤未见出血点、心肺未见异常,腹软,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颈抵抗(+),双侧Babinski征(+)。实验室检查:血WBC12.4×10/L,中性粒细胞0.70,淋巴细胞0.30。腰穿脑脊液检查:压力200mmHO,W”相关问题
  • 第1题:

    农民,男,46岁。发热5天,于9月16日入院。体温维持在39℃以上,伴寒战,全身乏力,明显头痛。近2天出现腹泻,每日3~5次,水样便,既往体健。查体:T39.5℃,P102次/分,R22次/分。BP135/78mmHg,结膜充血,巩膜轻度黄染,咽红,腹股沟淋巴结轻度肿大,有压痛,质软,心肺未见异常,腹软,压痛及反跳痛(-)肝肋下触及边缘,有触痛,脾肋下未触及,腓肠肌压痛明显,双侧Babinski(-),实验室检查:血WBC10.4×10/L,中性粒细胞0.80,淋巴细胞0.20。ALT210U/L,TBil40μmol/L。尿蛋白(+)

    A.败血症

    B.伤寒

    C.钩端螺旋体病

    D.病毒性肝炎急性黄疸型

    E.肾综合征出血热


    正确答案:C
    钩体病发病在7~10月,诊断及确诊:1.疑似病例(1)起病前3周内有在流行地区与疫水或猪鼠尿及其污染物有接触史(2)起病急:畏寒、发热、头痛、腰痛、腓肠肌痛、乏力结膜明显充血但不痛、全身淋巴结肿大.2.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具有任何一组症状者①肺出血②黄疸及皮肤、粘膜出血③脑膜脑炎症状④肾炎症状(腰痛、蛋白尿)⑤胃肠道症状及休克,病原学或血清学阳性。

  • 第2题:

    共用题干
    男性,46岁。发热5天,于9月16日入院。体温维持在39℃以上,伴寒战、全身乏力、明显头痛。近2天出现腹泻,每日3~5次,水样便,既往体健。查体:T39.5℃,P102次/分,R22次/分,BP135/78mmHg。结膜充血、巩膜轻度黄染、咽红,腹股沟淋巴结轻度肿大、有压痛、质软。心肺未见异常。腹软,压痛及反跳痛(-)。肝肋下触及边缘,有触痛,脾肋下未触及,腓肠肌压痛明显,双侧Babinski(-)。实验室检查:血WBC10.4*109/L,中性粒细胞0.80,淋巴细胞0.20。ALT210U/L,TBiL40μmol/L,尿蛋白(+)。

    引起本病的病原是
    A:汉坦病毒
    B:伤寒杆菌
    C:肝炎病毒
    D:钩端螺旋体
    E:痢疾杆菌

    答案:D
    解析:
    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最可能的诊断是钩端螺旋体病。本病早期急性起病、高热、全身酸痛、眼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浅表淋巴结肿大等,重可有肝、肾、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腓肠肌压痛——钩体病;腓肠肌痉挛——霍乱。钩端螺旋体病是由有致病力的钩端螺旋体所致的一种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

  • 第3题:

    共用题干
    男性,10岁。发热、头痛、呕吐3天,嗜睡半天,于7月10日入院。既往体健。查体:T38.6℃,P112次/分,R20次/分,BP130/75mmHg。神志不清,皮肤未见出血点,心肺未见异常,腹软,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颈抵抗(+),双侧Babinski征(+)。实验室检查:血WBC12.4*109/L,中性粒细胞0.70,淋巴细胞0.30。腰穿脑脊液检查:压力200mmH2O,WBC170*106/L,单核0.66,多核0.34,蛋白1.1g/L,糖4.2mmol/L,氯化物115mmol/L。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肾综合征出血热
    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D:结核性脑膜炎
    E:隐球菌性脑膜炎

    答案:A
    解析:
    夏秋季发病+意识障碍+高热+抽搐-乙脑。乙的季节性非常强,7、8、9月份发病。血清学检查,特异性IgM抗体阳性可确诊。

  • 第4题:

    患儿男,10岁。发热、头痛呕吐3天,嗜睡半天,于7月10日入院。体检:T40℃,神志不清,皮肤未见出血点,颈抵抗(+),双侧Babinski征(+)。血WBC12.4×10/L,中性粒细胞70%,淋巴30%。腰穿脑脊液检查:压力220mmHO,WBC570×10/L,单核66%,多核35%,蛋白1.1g/L,糖4.2μmol/L,氯化物115μmol/L。

    有助于确诊的检查为
    A.脑脊液涂片找细菌十培养
    B.脑脊液培养
    C.骨髓检查
    D.头颅CT
    E.检测血清乙脑病毒特异性IgM抗体

