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简述猩红热的症状及预防。

题目
简述猩红热的症状及预防。

相似考题
更多“简述猩红热的症状及预防。”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小儿结核病的症状和预防。
    症状:病初有低烧、轻咳减退。病情发展则有长期不规则低烧、盗汗、乏力、消瘦等3未合理治疗,可能发展成继发性肺结核。
    预防:首先做好预防接种的工作,新生儿出生时即可接种卡介苗,6~7岁的儿童要复种一次。其次是定期做体格检查。再者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的儿童,或结核素实验为强阳性者应按医生的安排服用一定疗程的抗结核药物。

  • 第2题:

    简述猩红热的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幼托单位及中小学校如有病例发生则应做好接触者的检查及处理,认真进行晨间检查,争取做咽拭子细菌培养,对可疑患者应尽早治疗。对患者应予以呼吸道隔离,咽拭子培养转阴后方可解除隔离。对带菌者亦可进行治疗,用青霉素治疗5~7日细菌转阴以清除传染源。对有潜在危险的食物,在用餐前进行处理。禁止感染者从事餐饮行业。开展健康教育。

  • 第3题:

    简述静脉炎的原因、症状及预防原则。


    正确答案: 原因:
    (1)输入刺激性溶液
    (2)溶液浓度较高
    (3)溶液浓度较高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较强的塑料管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静脉壁化学性或机械性伤害性反应。
    症状:沿静脉走向出现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拌有全身发热症状。
    预防的原则:
    (1)避免感染,减少对血管壁的刺激。
    (2)注意保护静脉,需要长期输液者应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

  • 第4题:

    简述血液病人口腔及牙龈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正确答案:⑴让病人用软毛牙刷刷牙,忌用牙签剔牙;
    ⑵保持口腔清洁,定时用生理盐水、洗必泰、朵贝尔液等漱口;
    ⑶牙龈渗血时可用肾上腺素棉球或明胶海绵片贴敷牙龈,及时用生理盐水或1%过氧化氢清除口腔内陈旧血块,鼓励病人进餐前后用该溶液漱口;
    ⑷加强口腔护理。

  • 第5题:

    简述腮腺炎的症状及预防。


    正确答案: 症状:
    1)起病急,可有发烧、畏寒、头痛、食欲不振
    2)1~2天后腮腺肿大,肿大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楚,有轻度压痛。张口或咀嚼时感到腮腺部位胀痛。
    3)经4~5天腮肿消退。
    预防:病毒主要存在于病人的唾液中,经飞沫传播及日常生活接触传播。预防的措施应为隔离患者,接种流行腮腺炎以减病毒活疫苗。

  • 第6题:

    简述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症状、原因及预防矫治措施。


    正确答案:(1)症状:这类行为在儿童身上并不少见。当儿童遭受挫折时,显得焦躁不安,采取打人、咬人、抓人、踢人、冲撞别人、抢夺别人的东西、掷东西以及其他类似的方式,引起别人与其争斗。
    (2)原因:一些心理专家认为,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通过观察别人的攻击行为模式而学习来的,并由于这类行为所造成的环境后果而得以维持,就是说“模仿”和“强化”是儿童攻击性行为发生、发展和维持的重要机制。还有一些心理学家则认为,攻击性行为是儿童对于挫折的反应,常常是由于儿童想要达到的行为目标受阻而引起的,是宣泄紧张、不满情绪的消极方式。
    (3)预防和矫治:成人要以身作则,不可采用武力的方式对儿童进行教育,尤其不能在儿童情绪激动时强迫他接受教育,以暴制暴,而应转移他的注意力,当他情绪平静下来时,耐心加以引导;多给儿童成功的机会,减少挫折感;组织儿童多参加活动。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流行性感冒的主要症状及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症状:流行性感冒的潜伏期一般是1~2天。多以畏寒、发热急性起病,伴有头痛、腰部和四肢酸痛、喷嚏、呕吐等。个别患儿可出现暂时性皮疹,或有脑膜炎、腹泻等症状,经3~5天可退热,重症约10天左右。若患儿高热持续不退、咳嗽增加、出现喘憋等,容易引发肺炎,需及时送往医院。(2)预防:流感发病快,患者应立即与健康者隔离,做好空气消毒和食具消毒工作。流感流行期间,少带幼儿去公共场所,外出应戴口罩,注意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另外,保教人员要注意室内清洁和通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发芽马铃薯中毒的中毒症状与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 1)中毒症状:龙葵碱毒性较强,对胃肠道粘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对呼吸中枢有麻痹作用并可引起脑水肿,重症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2)预防措施:预防发芽土豆中毒最主要方法是土豆应贮藏在低温、无阳光直射的环境,防止发芽;有发芽情况出现时,烹制时应削皮、挖去芽眼,切后在水中浸泡,烹调时充分加热,或在烹制中加醋,以破坏龙葵碱。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猩红热病原体的形态及染色特性。

    正确答案: A群溶血性链球菌在显微镜下观察为呈链状革兰阳性球菌,细菌为圆形或卵圆形,直径0.5μm~1.0μm,呈链状排列,长短不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口腔及牙龈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正确答案: 口腔及牙龈出血的预防及护理:让患者用软毛牙刷刷牙,忌用牙签剔牙;保持口腔清洁,定时用生理盐水、氯己定(洗必泰)、朵贝尔液等漱口。牙龈渗血时可用肾上腺素棉球或明胶海绵片贴敷牙龈,及时用生理盐水或1%过氧化氢清除口腔内陈旧血块,鼓励患者进餐前后用该溶液漱口,并加强口腔护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猩红热的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 幼托单位及中小学校如有病例发生则应做好接触者的检查及处理,认真进行晨间检查,争取做咽拭子细菌培养,对可疑患者应尽早治疗。对患者应予以呼吸道隔离,咽拭子培养转阴后方可解除隔离。对带菌者亦可进行治疗,用青霉素治疗5~7日细菌转阴以清除传染源。对有潜在危险的食物,在用餐前进行处理。禁止感染者从事餐饮行业。开展健康教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腮腺炎的症状及预防。

    正确答案: 症状:
    1)起病急,可有发烧、畏寒、头痛、食欲不振
    2)1~2天后腮腺肿大,肿大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楚,有轻度压痛。张口或咀嚼时感到腮腺部位胀痛。
    3)经4~5天腮肿消退。
    预防:病毒主要存在于病人的唾液中,经飞沫传播及日常生活接触传播。预防的措施应为隔离患者,接种流行腮腺炎以减病毒活疫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预防和控制猩红热应当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预防和控制猩红热应当采取下列措施:
    (一)病人从发病之日起隔离治疗7天;
    (二)对接触者观察12天,患上呼吸道炎症者留验,做咽部细菌培养;流行严重地区,反复感染的儿童口服抗生素药物预防;
    (三)加强托幼机构的卫生管理,早晚检查,及时发现并隔离治疗病人;
    (四)炊事员和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应当定期进行鼻咽分泌物细菌培养,发现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阳性者,必须及时治疗;
    (五)流行期间,服用磺胺类药或者广谱抗生素预防;咽炎和扁桃体炎患者应当暂时隔离,实施抗菌治疗。

  • 第14题:

    简述猩红热病原体的形态及染色特性。


    正确答案:A群溶血性链球菌在显微镜下观察为呈链状革兰阳性球菌,细菌为圆形或卵圆形,直径0.5μm~1.0μm,呈链状排列,长短不一。

  • 第15题:

    简述林木病害症状的类型及各类症状的特点。


    正确答案: 1)变色:林木感病后,由于叶绿素的形成受到抑制或破坏而使叶片表现出不正常的颜色,成为变色  花叶:叶绿素减少不均匀变色 黄化:叶绿素减少,均匀变色
    2)坏死:病部组织局部或大片死亡,因发病部位不同而表现出多种形状,林木上常见的有:半点,腐烂,溃疡
    3)为念或枯萎:病原物侵入林木后,根部或颈部维管束组织坏死,是水分疏导受阻,地上部枝叶出现萎垂的现象
    4)畸形:林木局部组织受病原物激素类物质的刺激作用而表现的一场胜仗,林木上常见的有:癌肿,从枝变形,疮痂
    5)流质或流胶:针阔叶树北海后,树干或枝条流出树脂或胶液
    病症类型:雾状物,粉状物,林状物,丝状物,索状物,散装无,马蹄状物,均为真菌,脓状物(细菌)

  • 第16题:

    简述遗尿的定义及调护预防。


    正确答案: 遗尿是指已达到控制排尿年龄(≥5周岁)而入睡后仍有不自主排尿(1~3次/月),不伴有先天或后天性的尿道疾病。
    调护预防:①避免患儿过度疲劳和情绪激动。
    ②每日晚饭后注意控制饮水量,临睡前尽量排空小便,睡后按时唤醒排尿1~2次,从而逐渐养成能自行排尿的习惯。
    ③耐心教育引导,不斥责小儿,鼓励患儿消除怕羞、紧张的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④培养小儿良好的生活习惯,训练小儿的排尿习惯。
    ⑤小儿内裤宜宽松柔软,避免不良刺激。
    ⑥积极治疗引起遗尿的原发疾病。

  • 第17题:

    简述蛋鸡互啄的原因及预防


    正确答案: (1)互啄发生的原因:
    ①品种:白壳蛋鸡比其它品种鸡更容易互啄;
    ②饲料和饲喂:饲料能量过高,母鸡过肥,易脱肛。饲料中缺少含硫氨基酸,会导致羽毛发育不全,使皮肤外露。饲料不全价,钙、磷比例不平衡等;
    ③管理:密度过大,光照太强等;
    ④疾病:体外寄生虫引起互啄等;
    ⑤啄癖。
    (2)防治措施:
    ①要加强管理,供给全面的营养,定期驱虫,严格细致地断喙。
    ②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对被啄的鸡,要及时挑出,互啄现象较为严重时,可在饲料中加入1%的硫酸钠或硫酸钙,在饲料中加入1%的羽毛粉。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猩红热的症状及预防。

    正确答案: 症状:
    1)发烧、噪子痛。
    2)发病后1~2天出疹,弥散性鲜红色点状小丘疹,全身发红,肘窝、腋窝、大腿根等皮肤皱褶处,皮疹密集,呈现一条条红线。口唇周围无疹,形成环口苍口圈。于病后2~3天,出现杨梅状舌。
    预防:隔离和治疗患者。流行期间儿童尽量不去公共场所,外出戴口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静脉炎的原因、症状及预防原则。

    正确答案: 原因:
    (1)输入刺激性溶液
    (2)溶液浓度较高
    (3)溶液浓度较高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较强的塑料管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静脉壁化学性或机械性伤害性反应。
    症状:沿静脉走向出现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拌有全身发热症状。
    预防的原则:
    (1)避免感染,减少对血管壁的刺激。
    (2)注意保护静脉,需要长期输液者应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猩红热的病因及流行病学

    正确答案: 病原为A族β型溶血性链球菌,带菌者和不典型病例为主要传染源,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多见于3~7岁的儿童,冬、春季高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症状、原因及预防矫治措施。

    正确答案: (1)症状:这类行为在儿童身上并不少见。当儿童遭受挫折时,显得焦躁不安,采取打人、咬人、抓人、踢人、冲撞别人、抢夺别人的东西、掷东西以及其他类似的方式,引起别人与其争斗。(2)原因:一些心理专家认为,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通过观察别人的攻击行为模式而学习来的,并由于这类行为所造成的环境后果而得以维持,就是说“模仿”和“强化”是儿童攻击性行为发生、发展和维持的重要机制。还有一些心理学家则认为,攻击性行为是儿童对于挫折的反应,常常是由于儿童想要达到的行为目标受阻而引起的,是宣泄紧张、不满情绪的消极方式。(3)预防和矫治:成人要以身作则,不可采用武力的方式对儿童进行教育,尤其不能在儿童情绪激动时强迫他接受教育,以暴制暴,而应转移他的注意力,当他情绪平静下来时,耐心加以引导;多给儿童成功的机会,减少挫折感;组织儿童多参加活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菜豆中毒的中毒症状与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 (1)中毒症状:发病非常快,潜伏期半小时到一小时,最快三到五分钟,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头晕和乏力等症状。
    (2)预防措施:加工时一定要翻炒均匀,充分加热至“烧熟煮透”,使菜豆外观失去原有的生绿色,没有豆腥味,才能避免食物中毒。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小儿结核病的症状和预防。

    正确答案: 症状:病初有低烧、轻咳减退。病情发展则有长期不规则低烧、盗汗、乏力、消瘦等3未合理治疗,可能发展成继发性肺结核。
    预防:首先做好预防接种的工作,新生儿出生时即可接种卡介苗,6~7岁的儿童要复种一次。其次是定期做体格检查。再者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的儿童,或结核素实验为强阳性者应按医生的安排服用一定疗程的抗结核药物。
    解析: 暂无解析