    答案:E
    解析:
    1题: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诊断依据:①发病时间为夏季,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季节;②儿童为流行性乙型脑炎高发人群,急性起病,病程较短,有发热头痛、神志不清临床表现;③体检有发热,神志不清,颈抵抗(+),双侧Babinski征(+),提示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④化验血WBC升高(12.4×10/L),中性粒细胞70%,脑脊液压力220mmHOg/L,WBC570×10/L,单核66%,蛋白升高,糖、氯化物正常,符合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脑脊液改变。2题: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确诊需检测血清乙脑病毒特异性IgM抗体。3题: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目前尚无肯定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措施,治疗以对症为主,不能仅予抗病毒治疗。

  • 第5题:

    男,10岁。发热、头痛呕吐3天,嗜睡半天,于7月10日入院。体检:T40℃,神志不清,皮肤未见出血点,颈抵抗(+),双侧Babinski征(+)。血WBC12.4×10/L,中性粒细胞70%,淋巴30%。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压力220mmHO,WBC570×10/L,单核66%,多核35%,蛋白1.1g/L,糖4.2μmol/L,氯化物115μmol/L。

    有助于确诊的检查为
    A.脑脊液涂片找细菌+培养
    B.脑脊液培养
    C.骨髓检查
    D.头颅CT
    E.检测血清乙脑病毒特异性IgM抗体

    答案:E
    解析:

    1题: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诊断依据:①发病时间为夏季,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季节;②儿童为流行性乙型脑炎高发人群,急性起病,病程较短,有发热头痛、神志不清临床表现;③体检有发热,神志不清,颈抵抗(+),双侧Babinski征(+),提示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④实验室检查血WBC升高(12.4×10/L),中性粒细胞70%,脑脊液压力220mmHOg/L,WBC570×10/L,单核66%,蛋白升高,糖、氯化物正常,符合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脑脊液改变。2题: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确诊需检测血清乙脑病毒特异性IgM抗体。3题: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目前尚无肯定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措施,治疗以对症为主,不能仅予抗病毒治疗。

  • 第6题:

    男,46岁。发热5天,于9月16日入院。体温维持在39℃以上,伴寒战,全身乏力,明显头痛。近2天出现腹泻,每日3 —5次,水样便,既往体健。查体:T 39.5℃,P 102次,分。R 22 次/分。BP 135/78mmHg,结膜充血,巩膜轻度黄染,咽红,腹股沟淋巴结轻度肿大,有压痛,质软,心肺未见异常,腹软,压痛及反跳痛(-),肝肋下触及边缘,有触痛,脾肋下未触及,腓肠肌压痛明显,双侧Babinski(-),实验室检查:血WBC 10.4×109/L,中性粒细胞0.80,淋巴细胞0.20。ALT 210U/L,TBil 40μmol/L。尿蛋白(+)。

    引起本病的病原是

    A、钩端螺旋体
    B、汉坦病毒
    C、肝炎病毒
    D、痢疾杆菌
    E、伤寒杆菌

    答案:A
    解析:
    钩端螺旋体病的病原体是钩端螺旋体。

  • 第7题:

    患儿男,10岁。发热、头痛呕吐3天,嗜睡半天,于7月10日入院。体检:T40℃,神志不清,皮肤未见出血点,颈抵抗(+),双侧Babinski征(+)。血WBC12.4×109/L,中性粒细胞70%,淋巴30%。腰穿脑脊液检查:压力220mmH2O,WBC570×106/L,单核66%,多核35%,蛋白1.1g/L,糖4.2μmol/L,氯化物115μmol/L。 下列哪项处理不正确()

    • A、抗病毒治疗
    • B、甘露醇脱水
    • C、退热、镇静
    • D、营养支持治疗
    • E、保持呼吸道通畅

    正确答案:A

  • 第8题:

    单选题
    患儿,男,10岁。发热、头痛、呕吐3天,嗜睡半天,于7月10日入院。既往体健。查体:T38.6℃,P112次/分,R20次/分,BP130/75mmHg。神志不清,皮肤未见出血点、心肺未见异常,腹软,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颈抵抗(+),双侧Babinski征(+)。实验室检查:血WBC12.4×109/L,中性粒细胞0.70,淋巴细胞0.30。腰穿脑脊液检查:压力200mmH2O,WBC170×106/L-,单核0.66,多核0.34,蛋白1.1g/L,糖4.2mmol/L,氣化物115mmol/L。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流行性乙型脑炎

    B

    肾综合征出血热

    C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D

    结核性脑膜炎

    E

    隐球菌性脑膜炎


    正确答案: C
    解析: 患者7月发病,出现发热、头痛、意识障碍等中枢受损表现,结合脑脊液化验结果,高度提示为流行性乙型脑炎,最有助于确诊的检查是血清特异性IgM抗体。

  • 第9题:

    单选题
    男,10岁,发热,头痛、呕吐3天,嗜睡半天,于7月18日入院,体检:T40℃,神志不清,皮肤未见出血点,颈抵抗(+),双侧BABinski征(+),血WBC 12.4×109/L,中性粒细胞70%,淋巴细胞30%,腰穿脑脊液检查:压力220mmH20,WBC 570×109/L,多核细胞35%,单核细胞66%,蛋白1.1 g/L,糖4.2μmol/L,氯化物115μmol/L,有助于确诊的检查是(  )。
    A

    脑脊液涂片找细菌+培养

    B

    脑脊液培养

    C

    骨髓检查

    D

    头颅CT

    E

    检测血清乙脑病毒特异性IgM抗体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男,10岁。发热,头痛、呕吐3天。嗜睡半天,于7月18日入院。体检:T40℃,神志不清,皮肤未见出血点,颈抵抗(+),双侧Babinski征(+)。血WBC12.4×109/L,中性粒细胞70%,淋巴细胞30%o睽穿脑脊液检查:压力220mmH2O,WBC570×106/L,多核细胞35%,单核细胞66%,蛋白1.1g/L,糖4.2μmol/L,氯化物115μmol/L。有助于确诊的检查是()
    A

    脑脊液涂片找细菌+培养

    B

    脑脊液培养

    C

    骨髓检查

    D

    头颅CT

    E

    检测血清乙脑病毒特异性IgM抗体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男,10岁。发热、头痛呕吐3天,嗜睡半天,于7月10日入院。体检:T40℃,神志不清,皮肤未见出血点,颈抵抗(+),双侧Babinski征(+)。血WBC12.4×109/L,中性粒细胞70%,淋巴30%。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压力220mmH2O,WBC570×106/L,单核66%,多核35%,蛋白1.1g/L,糖4.2μmol/L,氯化物115μmol/L。 有助于确诊的检查为()
    A

    脑脊液涂片找细菌+培养

    B

    脑脊液培养

    C

    骨髓检查

    D

    头颅CT

    E

    检测血清乙脑病毒特异性IgM抗体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男,10岁,发热,头痛、呕吐3天,嗜睡半天,于7月18日入院,体检:T40℃,神志不清,皮肤未见出血点,颈抵抗(+),双侧BABinski征(+),血WBC12.4×109/L,中性粒细胞70%,淋巴细胞30%,腰穿脑脊液检查:压力220mmH20,WBC570×109/L,多核细胞35%,单核细胞66%,蛋白1.1 g/L,糖4.2μmol/L,氯化物115μmol/L,有助于确诊的检查是(  )。
    A

    脑脊液涂片找细菌+培养

    B

    脑脊液培养

    C

    骨髓检查

    D

    头颅CT

    E

    检测血清乙脑病毒特异性IgM抗体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患者男,10岁,发热、头痛呕吐3天,嗜睡半天,于7月10日入院。查体:T40℃,神志不清,皮肤未见出血点,颈抵抗(+),双侧babinski(+)。实验室检查:血WBC12.4×10/L,中性粒细胞70%,淋巴30%。腰穿脑脊液检查:压力220mmHO,WBC570×10/L。单核66%,多核35%,蛋白1.1g/L,糖4.2μmol/L,氯化物115μmol/L。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隐球菌性脑膜炎

    B.肾综合征出血热

    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D.结核性脑膜炎

    E.流行性乙型脑炎


    正确答案:E
    1.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诊断依据:①发病时间为夏季,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季节。②儿童为流行性乙型脑炎高发人群,急性起病。病程较短。有发热头痛,神志不清临床表现。③体检有发热,神志不清,颈抵抗(+),双侧babinski(+),提示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④化验血WBC升高(12.4×10/L)。中性粒细胞70%,脑脊液压力220mmHOg/L,WBC570×10/L,单核66%,蛋白升高。糖、氯化物正常,符合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脑脊液改变。2.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确诊需检测血清乙脑病毒特异性IgM抗体。3.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目前尚无肯定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措施。治疗以对症为主,不能仅予抗病毒治疗。

  • 第14题:

    患儿,男,10岁。发热、头痛、呕吐3天,嗜睡半天,于7月10日入院。既往体健。查体:T38.6℃,P112次/分,R20次/分,BP130/75mmHg。神志不清,皮肤未见出血点、心肺未见异常,腹软,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颈抵抗(+),双侧Babinski征(+)。实验室检查:血WBC12.4×10/L,中性粒细胞0.70,淋巴细胞0.30。腰穿脑脊液检查:压力200mmHO,WBC170×10/L-,单核0.66,多核0.34,蛋白1.1g/L,糖4.2mmol/L,氣化物115mmol/L。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肾综合征出血热
    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D.结核性脑膜炎
    E.隐球菌性脑膜炎

    答案:A
    解析:

    患者7月发病,出现发热、头痛、意识障碍等中枢受损表现,结合脑脊液化验结果,高度提示为流行性乙型脑炎,最有助于确诊的检查是血清特异性IgM抗体。

  • 第15题:

    共用题干
    男性,10岁。发热、头痛、呕吐3天,嗜睡半天,于7月10日入院。既往体健。查体:T38.6℃,P112次/分,R20次/分,BP130/75mmHg。神志不清,皮肤未见出血点,心肺未见异常,腹软,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颈抵抗(+),双侧Babinski征(+)。实验室检查:血WBC12.4*109/L,中性粒细胞0.70,淋巴细胞0.30。腰穿脑脊液检查:压力200mmH2O,WBC170*106/L,单核0.66,多核0.34,蛋白1.1g/L,糖4.2mmol/L,氯化物115mmol/L。

    最有助于确诊的检查是
    A:血清特异性IgM抗体
    B:脑脊液涂片找细菌
    C:脑脊液培养
    D:血培养
    E:结核菌素试验

    答案:A
    解析:
    夏秋季发病+意识障碍+高热+抽搐-乙脑。乙的季节性非常强,7、8、9月份发病。血清学检查,特异性IgM抗体阳性可确诊。

  • 第16题:

    患儿男,10岁。发热、头痛呕吐3天,嗜睡半天,于7月10日入院。体检:T40℃,神志不清,皮肤未见出血点,颈抵抗(+),双侧Babinski征(+)。血WBC12.4×10/L,中性粒细胞70%,淋巴30%。腰穿脑脊液检查:压力220mmHO,WBC570×10/L,单核66%,多核35%,蛋白1.1g/L,糖4.2μmol/L,氯化物115μmol/L。

    下列处理不正确的是
    A.仅予抗病毒治疗即可
    B.甘露醇脱水
    C.退热、镇静
    D.营养支持治疗
    E.保持呼吸道通畅

    答案:A
    解析:
    1题: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诊断依据:①发病时间为夏季,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季节;②儿童为流行性乙型脑炎高发人群,急性起病,病程较短,有发热头痛、神志不清临床表现;③体检有发热,神志不清,颈抵抗(+),双侧Babinski征(+),提示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④化验血WBC升高(12.4×10/L),中性粒细胞70%,脑脊液压力220mmHOg/L,WBC570×10/L,单核66%,蛋白升高,糖、氯化物正常,符合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脑脊液改变。2题: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确诊需检测血清乙脑病毒特异性IgM抗体。3题: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目前尚无肯定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措施,治疗以对症为主,不能仅予抗病毒治疗。

  • 第17题:

    男,46岁。发热5天,于9月16日入院。体温维持在39℃以上,伴寒战,全身乏力,明显头痛。近2天出现腹泻,每日3 —5次,水样便,既往体健。查体:T 39.5℃,P 102次,分。R 22 次/分。BP 135/78mmHg,结膜充血,巩膜轻度黄染,咽红,腹股沟淋巴结轻度肿大,有压痛,质软,心肺未见异常,腹软,压痛及反跳痛(-),肝肋下触及边缘,有触痛,脾肋下未触及,腓肠肌压痛明显,双侧Babinski(-),实验室检查:血WBC 10.4×109/L,中性粒细胞0.80,淋巴细胞0.20。ALT 210U/L,TBil 40μmol/L。尿蛋白(+)。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病毒性肝炎急性黄疸型
    B、败血症
    C、钩端螺旋体病
    D、肾综合征出血热
    E、伤寒

    答案:C
    解析:
    患者为农民,可能接触钩端螺旋体的传染源鼠或猪。钩体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为“三症状”(发热、酸痛、全身软)+“三体征”(眼红、腿痛、淋巴大),腓肠肌疼痛,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患者有高热,全身乏力,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的典型症状,应诊断为钩体病。

  • 第18题:

    男,10岁。发热、头痛呕吐3天,嗜睡半天,于7月10日入院。体检:T40℃,神志不清,皮肤未见出血点,颈抵抗(+),双侧Babinski征(+)。血WBC12.4×109/L,中性粒细胞70%,淋巴30%。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压力220mmH2O,WBC570×106/L,单核66%,多核35%,蛋白1.1g/L,糖4.2μmol/L,氯化物115μmol/L。 有助于确诊的检查为()

    • A、脑脊液涂片找细菌+培养
    • B、脑脊液培养
    • C、骨髓检查
    • D、头颅CT
    • E、检测血清乙脑病毒特异性IgM抗体

    正确答案:E

  • 第19题:

    男,10岁。发热,头痛、呕吐3天。嗜睡半天,于7月18日入院。体检:T40℃,神志不清,皮肤未见出血点,颈抵抗(+),双侧Babinski征(+)。血WBC12.4×109/L,中性粒细胞70%,淋巴细胞30%o睽穿脑脊液检查:压力220mmH2O,WBC570×106/L,多核细胞35%,单核细胞66%,蛋白1.1g/L,糖4.2μmol/L,氯化物115μmol/L。有助于确诊的检查是().

    • A、脑脊液涂片找细菌+培养
    • B、脑脊液培养
    • C、骨髓检查
    • D、头颅CT
    • E、检测血清乙脑病毒特异性IgM抗体

    正确答案:E

  • 第20题:

    单选题
    患儿男,10岁。发热、头痛呕吐3天,嗜睡半天,于7月10日入院。体检:T40℃,神志不清,皮肤未见出血点,颈抵抗(+),双侧Babinski征(+)。血WBC12.4×109/L,中性粒细胞70%,淋巴30%。腰穿脑脊液检查:压力220mmH2O,WBC570×106/L,单核66%,多核35%,蛋白1.1g/L,糖4.2μmol/L,氯化物115μmol/L。 有助于确诊的检查为()
    A

    脑脊液涂片找细菌+培养

    B

    脑脊液培养

    C

    骨髓检查

    D

    头颅CT

    E

    检测血清乙脑病毒特异性IgM抗体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有助于确诊的检查为检测血清乙脑病毒特异性IgM抗体

  • 第21题:

    单选题
    患儿男,10岁。发热、头痛呕吐3天,嗜睡半天,于7月10日入院。查体:T40℃,神志不清,皮肤未见出血点,颈抵抗(+),双侧babinski(+)。实验室检查:血WBC12.4×10[SB9.gif]/L,中性粒细胞70%,淋巴30%。腰穿脑脊液检查:压力220mmH[XB2.gif]O,WBC570×10[SB6.gif]/L,单核66%,多核35%,蛋白1.1g/L,糖4.2μmol/L,氯化物115μmol/L。有助于确诊的检查为()
    A

    脑脊液涂片找细菌+培养

    B

    脑脊液培养

    C

    骨髓检查

    D

    头颅CT

    E

    检测血清乙脑病毒特异性IgM抗体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患儿男,10岁。发热、头痛呕吐3天,嗜睡半天,于7月10日入院。体检:T40℃,神志不清,皮肤未见出血点,颈抵抗(+),双侧Babinski征(+)。血WBC12.4×109/L,中性粒细胞70%,淋巴30%。腰穿脑脊液检查:压力220mmH2O,WBC570×106/L,单核66%,多核35%,蛋白1.1g/L,糖4.2μmol/L,氯化物115μmol/L。 下列哪项处理不正确()
    A

    抗病毒治疗

    B

    甘露醇脱水

    C

    退热、镇静

    D

    营养支持治疗

    E

    保持呼吸道通畅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患儿,男,10岁。发热、头痛、呕吐3天,嗜睡半天,于7月10日入院。既往体健。查体:T38.6℃,P112次/分,R20次/分,BP130/75mmHg。神志不清,皮肤未见出血点、心肺未见异常,腹软,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颈抵抗(+),双侧Babinski征(+)。实验室检查:血WBC12.4×109/L,中性粒细胞0.70,淋巴细胞0.30。腰穿脑脊液检查:压力200mmH2O,WBC170×106/L-,单核0.66,多核0.34,蛋白1.1g/L,糖4.2mmol/L,氣化物115mmol/L。 最有助于确诊的检查是()
    A

    血清特异性IgM抗体

    B

    脑脊液涂片找细菌

    C

    脑脊液培养

    D

    血培养

    E

    结核菌素试验


    正确答案: D
    解析: 患者7月发病,出现发热、头痛、意识障碍等中枢受损表现,结合脑脊液化验结果,高度提示为流行性乙型脑炎,最有助于确诊的检查是血清特异性IgM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